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威廉·夏伊勒:“二十世纪”旅人的回眸(3)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新京报 刘超 参加讨论

    
    作者以昔鉴今,反复追问,第三帝国的国民何以如此泯灭人性?何以如此大肆杀戮而毫无怜悯之心?可谓“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其具体论断或可商榷,其诚意和雄心却无疑是可敬可贺的。
    《噩梦年代》业已定格,我们对书的阅读也可能告一段落,但作者提出的一系列问题却只是意味着我们探究的开始。历史的教训值得记取。
    顺便一提,1985年5月,欧洲二战胜利50周年之际,美国总统里根没有留在美国参加胜利日庆典,而是去了德国比特堡,参加军方活动,祭奠战死的德国人。此举激起了巨大争议。夏伊勒认为里根的决定是被人误导,认为其“对纳粹德国时期的认识建立在无知之上”。作为大国最高领导者的里根,怎可能会对纳粹德国如此“无知”?唯一合理的解释,只能是里根此举另有情由。很明显,此时德国已是西欧首强,而苏联,还是美国的夙敌。在这点上,夏氏对历史的变迁、对政治的翻覆,恐怕还是太天真了。
    “旅人”归去
    本书第一卷记录的是作者青少年时期的奋力求索,第二卷则是壮年的传奇经历,中晚年的境况则留到了第三卷。
    第三卷中,作者并无多少传奇经历,但是对文坛、学界、媒体界等方面着墨颇多。作者因《柏林日记》而一炮走红,后又获得广播电视领域的最高奖皮博迪奖,但在此之前已被逐出广播界,只好在文坛学界讨生活。然而,他始终未获主流学术界的接纳。经过多年的惨淡生涯之后,作者迎来了人生的拐点,那就是完成并出版了《第三帝国的兴亡》(1960)。此书的面世,让作者毁誉交加,却也越发声誉崇隆。人们可以赞同他,可以批判他,但就是无法忽视他。
    相较于在学术界的边缘色彩,作者在传媒界、文艺界甚至政界、演艺界,显然要活跃许多。他与此中许多公众人物颇有交情。然而,渐入晚境、“时日无多”之际,作为一个长寿者,注定要越来越频繁地送别那些“先行者”:旧爱远适、政客离世、文人谢幕、故人驾鹤……最令人黯然神伤的,恐怕是二战后那些曾让作者(当然也不仅仅是作者)生活丰富多彩的文人们相继离世。先是乔治-韦尔斯、艾德娜-米莱,再是海明威,隔年又有福克纳,不久便是斯坦贝克、艾略特,较晚去世的是约翰-帕索斯和庞德(菲茨杰拉德更是在二战期间便已早逝)。到上世纪70年代初,这些曾经风云一时的文坛巨擘,都已随风而去。两次世界大战之间,那曾有过一个大师接踵而至的文坛盛况,但二战一去,也就出现了一个大师隔三岔五相继飘零的惨状。这是一个时代的落幕。那个时代过去了。
    夏伊勒的“20世纪之旅”终结于1993年底。那是冷战刚刚过去的时代,也是新的时代正在酝酿之中的关口。夏氏暮年,曾初访苏联,并再访柏林。他身体尚健;他本可以写得更多,但他的回忆录只写到了1988年,让人无比遗憾。也许,历史的常态本就如此吧?
    □刘超(清华大学历史学博士)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