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是沟通世界各民族文明的心灵之炬——少数民族文学翻译的成功之路
“通过不断发掘年轻翻译人才,加强“翻译—审读—编校”全过程的把控,保证了译作的质量。在翻译队伍不断“吐故纳新”的过程中,改变了创刊之初文学翻译人才“匮乏”的局面,逐渐建立一支老、中、青分梯次,小说、散文、诗歌、外国文学各有专攻的翻译家队伍。” 少数民族文学在中华文学的大地上呈现出的色彩斑斓,有其独特性和必然性。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其实是由三部分组成的:其一,使用汉语创作的文学作品;其二,使用少数民族母语创作的文学作品;其三,是民译汉、汉译民的翻译文学作品。 在中国作协的领导下,《民族文学》汉文版于1981年创刊,而经历漫长的28年后,于2009年创办《民族文学》蒙古文、藏文、维吾尔文3种文版,于2012年又创办了哈萨克文和朝鲜文版,这5种文版的创立,给中国文学长廊增添了一道亮丽风景,对于向世界展示中国多民族文学的风采、传承和保护少数民族文字、记载少数民族独有的珍贵的民族文化、加强各民族文学之间的沟通和交流、繁荣中华多民族文学有着十分重要和深远的意义。同时,也为促进各民族的相互了解和团结融合发挥了巨大作用。 这一系列举措,意味着我国惟一的国家级少数民族文学刊物,实现了以包括汉文在内的多民族文字同时刊发的重要转型。少数民族文字版的创刊,为从事母语创作的作家、从事民译汉和汉译民翻译实践的翻译家提供了展翅高飞的天空。 壮大翻译家队伍,推出翻译精品 近五年来,《民族文学》民文版共刊发了小说70余篇、散文90余篇、诗歌120余组、儿童文学作品20余篇(组)、评论46篇,还有一篇长篇小说节选。除了小说、散文、诗歌、儿童文学、评论等常设栏目外,还设置了名家特稿、名家新作、世界眼光、“中国梦”征文作品选等专栏。此外,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专号、纪念新诗百年特刊、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专号、庆祝延边作协成立60周年专辑等,受到读者的广泛好评。 《民族文学》民文版是双月刊,亦是选刊,创刊伊始我们以翻译《民族文学》汉文版作家的作品为主,2012年始每期发表3篇母语作品,为以母语创作的作家开辟了一个发表作品的平台。《民族文学》开设母语佳作栏目,积极发现和推出母语作品,支持老作家、培养新作家,对培养母语作家、促进母语文学发展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让翻译家们有相互交流的机会,2015年《民族文学》将5种文版的作家、翻译家和一些汉族作家汇聚北京,召开了作家翻译家见面交流会。这次会议不但让5种文版的翻译家们可以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与探讨,更让翻译家们找到了自己翻译的作品的作者。这种交流与相识,让翻译家们对作家作品有一种亲近感,使得翻译家们不但对作品有了深刻的了解,更对作家有了直观的感受,大大有利于今后的翻译工作和提高翻译的质量。 2017年,《民族文学》民文版再次改革举办作家翻译家培训班的方式方法,执行“异地办班”,让维吾尔族作家、翻译家走进贵州,让蒙古族作家、翻译家走进四川,让朝鲜族作家、翻译家走进宁夏,让藏族作家、翻译家走进海拔4300米高的甘孜地区。这种办班方式让少数民族作家和翻译家们感受到祖国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城市的差异,扩大了他们的视野。这让他们在今后的翻译中,再译到异地异城和其他民族作家的作品时,能够唤醒直观的感知和认识,拉近了与作家作品的距离。 《民族文学》5种文版创刊之初,得到了中国语言翻译局的大力支持,为了更好地将刊物办好,办得接地气、有读者,我们开门办刊,主动联系各省市自治区文联、作协以及民族院校和相关文学团体,且每年组织一次有针对性的作家翻译家改稿交流活动,五年来取得了明显的成效。通过不断发掘年轻翻译人才,加强“翻译—审读—编校”全过程的把控,保证了译作的质量。在翻译队伍不断“吐故纳新”的过程中,改变了创刊之初文学翻译人才“匮乏”的局面,逐渐建立了一支老、中、青分梯次,小说、散文、诗歌、外国文学各有专攻的翻译家队伍。而且汉译民的翻译工作不仅限于某一个民族,同时也注重吸收来自不同领域、不同年龄层次、不同文化背景的译者积极参与。从年龄段看,从上世纪40年代出生的老翻译家到90年代出生的新锐翻译家都活跃其中,特别是培养了一批热爱文学的年轻翻译家。 在翻译家的选择和使用上,5种文版目前联系着国内水准极高的文学翻译、审读队伍和母语作家。我们用高稿酬邀请获得“骏马奖”的翻译家和名校的知名教授参与各文版的翻译工作,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的陈岗龙教授把《老人与海》直接从英语翻译成蒙古语,深受读者欢迎。 以翻译促进多民族文学交流 《民族文学》5种文版实时翻译推介全国各民族作家最新的创作成果,为广大使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读者“打开了一扇崭新的窗口”。近两年来,一些以发表原创作品为主的母语文学期刊也纷纷效仿,陆续开设相关翻译栏目,将汉文作品翻译成民文,推介给读者。 自2014年《民族文学》改版以来,对刊物本身的版式设计、内文排版、栏目的增删、翻译队伍的遴选和淘汰制度,特别是刊发知名作家的经典作品时配发书画作品的举措,受到读者的欢迎。这些办刊措施在少数民族地区母语刊物中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用母语写作的作家都以能在《民族文学》民文版上发表作品为荣。很多少数民族文学爱好者聚到一起总喜欢谈论《民族文学》,甚至有些从未谋面的诗人打来电话,长时间交流关于文学的见解。一些民族地区的中学在高考模拟考试中选用《民族文学》民文版中的作品做解析题。《民族文学》民文版上刊登的作品产生了积极的影响。2013年1期上刊发的道·斯琴巴尔翻译的莫言小说《透明的红萝卜》被新疆的《巴音高勒》杂志转载;2016年1期上刊登的查干夫翻译的贾平凹小说《倒流河》和斯·茫罕夫翻译的格致散文《满语课》被内蒙古的《代钦塔拉》杂志转载。蒙古文版上刊登的3篇作品在2015年内蒙古第十一届文学创作“索龙嘎”奖评选中获奖。由卡克西·海尔江翻译的《透明的红萝卜》获得了首届阿克塞文学奖翻译奖;由哈志别克·艾达尔汗翻译的《古老小道》、哈地拉·努尔哈力翻译的《长河》获得了第二届阿克塞文学奖翻译奖。 今年春天,《民族文学》与中译出版公司策划出版了“文学翻译双语读本”,在短短几个月之内,三千册图书被抢购一空,同时被文化部评为“2017年中国文艺原创精品出版工程奖”,现在已经进行第二次印刷。 以期刊为媒介,把中国故事讲到国外 《民族文学》朝鲜文版、蒙古文版和哈萨克文版,积极与“一带一路”上的多国作家联络,始终注重对外文学交流,与朝鲜、韩国、蒙古国和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文坛均有往来互动,在对外交流中也取得了一些成果。比如推介《民族文学》朝鲜文版发表的《咳嗽天鹅》(铁凝)、《玫瑰庄园的七个夜晚》(叶梅)、《向南还是向东》(益希单增)等作品参评韩国“金狮文学奖”并获奖,并收录于由韩国语言文化振兴院公开出版发行的《亚洲优秀小说选》(2013)中。此外,我们还每年策划做一期“韩国文学作品专辑”、“蒙古国作品专辑”和“哈萨克斯坦文学作品专辑”,介绍这几个国家最新的文学创作情况。 2015年末,中国作家代表团参加了在首尔召开的“FTA环境下的中韩文化艺术合作与现存问题”研讨会。作为交流成果,2016年中韩两国共同出版《跳舞的时装——中韩作家小说精品集》,通过翻译中国文学走进韩国,韩国作品也与广大中国读者见面。另外,中蒙建交60周年之际,中国作协和蒙古国作协合作出版了《中蒙文学作品选》,《民族文学》蒙古文版承担了大量的工作。 以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形式办刊,是《民族文学》民文版的一大特色。我们不但将中国作家的作品介绍到海外,也重视将外国文学作品介绍给少数民族读者。自2014年刊物开创“世界眼光”栏目以来,共发表了海明威、卡夫卡、乔伊斯、福克纳、马尔克斯、博尔赫斯、米沃什、门罗、帕慕克等几十位外国作家的几十种各类作品,成为少数民族地区读者了解世界文学的重要窗口。 为了促进各民族文学的交流、扩大中国文学的影响力,我们需要借助于两双翅膀。一双翅膀是将汉语作品翻译成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朝鲜族等各个民族的语言,扩大汉语的阅读范围,同时也为这些使用母语的民族读者提供更丰富的文学作品。另一双翅膀就是向世界各国翻译中国作家的作品,将中国作品译成多种外国语言,以期扩大我们作品的知名度、阅读量,让国外的读者了解真实的中国。在这个过程中,少数民族文学应该占据重要的分量,因为现在世界读者了解中国,了解的多是城市人的生活,而少数民族大多是生活在山区草原,他们的生活丰富多彩、充满神秘,将少数民族的文化和风土人情介绍到国外,一定会引起关注。只有把多民族的文学介绍到全世界,中国文学才是完整的。 翻译是缩短人与人之间距离的桥梁,是促进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理解、相知的重要手段。翻译同时也是促进文学交流的必由之路,是沟通世界各民族文明的心灵之炬。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