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史教学应该倒过来 记者:作家和作品是否构成了文学史的核心?怎样的作家和作品才能选入文学史之中? 黄子平:我们读每一部作品,都是在一种自相矛盾的情形里阅读的。一方面,我们把它看成一部独立的、自成一体的“单子”;与此同时,我们又不断联想到别的类似的或相关的作品,正是这些“前阅读”成为我们阅读的理解视野。文学史家做的工作,就是一方面阐明某一部作品的“独特性”,说它如何“世无二出”;另一方面,不断使用各种概念工具,作家、社团、流派、思潮、运动、时代,把作品纳入越来越宏观的互文洪流之中去解说。我们个人阅读的时候,能出也能入,无论多么天马行空地走神,终归能回到作品本身来。文学史叙述的危险就是出而不入,作品往往淹没在宏观叙事里消失了。这些年中文系的教学中,有识之士一再强调回到作品本身,强调开作品精读课,正是意识到了这种危险。开学之初学生拿到老师的“必读书目”,其实是读不过来的,为了应付考试,最后只读了一本最糟糕的作品,就是任课老师编的那本文学史教材。但是“精读课”的危险是“入而不出”,变成章句之学,陷入某一部名著微言大义的繁琐注疏之中。我建议把文学史作为辅助的如百科全书一般可供查阅的“工具书”,学生在精读时想要了解史的脉络,了解宏观背景,就可以去翻翻。我读北大本科的时候,古代文学的教材是游国恩先生主编的那本,两本辅助材料是《先秦两汉文学参考资料》和《魏晋南北朝文学参考资料》。我从两本“参考资料”学到的远远超出游先生的教材。所以文学史的教学应该倒过来,以参考资料为教材,以教材为参考。 记者:我有时觉得编写文学史的人,尤其是在学术界颇具分量和地位的学者,在某种程度上垄断着社会对作家作品的理解。 黄子平:也不至于那么严重。都知道夏志清的《现代中国小说史》奠定了沈从文、张爱玲、钱锺书的文学史地位,但他对张天翼的评价也很高啊,张天翼就始终上不去。萧红他当年有点看不上,后来夏先生都后悔了。文学史的权威更多来自教育体制,所谓“部颁教材”,或者任课老师的指定(除非你是旁听生,不参加考试)。我教书的时候绝对不把自己写的书列入参考书目,你已经在课堂上误人子弟一个学期了,还要拿自己写的东西考人家,给他打分,这不对。作家(和作家的后人)也不要太看重文学史的排座次。洪子诚老师听说王朔在某一个场合骂“北大有一个姓洪的教授”,觉得很诧异,因为从来没见过面,也没有评论过王朔的作品,不知怎么得罪了他。后来学生提醒他说你的当代文学史里谈上世纪八十年代小说,居然不提王朔—这也是令人害怕之事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