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访谈 >

毕飞宇:小说家生涯的精神成长史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光明日报 newdu 参加讨论

    作者:李苑
    采访者: 张莉
    受访者:毕飞宇
    2015年的第一个工作日,毕飞宇带来了新书,他与学者张莉的访谈对话录《牙齿是检验真理的第二标准》,以及九卷本的小说集《毕飞宇文集》。介绍语里,这本新书被描述为“关于作家本人生活及创作的口述史”。
    在书的第一部分,毕飞宇给张莉讲他小时候打弹弓把别人家玻璃打碎,讲他因为数学不好高考两次都没考中,讲他在扬州师范大学读书,去杂志社,后来到南京大学做特聘教授。
    我问毕飞宇,这是你的成长史?他说不是,去年出版的那本《苏北少年“堂吉诃德”》,已经讲了他成长的经历。这本书的主要目的,是梳理他小说家生涯的精神成长轨迹。
    谈这本书:为什么牙齿是检验真理的第二标准
    问:这本书的名字很特别,其中有什么暗喻吗?
    毕飞宇:这个话其实是有一个对象的,就是中国文化。中国文化有一个重要的外部特征,就是含蓄。它的表现就是,很多事情我们心里非常明白,但嘴上不愿意说出来。
    我不知道真理是什么,但是我坚信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真理的问题。在局部的时间和空间里,我觉得所谓的真话,就接近于真理。作为一个写作的人,我一直告诉自己,所谓真话,不说出来就等于撒谎;所谓真相,不说出来也等于撒谎。
    所以我和张莉女士在聊天的时候,关于这个问题谈得特别多。最后我们达成一个共识,就是在这个特定的文化处境下,我们要勇敢地打开牙齿,让生动的舌头做它本来应该做的事情。所以我们找到了一句话,就是“牙齿是检验真理的第二标准”。如果你内心的活动变成语言,跑到牙齿的外面来了,我们说它是接近真理的。如果它永远被上门牙和下门牙咬在里头,那我只能说是你的错误。这就是我的解释。
    问:这么说您是一个坦诚的作家?
    毕飞宇:我不了解别的作家,但是我一点都不神秘,相反,我渴望简单。是的,一个以写小说为生的人,他的工作就是打开他自己。作家有可能神秘吗?有,要么写不出来了,要么从来都没有写过真正的文学。
    这本书涉及我的阅读,我对文学的理解,我重要的作品,我创作的思路,都用对话的形式直接呈现。我很享受与张莉女士之间的坦诚,我们的对话当然不是学术性的,普通读者也很容易读。但它有学术的自我要求,那就是讲史实、讲依据、有逻辑。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