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访谈 >

方方:新写实的本质是批判现实主义,这条路在中国根本没走完(3)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文汇报 newdu 参加讨论

    文学与弱者息息相通
    我在电视台做纪录片时,会遇到很多人和事,会看到另外一种人生。1980年代末,我们到神农架拍金丝猴,请了三个农民帮我们背器材。一晚和他们一起在松柏镇住下,催问他们是否洗过澡时,他们竟不知道卫生间里的水是从哪里出来的。而当他们和你讲山里的一草一木飞鸟虫鱼时,是非常生动的。他们特别喜欢讲死人,他们对死亡的淡泊和平静的态度,让你震动。他的世界,与我们的不同,但也是一个完整的世界,他们从未觉得不认识自来水很丢人,因为对山里的一切,我们也有着同样的无知。
    另一年冬天,我们到湖南非常偏僻的村子采访女书的传人。我们贸然闯入,见两个老太太,用被子盖腿坐在床上,正慢慢说话。翻译说老人让我们出去等待。半个小时后,两个老太太重新出来,穿得漂漂亮亮,容光焕发,有种绽放的感觉,她们唱说着女书,有着发自内心的纯粹状态。
    走多见多之后,你会觉得,很多宏观大事比方全球化之类,并不是我所要关心的。我要做的是关注每一个个体的生命,关注他们的爱恨情愁,生离死别,关注他们存在于这个社会的方式,以及他们感受这个世界的方式。他们拉着你的手跟你叙叙叨叨时,让我觉得我理解的文学我热爱的小说,是能够照顾到人心的,它是一种有情怀的东西。现实主义小说最本质的就是这点:它和弱者心息相通。
    很多的事物需要有输赢,而文学却不需要。文学经常是与落伍者、孤单者、寂寞者相濡以沫,它更宽阔地表达着一种人情和关怀。它会护着那些被历史遗弃的人事,被前进的社会冷落的生命。陪伴他们,温暖他们,鼓励他们。更或许,文学自己会呈现与他们同命相怜的气息,也需要对方的陪伴、温暖和鼓励,需要他们与自己一起往前走。这世上的强者多是不介意文学的,对于他们,文学只是点缀。而弱者却经常拿文学当作生命中的一盏灯。因为那个时候,只有小说可以告诉他,这世上你不是一个人孤单寂寞中承受焦虑痛苦,很多人也是如此。人活着有很多方式。成功固然好,不成功也没有关系。
    文学千年来富有魅力,正是源于文学作品无数的个人表达。世界如此之大,而我们个人的触点如此之小。文学让我们超越自己的视野,超越自身的常识,而认识更为阔大的世界。我们每个人在阅读时,都会从中找到自己想要的,找到同伴,找到参照,也找到力量。
    个人的声音只是代表自己。但很多不同个人的声音汇总,就是这个时代的声音。这就是我理解的文学创作与个人表达。
    本版摄影 袁婧 桂许重(华理校记者团) (张贝思、陆红平参与整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