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指南 > 读书文摘 >

《北京日报创刊60周年文学作品精选集》序

http://www.newdu.com 2017-10-12 北京日报 李培禹 参加讨论

    穿起一串“珍珠”
    ——写在《北京日报创刊60周年文学作品精选集》出版之即 
    
    《北京日报创刊60周年文学作品精选集》,同心出版社出版
    这本不太厚的《北京日报创刊60周年文学作品精选集》,终于和读者见面了。“不太厚”是指它的字数远少于作者、读者,尤其是编者的期望值。北京日报从她创刊的第一天——1952年10月1日起,就有了“副刊”,刊登的第一篇散文就是臧克家先生的《欢迎》。这是一篇起点不低的副刊作品,60年前向臧老约稿的编辑已追溯不清,但以第一任社长范瑾同志为代表的老一代报人对办好报纸副刊的高要求和重视度却是鲜明的。60年过去了,与两万多个日子,上千万字的副刊作品相比,这本“选萃”确是太薄了。
    “选”的过程,累、痛并快乐着、兴奋着。我们副刊部的几位编辑陈戎、彭俐、王丽敏、马益群、李静,加上部门的实习生褚慧超、梁延东、脱曼,还有出版社支援过来的缪鹏,埋头在浩如烟海的文字中采集着,而初选出来的大部分文章还要重新录入。那些天全是大家在各自的电脑前闷头敲字的身影。汇集起来的A4纸有一千多张,初选文字近百万。再进一步筛选,就有痛感了——遗珠、割爱的“忍痛”。
    我们秉承“新闻抓读者,副刊留读者”的理念,编这本文选时亦如此,即不仅要把60年来的珍珠穿起来,而且考虑入选文章的标准是今天读来仍养眼、可读性强。当然,未必能做到,但心向往之。我们没有把这次难得的机会仅当作应景的“献礼”之举,而是诚望这本不太厚的“选萃”,是一本真正意义上的优秀副刊作品选集。
    办好副刊,离不开作家、作者的支持。北京日报副刊部多年来形成了团结、尊重、善待作者的好传统,一直拥有一支让人羡慕的由众多作家、评论家组成的优秀的作者队伍。此次编辑“选萃”的工作,同样得到大力支持,令人感动。臧克家先生的女儿臧小平,提供给我们的是她请人录入并校对好的文稿,她说,想到你们多忙啊,我尽点力吧。散文大家杨朔先生的女儿杨渡提供了父亲几次在北京日报发表文章的准确日期,供我们挑选。王蒙先生还记得,他在19岁写出长篇小说《青春万岁》前就在北京日报上发表过“通讯”了,不过发出来的稿子就剩几行了,曾得稿费八毛钱。此次,他自己“选”了散文《国庆的礼花》。刘庆邦老师提出两篇“候选”,我们建议选他的另一篇小说《过年》,他欣然回复说:“同意,选这篇更好。”同心出版社的责任编辑、作家蒋泥,为这本书的出版付出了大量心血。
    在此,我们由衷地向所有入选作者或他们的后人说一声:谢谢!向60年来几代关注、支持《北京日报》文艺副刊的广大作家、作者、读者朋友们表示深深的敬意!
    同时,期待着大家的批评指正。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