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坛聚焦 >

张炯:经典文学作品对我们的启示(2)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文艺报》2014年3月26日 张炯 参加讨论

    要重视作品的文学性和作品文学语言的功力
    经典作品所以会成为经典,从根本上说,自然跟文本自身的质量相关。首先跟文本的文学性和语言功力相关。
    文学性虽非与文学的内容无关,却偏重于形式构成的完美。文学是语言符号的艺术,文学语言也是文学作品最可见的形式。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社会情境都靠语言去描绘。语言的美无疑对文学作品十分重要。文学语言不但要美,还得有独创性,要有形式主义者所主张的“陌生化”。因为语言的词语或句式反复使用,用多了、用滥了,就会产生阅读的疲劳感,就会丧失新鲜的表现力。所以文学家必须讲究语言,讲究语言的精练、形象和生动,讲究“陈言之务去”。俗话说,第一个把女人比做“花”的是天才,第二个把女人比做“花”的是庸才,第三个把女人比做“花”的是蠢才。这说的就是同样的词语句式用多了,表现力会递减的例子。同样写离情愁绪,古今诗歌何止成千上万。李清照写出《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首词,别的不说,单看她的语言是多么出色!多么精练、平白而又富于独创性!这“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不但把愁的氛围渲染烘托出来,而且字词用法大胆,突破前人窠臼,用得极有创造性,从而也就极富表现力。此词写“愁”可谓独步千古,成为经典之作,跟她全词的用字造句都极讲究,非常生动、鲜明、贴切完全分不开。当然,她的诗词有许多都成经典,跟那时她面对国破家亡的重大历史变故相关,她的愁既是个人的愁,也是家亡、国恨的愁,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但此词成为经典,得力于她的艺术表现和用词造句的文学功力,也是不容怀疑的。所有的经典文学作品,包括散文、戏剧、小说都如此。王勃的《滕王阁序》、王实甫的《西厢记》、曹雪芹的《红楼梦》,人们同样可以举出语言非常精美的许多例子。《水浒传》中写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其中的描写:却说第一拳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是开了个酱油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第二拳打在眼眶眼梢,“打得眼棱缝裂,乌珠迸出,也似开了彩帛铺,红的、黑的、紫的都绽将出来”。第三拳打在太阳穴上,“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道场,磬儿、钹儿、铙儿一齐响”。你看,又何等具体、生动、形象。文学的形式虽然不限于语言,但语言却是文学形式的第一要素。当今语言修辞的手段比古代远为丰富得多,这就给作家在语言运用方面创造了更大更自由的空间。我以为,语言好,这应是经典文学作品给予我们今天的非常重要的一个启示。现在我们有些作者,下笔千言,汪洋恣肆,但语言拖沓、啰唆,缺乏表现力,这样的作品自然难以成为经典。
    其次,作品的结构也是构成文学性、文学作品美的重要因素。结构是作品内容与形式的桥梁,或者说是作品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一种表现,是文学作品构思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我国古典文学讲究写文章要“豹头、猪肚、凤尾”。这其实指结构美的一种布局,讲的是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都要漂亮,中间的部分则需要内容扎实。前人讲戏剧的结构有“起、承、转、合”之说,指的是结构中要注意情节的波澜起伏,不应使情节平直发展,应有曲折,给人以峰回路转,使读者产生“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这符合多样统一的美学规律,也是前人艺术创造的经验之谈,所谓“一中有变,变中有一”。还有讲究结构的均匀、平衡、对称等等,也是结构美的规律。在大而复杂的作品里,结构尤为重要。刘勰在《文心雕龙·附会》中曾比之为“若筑室之须基构,裁衣之待缝缉矣”。清代戏剧家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说得更明白:“至于‘结构’二字,则在引商刻羽之先,拈韵抽毫之始,如造物之赋形,当其精血初凝,胞胎未就,先为制定全形,使点血而具五官百骸之势。倘先无成局,而由顶及踵,逐段滋生,则人之一身,当有无数断续之痕,而血气为之中阻矣。工师之建宅亦然,基址初平,间架未立,先求何处建厅,何方开户,栋需何木,梁用何材,必俟成局了然,始可挥斤运斧。倘造成一架,而后而筹一架,则便于前者不便于后,势必改而就之,未成先毁,犹之筑舍道旁,兼数宅之匠、资,不足供一厅一堂之用矣。故作传奇者,不宜卒急拈毫。袖手于前,方能疾书于后。”茅盾在谈到我国古典长篇小说的构思时也指出:“如果拿建筑作比喻,一部长篇小说可以比作一座花园,花园内一处处楼台庭院各自成为独立完整的小单位,各有它的格局,这好比长篇小说的各章(回),各有重点、有高峰、自成局面;各有重点的各章错综相间,形成了整个小说波澜,也好比各个自成格局、个性不同的亭台、水榭、湖山石、花树等等,形成了整个花园的有雄伟也有幽雅,有辽阔也有曲折的局面。我以为我们的长篇古典小说就是依靠这种结构方法达到下列的目的:长到百万字却舒卷自如,大小故事纷纭杂综,然而安排得各得其所。”长篇小说如此,短篇小说或戏剧、散文、诗歌又何尝不如此。当然,也有大才气的作家边写边进行结构的。遗憾的是,今天我们有些作家却很不重视作品的结构,或致作品结构松散,或致结构倚轻倚重,或致作品虎头蛇尾,毫无章法完整、均衡之美,这样,自然无助于它成为经典。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