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访谈 >

把文学史作为辅助“工具书”(2)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深圳商报 魏沛娜 参加讨论

    反省“重写”本身的困境
    记者:现在距离您和陈平原、钱理群合作发表《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已过去了30年,如果让您再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会有哪些新的思考?
    黄子平:回想当年,我们在不同的文学史“时段”里分头读书,一起讨论。老钱读到了周作人、沈从文和张爱玲,我读到了《重放的鲜花》、《九叶集》和《白色花》,陈平原读到了晚清提倡白话文的很多文章,共同的疑问是:是何种“认知范式”使得这些作家作品从“文学史”里消失?我们意识到当年的文学史叙事是一个粗暴的叙事装置,其过滤和排他的机制制约了近现代文学的“整体呈现”。这种装置的建构依赖两个重大的时间结点:“五四”和1949年。“五四”的“新文学”为了确立自身,回溯性地发明了“旧文学”(后来中性地称为“古代文学”),1949年后,更加“新”的“新文学”(“当代文学”)出现了,同样回溯性地将不够纯净的“五四新文学”命名为“现代文学”。所以“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这个概念的提出,前辈师长很敏感地指出来,不仅仅是“打通近、现、当代文学史”,而是消解“重大时间结点”,转换一种新的叙事框架,使多年来被压抑被侮辱的声音得以浮出地表。对应于“残缺的文学史”,我们着力最多的理论工具就是“历史总体”(这是从卢卡契那里来的),这跟陈思和他们“重写文学史”借力于“整体观”正是相通暗合。要说三十年后有哪些新的思考,我想自己对“总体”或“整体”已不再那么迷恋了,反而相信我们只能像本雅明说的“拾荒者”,做一些收拾“历史碎片”的工作。
    记者:就您观察,“重写文学史”口号的提出对中国学界产生了哪些实质性的影响?今天再提“重写文学史”又有何意义?
    黄子平:于今想来,“重写文学史”实在不算是一个多么深刻的学术主张,既然有很多新作家新作品不断加入“文学总体”(让我们继续延用这个概念),肯定会影响到我们对既往作品的理解,然后量变累积到质变,连叙述框架也必得转变了。一代有一代的文学,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文学史,其实文学史总是在或多或少地重写之中。但当年这个主张颇有点挑战意味,惊动了京沪两地的专家学者开了好多场座谈会,原因何在?无非是原先那个粗暴的过滤装置太僵化了,容不得“改动火炉子的位置”,以为这是要掀屋顶呢。当然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重写文学史已成常识,不再引起大惊小怪。你读最早的几篇列入“重写”阵容的论文,无非是对茅盾的《子夜》、赵树理说点不同以往的评价而已。到如今有人痛诽鲁迅,也没有多少人把眼球转过去。至于“上千种版本大同小异的文学史著述”,倒不是叙述技巧运用纯熟了,而是内地高校文科教育“全面项目化”的产物。我对各地中文系里教文学史的同仁有很深的“同情的了解”,谁不是在体制里挣扎求存?如果说今天再提“重写文学史”有什么意义的话,那就是要把自身的逻辑贯彻到底,也就是说,反省这种“重写”本身的困境,对“重写”来一番重写。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