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访谈 >

德国汉学家顾彬:文学史应该是以著作为主(3)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深圳商报 魏沛娜 参加讨论

    所有的文学史应该是个人的 
    《文化广场》:文学史的编撰多是集各家之所长,体现大家兼容的特色,但也不乏个性化很强的著述。比如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又如此次由钱穆弟子叶龙整理而成首次面世的钱穆《中国文学史》,就是一部极富个人化色彩的文学史。您对这种颇具个性化的文学史著又有什么看法吗?
    顾彬:所有的文学史应该是个人的。作者需要他个人的标准、观点、方法。太多文学史意思不太大。原因是学者没有还是不敢有他独特的立场。我不管人家的立场是对的还是错的,我希望他的思想有一些新的值得讨论的认识、心得。
    《文化广场》:作为中国大学里的一门重要课程,文学史的设置在早期是对日本、欧美学制的模仿。有中国学者根据自己到国外的教学亲历,觉得文学史的重要性在中国被夸大了,国外大学则是注重对于具体作品的感受,如此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反而比中国学生更深。据您这么多年来在国内外的游历观察,可否也讲讲国外高校是如何看待文学史的?
    顾彬:德国从小学到高中学校通过个人的作品教文学史。在大学基本上也会这样。老师的目的是告诉学生他们应该看过、知道哪一些作家的哪一些著作。我在波恩大学教过快10年的中国文学史,从诗经开始讲到王家新结束。同时给学生们分析经典。结果是比较理想的,因为不少博士生用我的方式来思考中国,特别是现代、当代文学的价值与特点。
    《文化广场》:在您看来,当下中国学界是否高估了文学史的地位?
    顾彬:是的,也是对的。德国也高估了。如果我们没有历史书的话,我们不能够作为人,因为我们没办法交待我们的历史。虽然我批评中国学者写的中国文学史,我还是老用它。因为中国文人肚子充满了知识,所以我需要它,要不然我没办法搞研究工作。深圳商报记者 魏沛娜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