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威廉·夏伊勒:“二十世纪”旅人的回眸(2)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新京报 刘超 参加讨论

    从“大街”到“左岸”
    上世纪初,德裔美国青年夏伊勒从爱荷华州的一个小城,走向大学,挥别大学后,又走向大城市芝加哥,走向美国东部的华盛顿、纽约,最后,因着种种机缘而走向了当时西方文明中心的西欧。对“美国荒原”长大的夏伊勒来说,巴黎不啻为“人间天堂”。
    1925年,即将年满21岁的夏伊勒来到了巴黎,只身一人,赤手空拳打天下,也开始了他此生最惬意的一段时光。作者坦言:“这是黄金一般的年华,在这个美丽、文明的城市,人可以无忧无虑地生活,全然不顾清教徒、资产阶级的顾忌,这些顾忌在美国使青年窒息。每一天我都过得很充实:有合意的工作、友好的朋友、真正的乐趣和新鲜好玩的地方。我有了时间和心情做一些思考,大量阅读、尽情交谈、大啖美食……这里空气清新,可以看街景,读报纸或读书,和新交的朋友天南海北地闲聊,和姑娘调笑,畅饮或浅酌,随心所欲。”这样的岁月“就是这样令人兴奋、丰富多彩”,而他即将开始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应该说,此前在美国的二十年生活只是铺垫或酝酿,直到这里,故事才真正开始。因此,这应该是夏伊勒一生“梦想起飞的地方”。最初,夏伊勒的身份是《芝加哥论坛报》巴黎版的编辑,此后又渐次成为美国版的驻外记者、巡游记者,走访了不少国家和地区。夏伊勒与其他几位美国记者在欧洲颇为活跃,与约翰-君特、吉米-希恩被合称为“芝加哥大男孩”。
    这二十多年,在作者的人生之中并无多少精彩华章。但这些叙述作为一个风俗画和历史书却仍相当有意义。二十世纪初的美国和欧洲,某些饶有情味的人物、故事和风俗民情,在夏氏笔下一一呈现,引人入胜。然而,他更传奇的经历,将发生在“第三帝国”。
    第三帝国的“迷思”
    本书第一卷涵盖1904-1930年;第三卷写1945-1988年;全书体量最大的第二卷《噩梦年代》写1930-1940年,有630页的篇幅。特别是关于第三帝国,实在有太多东西值得评说。固然,因着第三帝国本身的吸引力,也因着作者引人入胜的写作手法。同样重要的,恐怕还由于作者占有着大量第一手的素材。这是任何其他人都难以比肩的、无法替代的。夏伊勒不仅亲见、亲历和详细记录了这段历史,而且参与了这段历史——以一种非常隐晦迂回的方式(他的许多独家新闻,对时人的影响不容低估)。令人略感缺憾的是,由于1940年作者离德返美,对第三帝国后续的情况了解相对受限。
    饶是如此,作者对帝国元首希特勒的勾勒,已极为鲜活。当希特勒走上对外侵略之路,就意味着开始自取灭亡。他成了当时德国的“民族英雄”,却成为“世界公敌”。直到最后,后来他被整个世界所背叛、所遗弃,才震怒道:所有人都背叛了我!是的,这个世界已弃他而去。但他忘了:此前,是他先背叛了自己的故国奥地利,之后是捷克斯洛伐克,还有波兰、苏联。国民愿意追随他去追逐胜利,但不愿追随他去赴死。讽刺的是,在自杀前,他还不忘传召情妇过来,火速结婚,共赴黄泉。他在黄泉路上还不忘要找个伴。
    歌德有言:“一想到德国人民,我常常不免黯然神伤,他们作为个人来说,个个可贵,作为整体来说,却又那么可怜”。的确,德国是个很有意思的民族。同为西方发达国家,德国与英美之间差异极大,其国民中有着强烈的集体意识。正如2014年夏德国队在世界杯夺冠的队员中,几乎没有大牌明星,这个团队是以配合得当取胜的。同样令人惊异的还有,第三帝国权力机器如此等级森严,军队中却如此平等友爱;昔日德国如此专制,其大学却如此自由(其高度的学术自由,甚至远超自由主义故乡——英国的大学);其国家如此崇尚文艺,对外却如此横暴残忍。无独有偶,当年东方法西斯国度的日本,也庶几近之。这个国度集“菊”与“刀”于一体,如此唯美、灵逸,又如此残忍、血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