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坛聚焦 >

从“无我之境”到“有我之境”——兼探大历诗风演进的一个侧面(4)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社会科学》2013年11期 陈伯海 参加讨论

    注释:
    ①参见高棅《唐诗品汇》卷首《五言古诗叙目·接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②参见胡应麟《诗薮·内编》卷三,中华书局1958年版。
    ③参见蒋寅《大历诗风》第六章《感受与表现》中的论述,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按:此书迄今仍属大历诗风最有深度的研究著作,本文的立意即在接过其话头而重加阐释。
    ④参见施议对《人间词话译注》第7页附注1所引王氏原稿,广西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⑤⑥参见《人间词话》刊稿第三则、第十七则,《蕙风词话·人间词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191、198页。
    ⑦⑧参见邵雍《皇极经世书》卷十二《观物篇六十二》,《四库全书》本。
    ⑨参见邵雍《皇极经世书》卷十四《观物外篇下》。
    ⑩参见邵雍《击壤集·自序》,《四库全书》本。
    (11)参见叔本华《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第三篇《世界作为表象再论》中有关艺术与审美问题的讨论,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12)提法分见王国维《红楼梦评论》与《叔本华之哲学及其教育学说》,转引自周锡山编校《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北岳出版社1987年版。
    (13)参见王国维《论哲学家与美术家之天职》、《人间嗜好之研究》诸文,载《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
    (14)(15)参见《蕙风词话·人间词话》,第220、192页。
    (16)(17)参见《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第33、27页。
    (18)《人间词话》第六则,参见《蕙风词话·人间词话》,第193页。
    (19)《人间词话》第十六、十七、十八则,参见《蕙风词话·人间词话》,第197—198页。
    (20)《人间词话》第五十二则,参见《蕙风词话·人间词话》,第217页。
    (21)《人间词话》第三则,参见《蕙风词话·人间词话》,第191页。
    (22)按:这里所说的“物象”,不限于自然景物,举凡感官意识所能把握的对象,包括人的形态与动作在内,皆可谓之物象,故“情”与“景”便组合成诗歌艺术的基础。情、景之外,作品中还当有“事”存在,但在一般抒情诗里,“事”往往同情思结合为情事,且情事的展开亦常关联到物象,故“事”与情、景难以分割。有的诗歌里还会有“理”的成分出现,它可能容涵在情、景之中,也有可能独立显示。总之,情、景、事、理作为诗歌作品构成的四大元素,其中情、景实为主干,这正是古典诗歌艺术特别注目于情景关系的缘由。
    (23)“情景交融”一语在古代诗学里也有不同解说,有的论者将其视以为诗中情语与景语交互呈现的一种配置方式,属表现形式问题,本文意指诗人情意体验渗透于诗中物象所达致的融通会合的境界,它标志着古典诗歌抒情艺术的成熟。
    (24)参见《楚辞·九章·惜诵》,《四部丛刊》本洪兴祖补注《楚辞》卷四。
    (25)参见朱自清《诗言志辨·比兴》第三节《赋比兴通释》所论,载《朱自清古典文学论文集》上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26)参见刘勰《文心雕龙·物色》,载范文澜《文心雕龙注》卷十,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27)参见沈德潜《说诗晬语》卷上,载丁福保编《清诗话》下册第532页,中华书局1963年版。
    (28)借用范晞文释周弼《三体诗法》语,参见《对床夜语》卷二,载丁福保编《历代诗话续编》上册第421页,中华书局1983年版。
    (29)参见殷璠《河岳英灵集叙》及卷上陶翰评语,载傅璇琮《唐人选唐诗新编》第107、142页,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30)参见《诗格·论文意》,载张伯伟《全唐五代诗格汇考》第165、169页,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31)参见王夫之《姜斋诗话》卷二《夕堂永日绪论内编》所言,载戴鸿森《姜斋诗话笺注》第74—75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32)参见《夕堂永日绪论内编》,同上书第72页。
    (33)按:大历诗坛上浮在着不同流派,其主流人物通常指钱起、郎士元为首的京城才子集团和刘长卿、李嘉祐等江南地方官诗人,本文所论及“缘情写物”、“移情入景”的艺术方法,即以他们的一部分代表性诗作为依据。
    (34)“感受与表现分离”作为大历诗歌创作活动的特点,蒋寅《大历诗风》第六章里有具体说明,本文得以借鉴,不过他以之为诗歌艺术情景交融的生成条件,本文则解作“有我之境”得以产生的思维机制,可供讨论。
    (35)参见朱之荆《增订唐诗摘抄》卷三所录诗下评语,清乾隆十五年刻本。
    (36)参见叶燮《原诗·内篇下》所论,载《清诗话》下册,第585—586页。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