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指南 > 图书推荐 > 成长 >

演绎孩子与动物的天然亲近感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中国教育报 吴巍 参加讨论

    迈克尔·莫波格的《战马》初版于1982年,但直到被斯皮尔伯格搬上荧幕之后,小说才在中国引起反响。在电影中,斯皮尔伯格将人性、亲情、友谊等重大话题化解成一些微妙的细节融入其中,这是值得称道的处理。但与电影成人化的视角不同的是,小说在揭露战争的残酷之外,还着意以马的口吻来表现孩子与动物之间的爱与信赖。
    当13岁的艾伯特第一次看见小马乔伊时,脸上绽放的灿烂笑容将他内心的雀跃表露无遗。从此,艾伯特把自己满腔的爱意全部放在了乔伊身上。他柔声细语地和它交谈,给它唱歌或吹口哨,向它倾诉自己的欢喜与忧愁,骑着它在宽阔的原野奔跑,训练它听从自己的呼唤……正是在这朝夕相处的亲密接触中,艾伯特与乔伊自然而然地建立了爱与信任的纽带,建立了朋友般的默契。在一个少年反叛酗酒父亲的孤独日子里,有乔伊这个伙伴陪在身边,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
    可惜战争的到来让这种幸福的生活戛然画上句号,父亲为了保住农场,不得已将乔伊卖给了部队。艾伯特不得不泪眼婆娑地与乔伊告别,但同时在心底许下诺言:无论乔伊在哪里,他都要找到它。后来艾伯特果真奔赴战场,践行了自己的承诺。在战场上,乔伊遇到了另一个悉心照料它的孩子——埃米莉,这个善良的小女孩不到13岁,失去了父母和唯一的哥哥,与年迈的爷爷相依为命。她像艾伯特一样和乔伊聊天,为运送了一天伤员的乔伊送上清凉的水和可口的草料,轻柔地为乔伊按摩伤口。这个可怜的小女孩在得了肺炎苏醒后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我得起床,它回来时,我得给它准备好菜泥。它会很冷、很累。”甚至在去世前一刻,埃米莉还嘱咐爷爷一定要找到它、照顾好它。
    孩子与动物之间建立起来的情感是单纯而可贵的,他们愿意像朋友一样地与动物交流,像照顾伙伴一样地体贴动物。作家从马的视角写出了孩子与动物之间有着天然亲近关系的原因:“任何一匹马都会本能地喜欢孩子,因为他们说话很温柔,还因为他们个子不高,不会造成威胁。”如果说艾伯特与乔伊的信赖建立于曾经朝夕相处的陪伴,那么与埃米莉的情感则主要源于一个小女孩对动物天然的怜悯与亲近。
    很多人难以理解一匹马与孩子之间竟能建立起这样深厚的友谊。但是,如果有过喂养动物的经验——像喂养孩子一样把一只动物从小养到大,每天早起喂它食物,给它洗澡、梳毛、擦汗,跟它倾诉自己的心事,睡前给它拿些点心当夜宵顺便道声晚安,就一定能够被这样的深情所感动。我们难以触动,只是因为我们很少有机会亲近活蹦乱跳的小动物并与之建立充满爱的关系。动物园的铁栏杆除了圈禁一只神情萎靡、贴着属于某某物种标签的可怜生物之外,还剥夺了孩子们与动物平等而亲密地接触的机会。
    在圣埃克苏佩里著的《小王子》一书中,狐狸对小王子说:“对我来说,你还只是一个小男孩,就像其他千万个小男孩一样。我不需要你,你也同样用不着我。对你来说,我也不过是一只狐狸,和其他千万只狐狸一样。但是,如果你驯养了我,我们就互相不可缺少了。对我来说,你就是世界上唯一的了,我对你来说,也是世界上唯一的了。”“驯养”这个词贴切地给艾伯特与乔伊之间的友谊作了准确的注脚。在《战马》中,艾伯特与乔伊完成了以爱为名的相互“驯养”,这样的“驯养”建立在爱心、信赖、倾听之上。
    在现实生活中,作家迈克尔·莫波格和妻子创办了城市儿童农场。他和孩子们一起在农场劳动,他们挤奶、为小羊接生,把羊赶出农舍吃草,为它们铺好草垫,悉心照顾它们。孩子们在与动物的亲密接触中,不仅锻炼了动手的能力,更是获得了一个“驯养”动物的机会,学会与动物建立一种单纯而充满爱的关系。(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生)
    《战马》 (英)迈克尔·莫波格著 南海出版公司2011年1月出版
    由导演斯蒂芬·斯皮尔伯格拍摄的同名电影《战马》于2011年12月25日上映
    《中国教育报》2012年6月11日第10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