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阅读 在理论上,大多数人认同文艺离不开人民;而一旦落实到创作实践中,尤其是与市场、利益发生冲突时,背离人民的情况就时有发生 越是以人民为中心,越需要我们始终保持勇于担当的艺术责任感,“一遍拆洗一遍新”,不断创新、发展、完善 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落实到音乐上,就是要让源于人民、属于人民的音乐艺术,最终回馈人民、惠及人民 服务人民,与人民同在,在人民的伟大创造中实现文艺的伟大创造,这是文艺发展的根本途径 对话人:张 江(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教授) 夏 潮(中国文联副主席、评论家) 姜 昆(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曲艺家) 徐沛东(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音乐家) 惠敏莉(西安易俗社社长、戏剧家) 张江:只要文艺存在,文艺与人民的关系问题就永不过时。关于这一问题,我们当下的症结是理论与实践相悖:在理论上,大多数人都认同文艺离不开人民;而一旦落实到创作实践中,尤其是与市场、利益发生冲突时,背离人民的情况就时有发生。说到底,这还是思想上的问题。 人民是文艺舞台的主体 夏潮:“人民是历史创造者”“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这些论断,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科学真理,生动表述了人民在文艺作品中的主体地位,并且准确回答了文艺创作来自谁、表现谁、为了谁的问题。 如果说历史是个大舞台,人民就是这个舞台的真正主角。人民在不同时期的实践活动,构成了一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这体现的是人民的历史主体地位。唯物史观认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一切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都是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时代体现。文艺创作是客观世界在作家艺术家头脑中的反映,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民的创造活动和实践成果构成文艺创作的来源,人民大众的审美和艺术评价主导文艺创作的方向。这又体现了人民的文艺主体性内涵。 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人民的生活又是最生动的历史。恰恰是人民琐碎平凡、点点滴滴的现实生活,成为文艺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离开这个源泉,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将人民作为历史主体、作为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作家艺术家就不能热衷于写“一己悲欢、杯水风波”,而要书写人民、讴歌人民,塑造出富有时代精神的人民形象。人类文明史上历久弥新的传世经典,多是以最广大的人群为书写对象,体察民生,感知民情,所以不仅能获得当时读者的认同,而且历经社会历史的变迁不褪色。 此外,文艺作品需要读者和观众解读。从接受美学的角度说,人民是文艺的接受主体,没有经过人民的检验,文艺作品恐怕还不能算是最后的完成,这是人民的文艺主体性的另一层含义。作家艺术家要敢于把自己的创作交由人民去评鉴,以人民评价为尺度,以人民满意为标准。只有真正尊重人民的鉴赏与批评,才能创作出经得起历史淘洗的传世之作。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