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访谈 >

把文学史作为辅助“工具书”(4)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深圳商报 魏沛娜 参加讨论

    文学在香港是边缘“行当”
    记者:您在1994年赴港定居和任教,期间也参与见证了香港很多重要的文学活动,比如编选过香港文人的作品集和年度小说选刊。这两年您又回到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授课,您观察香港和内地之间有哪些文学方面的差异?
    黄子平:我曾经引用过萨义德的论述,说“漂泊离散”者虽然无枝可栖,却也带来一种好处,就是观察事物的“双重视角”。其实,这是说来容易做来难的事情,这里只能说点最切身的体验。文学在香港是一个边缘化的“行当”,在香港很少单纯的“文学人”,既没有国家付薪的“专业作家”,也很少人能够靠“爬格子”为生(除非你是畅销书作家)。大部分人都是有自己的职业,“顺便搞点文学”。对我来说,虚飘的文学“使命感”消退了,文学成了纯粹喜欢的事。我写评论,参与年轻人的文学杂志,编书,乃至参加一些评奖,就只是喜欢,有一种回到当年“业余作者”的感觉,一个“文学爱好者”的感觉。我回到北京,有时候到上海,观察我以前的批评家同行,觉得他们真是累坏了,尤其是频繁奔走于各种作品发布会。在香港“做”文学,不那么热闹,反而有可能静下心。我在香港接触的“文学爱好者”,年纪大的,年纪轻的,说话都细声细气,面容安详,写出来的作品却往往是大手笔,气象万千。商业社会当然熙来攘往车马喧,但在文学这一块,特别安静。
    记者:相比于内地高校,香港高校的师生是以一种怎样的态度对待文学史?
    黄子平:香港各大学的中文系有很大的差异。香港大学的中文系其实是“汉学系”,它的历史系只教“历史”,不教“中国历史”,哲学系只教“哲学”,不教“中国哲学”,这些东方学问全放在中文系里教。有意思的是香港大学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火红的岁月,是最早开设“中国当代文学”课程的,讲述浩然的《艳阳天》和《金光大道》。香港中文大学的中文系就“特别中文系”,秉承钱穆、新亚书院的传统,古代文学特别受重视,新文学就没有什么地位了,好在有黄继持先生讲鲁迅,小思先生讲现代散文,算是有一个平衡。岭南大学和浸会大学跟香港中文大学同一个路数,现当代文学学科的建立都比较滞后。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内地做“比较文学”的人基本上都是中文系出身的,而港台外文系留学欧美学“比较文学”的人,回来任教,多半会去钻研中国文学,拿来跟欧西文学比较,这很容易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后顺理成章把文学史叙事带入“文化研究”的潮流。
    没动过写文学史的念头
    记者:我注意到,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您对中国当代作家作品的分析和评价似乎不多,这是否意味着您对中国当代文学的某种失望?
    黄子平:这是我自身的问题。我说过“批评总是同时代人的批评”,我对新人新作已经丧失了“同时代人感”。什么是“同时代人”?就是对某些重要问题有共同兴趣的人。每年都能读到不少好作品,很好的长篇小说,很好的诗歌,但是鲜有当年那种兴奋和激动,激动到马上拿起笔来写几句。这对一个做文学批评的人不是一个好的状态,而且这种状态持续很多年了,我对自己很不满。
    记者:如今中国当代文学也走在“拼翻译”以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路上,尤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更坚定了人们在这方面的追求。在您看来,中国文学史的书写是否也要跟国际接轨?
    黄子平:据我有限的阅读,好像世界各国新修本国文学史的不多。奇怪的是欧美汉学家们,近年来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出了好几本,德国人顾彬写的,还有剑桥版牛津版什么的。同时也翻译中国人编写的文学史,荷兰人翻译了洪子诚老师的当代文学史。这些都只能说明他们那边的学术需求,反而跟我们的接轨不接轨没什么关系。仅仅就高校教育的领域看,我觉得延续多年的全覆盖通史式的文学教育,从先秦讲到晚清,从“五四”讲到网络文学,应该改变。道统、政统、文统,万世一系的虚假的连续性,是我们文学史叙事的基本认知范式。也许可以设想某种板块化的、空间化的、博物馆化的讲述方法,福科“考古学”的方法,来摆脱“时间意识形态”的宰制。
    记者:您的文风素来沉朴生动,在缜密智性的学理之中不时跳跃着活泼风趣的个人情感,假如由您来写一部中国文学史,一定不会是“脱离心智”的“机械的手腕运动”(借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副教授但汉松之词)。可否谈谈您心目中理想的文学史是怎样的?
    黄子平:因为我自己不写文学史,回答这个问题就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了,必须是弯下腰来动手的人,跟“文学史”课题埋身肉搏的人,才有资格说话。我讲了很多年的现当代文学史,每学期每周都用很多时间修改讲课的讲稿。主要是面对不同知识背景的学生、不同的理解程度,还有课堂的现场效果(不能让学生全睡着了),好像修改永无止境似的,从来也没有起意说要动手来写一部中国文学史。对文学史的“讲法” 当然经常有一些异想天开的点子,譬如说当代文学可不可以不从第一届文代会讲起,而是从第四届文代会讲起,从全体起立为非正常死亡的文艺家默哀,那个长长的名单讲起?这就把当代文学史讲成一部“死因调查报告”,有侦探小说的结构,学生听起来会很过瘾。可是考试怎么考?理想的文学史是怎样的,老实说我一直很迷茫。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