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艺术是意象造型观,重神不重形,所谓“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在学习赵树理时,也有这样的问题。如果今天强调对赵树理的学习,还过多地强调要学习他小说创作中的某些具体写法,强调他对鼓词、地方秧歌、快板等具体曲艺形式的创作与继承,强调他对传统戏曲的热爱,迷恋于他当时在这些方面受到欢迎的盛况,并认为这是对赵树理的学习与传承,是对当今文艺创作的纠偏,是非常不合适的,是徒有其“形”而失其“神”的。曾经有作家在形式上模仿赵树理,可以说做到了惟妙惟肖,但不过是有“形”无“神”,在创作上没有大的成就。今天学习赵树理,要汲取这一教训。譬如说,在弘扬传统文化的热潮中,在曲艺创作方面学习赵树理,就应该不拘泥于某一曲艺形式与写作手法。事实上,随着时代的发展,某些曲艺形式、曲种,已经不再具有大众化功能,更多地进入了博物馆甚至成了非遗,如果在今天仍然强调继承这些曲艺形式、曲种的大众化功能,并认为这是对赵树理大众化写作的继承,就是“见与儿童邻”了。 那么,从“神”上学习赵树理,学习什么?我觉得,首先要学习他对“文摊”这一大众化形式的看重。他说自己重“文摊”不重“文坛”,创作了大量的曲艺作品,没有想过这些作品在“文坛”上的位置,而更看重其在“文摊”的功能。在今天,能够进入“文摊”的是什么呢?我觉得,是电视剧、网络小说、类型小说、手机文化、微信文化。但是,在这些领域,少有有作为的作家或者编辑家投入其中,有“大志向”的作家都想在“文坛”留名,看不起“文摊”,这也决定了在这些新的大众化文艺领域,受众广泛但艺术水准普遍不高,创作者又反过来埋怨大众没有艺术品位。在这种情形下,特别需要赵树理这样的创作者出现,特别需要学习赵树理服务大众的精神。譬如,赵树理就说过,为了适应当时的农民读者,他在小说创作时,是宁愿牺牲艺术上的精练而要多写几句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