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少数民族历史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学资源,一旦将这些资源发掘运用到文学创作中,就有可能写出具有感染力的好作品。” 回顾十八大以来少数民族文学发展的历程,令人心情振奋、感慨良多。在这五年中,少数民族文学事业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发展,文学创作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尤其令人欣慰的是,在这五年中,中国作协主持编选了一部55卷60册的《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集》。这部作品集以55个少数民族独立成卷形式,共收入2218位少数民族作家的4279篇作品,包括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等多种文体(长篇小说存目),总字数达187949千字。这是中国迄今为止囊括少数民族最全的一部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集,由作家出版社出版,荣获了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这部作品集以文学的形式第一次完整地组成了一幅中华民族绚烂多彩的文学版图,这无疑是五年来最耀眼的少数民族文学亮点之一。 少数民族文学事业在这五年中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得益于国家民族政策的成功实践——国家少数民族文学发展基金的设立。这一国家基金的设立,对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学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推动力,使得多年来几代少数民族作家梦寐以求的许多文学设想得以实现。这彻底改变了以往临时性地举办一些少数民族文学活动的被动状况,使中国作协少数民族文学工作进入到有计划、有目标、有机制、有保障、有标准的体系性工作程序。五年来,中国作协在鲁迅文学院开办了一系列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翻译培训班,有计划地对少数民族作家深入生活、创作计划给予扶持,同时组织翻译家对少数民族母语作品进行互译,出版了年度选本,并加强扶持对外译介出版。五年来,共培训了上千位少数民族作者,扶持了几百位少数民族作家的深入生活创作计划,编辑出版了年度优秀少数民族作家作品选。 经过鲁迅文学院五年来迭代式的反复培训,使得来自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作者,尤其是人口较少民族的作者,通过系统的培训学习,在全面提升文学素质基础上,增强了他们的民族责任感,坚定了文学创作的信心,有效地激发出了他们的文学创作激情,使我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队伍进一步发展壮大。 我国少数民族大多聚居在边远的边疆地区,在民族生存发展历史中,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历史文化,产生了多部具有世界影响的史诗,如藏族的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柯尔克孜族史诗《玛纳斯》、蒙古族英雄史诗《江格尔》。在这些英雄史诗的哺育传承下,在少数民族心中普遍具有着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同时在山地、草原等生存环境中生活,造就了他们万物有灵、与土地和谐共生的敬畏自然的心理。近年来在少数民族的文学作品中,许多作家将笔触伸向了土地、河流、草原、生态、人性,用文字向世人发出原始灵魂的呼唤。同时面对日益远去的民族历史文化、传统生活,他们以作品向社会呈现真实的民族心理和民族生活。从这些少数民族作家的作品中,我们感受到了源于口耳相传的民间资源给予文学的力量,倾听到了他们远古祖先坚韧跋涉的足音,以及与天地共生、无尽圆融的灵魂呼唤。 这些充溢着浓郁的民族风情、蕴藉神性色彩、具有独特审美价值的作品,不仅赢得了国内读者的关注和喜爱,作品翻译到国外,同样引起了不同种族、不同文化背景读者的心灵共鸣,有的作品还获得了国际文学奖。由此证明,中国少数民族作家以自己民族心灵信仰讲述的人与自然关系的作品,也触动了人类共同的心灵。通过这一文学现象,说明我国少数民族历史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学资源,一旦将这些资源发掘运用到文学创作中,就有可能写出具有感染力的好作品,获得广大读者的尊敬。令人欣喜的是,这种有意识的追求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作家所认同,并在这一过程中增强着自己的民族使命感,让人看到了少数民族文学强大的潜力。这种文学追求不仅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的内涵,也使广大少数民族作家增强了文学创作的信心。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向好、国际地位日益提升,中国已将沉寂的古老丝绸之路重新唤醒,“一带一路”成为新世纪的和平发展之路,与沿线国家在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基础上构建起命运共同体。在此之时,坚定地树立起少数民族文学的文化自信,无疑是对实施这一国家战略中繁荣中华文学的重要保障。由于互联网的普及,使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实现了与发达地区信息的均等化。“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使原来边远闭塞的民族地区,一举变为了国家经济的前沿地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为我国少数民族文学未来的发展繁荣明确了方向。新中国成立以来少数民族文学走过的道路充分证明了一个道理,在中国多元一体的多民族大家庭中,文学是沟通各民族文化交流、抵达彼此心灵的最好方式。置身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征途上的少数民族文学拥有着光明美好的未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