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坛聚焦 >

超越“现代性”视野:赵树理文学评价史反思(6)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 贺桂梅 参加讨论

    注释:
    ①周扬:《论赵树理的文学创作》,《解放日报》,1946年8月26日。
    ②郭沫若:《读了〈李家庄的变迁〉》,《文萃》第49期,1946年9月26日。
    ③④孙犁:《谈赵树理》,《天津日报》,1979年1月4日。
    ⑤茅盾:《关于〈李有才板话〉》,《解放日报》1946年11月2日;《论赵树理的小说》,《文萃》第2年第10期(1946年12月1日写),收入《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赵树理专集》,第379-380页,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⑥陈荒煤:《向赵树理方向迈进》,《人民日报》,1947年8月10日。
    ⑦参见董大中:《赵树理评传》,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戴光中:《赵树理传》,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山西省史志研究院编:《赵树理传》,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年版。
    ⑧周扬:《新的人民的文艺》,《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纪念文集》,新华书店,1950年版。
    ⑨竹可羽:《评〈邪不压正〉和〈传家宝〉》,《人民日报》,1950年1月15日;《再谈谈〈邪不压正〉》,《人民日报》,1950年2月25日。
    ⑩周扬:《建设社会主义文学的任务——在中国作家协会第二次理事会议(扩大)上的报告》,《文艺报》,1956年5-6期。
    (11)俞林:《〈三里湾〉读后》,《人民文学》,1955年7月。
    (12)赵树理:《回忆历史,认识自己》,收入《赵树理文集》第4卷,北京:工人出版社,1980年版,第1830页。
    (13)佛克马、易布思:《二十世纪文学理论》,林书武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103-109页。
    (14)朱寨主编:《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
    (15)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2-13页。
    (16)主要包括郭志刚、董健等编写的《中国当代文学史初稿》(上下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二十二院校编写组编写的《中国当代文学史》(1-2册),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华中师范学院《中国当代文学》编写组编写的《中国当代文学》(1-2册),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
    (17)李泽厚:《二十世纪中国文艺一瞥》,《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北京:东方出版社,1987年版,第245-246页。
    (18)李泽厚:《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中国现代思想史论》,第7-49页。关于这篇文章内在矛盾性的分析,参见贺桂梅的《“新启蒙”知识档案——80年代中国文化研究》,第259-265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9)参见贺桂梅:《转折的时代——40-50年代作家研究》,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377页。
    (20)[美]杰克·贝尔登:《中国震撼世界》,邱应觉等译,北京:北京出版社,1980年版,第117页。
    (21)相关问题的具体分析参见贺桂梅:《赵树理文学的现代性问题》,收入唐小兵编:《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增订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2)(23)陈思和:《民间的浮沉:从抗战到文革文学史的一个解释》,《上海文学》1994年第1期;《民间的还原:文革后文学史某种走向的解释》,《文艺争鸣》1994年第1期;特别是《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陈思和主编,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4)朱晓进:《“山药蛋派”与三晋文化》,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25)洪子诚:《当代中国文学的艺术问题》,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26)严家炎:“20世纪中国文学与区域文化丛书”“总序”,第118-132页。
    (27)杨念群:《儒学地域化的近代形态——三大知识群体互动的比较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
    (28)程美宝:《地域文化与国家认同:晚清以来“广东文化”观的形成》,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
    (29)汪晖:《亚洲视野:中国历史的叙述》,第6章“跨体系社会与区域作为方法”,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30)程美宝:《地域文化与国家认同:晚清以来“广东文化”观的形成》,第43、31页。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