文学的人民性主要通过文学作品的内容表现出来,表现形式又可分为直接和间接两种。直接表现是指作家直接描写人民的生活和斗争,抒发人民的思想感情,表达人民的愿望。间接表现是指作家描写非人民生活,如统治阶级的日常生活及其内部的斗争,或同情人民,或表现爱国主义精神等。在这类描写中,只要作家站在人民的立场,表现了同情人民的倾向,或者客观上反映了人民的利益和愿望,也可以具有一定程度的人民性。 人民性是表现 “人”与“民”的心“性”之根、之本,表现社会底层人民大众的审美情趣,表现社会“维根者”的真性、率性,表现“悔过自新”者的秉性、理性等等。至少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类社会的根性具体是指人生存的物质性,社会发展的规约性,人的自然性被炼狱、提升的进步性,理性推动文明建设的革命性。文学的人民性在这里,要强调人的草根性在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从个体走向集体、从感性走向理性、从自然走向社会、从自卑走向自尊、从低贱走向高贵、从野蛮走向文明的情感历程;表现人为食而作,为衣而劳,为财而计,自食其力,流血流汗,无怨无悔,以苦为乐的精神风貌;表现他们为求得生产得力,生存得福,生活得喜的美好愿望;表现他们用生命的感知和意会,整体性地直接把握社会发展和文明走向的价值判断。文学的人民性中的人民,是指构成社会主体的绝大多数的劳动人民,指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 二、人民性是表现人在劳动实践中的革命性。人类伟大的劳动实践创造了人类和人类社会的一切。劳动是人类社会的根性。在劳动中,劳动主体对生产关糸的适应与不适应最敏感,他们是“池中之鸭”。他们往往是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最先感知者、发现者和推进者。文学的人民性就是要密切关注他们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中既适应又不适应的社会原因,表现他们感知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灵敏度、感知点,表现他们在旧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向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转变中发挥的决定性和革命性的作用,表现他们在推动生产关糸适应生产力发展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文学的人民性不是“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的市民生存理念,不是浓墨重彩渲染“一地鸡毛”式的现实世俗生活的逻辑。它是在传统农耕文明和都市现实生活的基础上,表现普通劳动者在劳动实践中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的超前的精神和姿态。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