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洛夫是当代俄罗斯创作特点最复杂的作家之一。其实,理解其作品的难度并不在于书中人物的对话和作者所进行的修辞试验,也不在于书中所用语言和所描述事件的乖谬,而在于作者的思想具有特别的深度,令人不可思议。因此,沙洛夫的任何一部小说都需要读者静下心来,慢慢阅读沉思、细细品味;而且在阅读过程中,文本似乎会逐渐攫住读者的心灵。这对于习惯于阅读简短的新闻和人物对话的当代读者来说,可能会产生一种心理上的抵触甚至是反抗,这些都是阅读沙洛夫作品一开始会出现的反应。想要深入领会沙洛夫的哲学和诗学,值得读者花费一定时间并经受某些不适。而且,沙洛夫是一个具有严肃责任感的作家,他非常重视与读者的心灵“对话”和“交流”。他说,“我不是一个被宠坏了的人,对于我来说,每一个读者都是礼物。当你写作的时候,当然,不是为了读者,而是只为自己本人,因为自己——这是惟一一个哪怕是相对了解和懂你的人。如果突然有人对你写的东西感到亲切易懂,于是他开始与人谈论,谈论他的生活、命运及其对世界的理解——这是一份很大的礼物。对此我非常感激”。 文学评奖秘书伊戈尔·沙依丹诺夫指出,今年布克奖的两个主要争夺者是扎哈拉·普里列平的《修道院》和弗拉基米尔·沙洛夫的《返回埃及》。最终,沙洛夫获胜。公众也感到非常高兴,因为,从沙洛夫的作品中,他们发现“在当代文学中还有一种对于知识的追求。在沙洛夫的小说中包含一切——俄罗斯的历史、当代层面以及《圣经》的潜台词”。伊戈尔·沙依丹诺夫认为,这是“该年度最优秀的一部小说”;评委会成员捷尼斯·德拉贡斯基也认为,这一奖项应该授给沙洛夫:“这是一部非常严肃、睿智的书,并且相当重要的是,这是一部优美的书”。 评委会主席安德烈·阿利耶夫指出,2014年度进入布克奖决赛的所有作品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即同恶及各种体现形式进行斗争,所有的小说都“由一个主题所联结:即世界上几乎明显存在的恶”。“恶在主人公身上被人格化,被隐喻性地理解为世界的原初状态。但实际上所有的情节都建立在与恶直接接触的基础之上。在这种小说中,现实中很多问题产生的原因是由于人内心世界所积累的精神体验。”同时,他还指出,与苏联文学相比,如今俄罗斯作者们的特点是向着比较好的方向发展,他们具有解放的思想,在用词方面比较自由;往往能够克服恶的现象,阿利耶夫强调,2014年进入决赛的所有作家莫不如此。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