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指南 > 读书生活 >

你听到花开的声音了吗?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中国教育新闻网 邱燕军 参加讨论

    【教育专业组】
    你听到花开的声音了吗?
    ——读《朗读手册》有感
    “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的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我有一个读书给我听的妈妈。”这句话写在美国知名的专业亲子阅读专家——吉姆·崔利斯的著作《朗读手册》封面上。当我第一次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的内心有种小小的骄傲与坦然。骄傲缘由我就是一个读书给孩子听的妈妈,而坦然则因为我的孩子喜欢听我朗读,他觉得听妈妈朗读是种享受,他很享受这样的感觉。其实这就是一种“渴望阅读”的表现。对于三四岁的孩子来说,我认为他如果能始终保持这样的“阅读渴望”,那么他从小就与书籍,与阅读交上了朋友,也能更理所当然地成为一个终身阅读者。
    今天,电子产品让我们体验到了前所未有的方便与快捷。生活中,我们随处可见手捧电子产品并沉醉其中的爸爸妈妈和孩子,我们也发现沉浸在电子产品中的孩子竟会如此安静与专注。手机好吗?电视好吗?ipad好吗?我并不想多加评论,因为这些东西它们有自身的优点,也早已和我们的生活融为一体了。但——这些东西对于年幼的孩子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呢?值得我们深思!
    据研究发现,常从电视中获得信息的孩子,他们是被动地在接受信息,整个过程没有交流,没有思考,也少有想象。而常常接触印刷品的孩子,他们在阅读、听的过程中,同时在思考、在想象、在与人互动。今天的家长都有一种意识:培养孩子的想象和创新能力。殊不知,每个孩子其实都是想象的天使,他们天生就会想象,孩子的想象力肯定高于成人。而作为家长的我们有时却在扼制孩子丰富的想象力,为了方便,为了自己的一时轻松,我们丢给了孩子电视,丢给了孩子一系列的电子产品。所以,请不要再抱怨我们的孩子沉迷于这些电子产品了!唯有从改变自身开始,改变我们家的朗读环境开始吧!
    在和儿子的成长过程中,我深切地体会到了朗读、阅读带来的惊喜。每个星期二,儿子上美术兴趣班,不是我们的画画有多好,只是他的选择而已。我觉得艺术,不是模仿,艺术是对自己想法的表达,孩子通过自己的作品能清楚地将想法表达出来就可以了。每次等他下课的过程中,我都会留意姚老师挂在走廊上的小朋友的美术作品。那天,我看到了孩子们画的各种漂亮的蝴蝶,也看到了我儿子画的蝴蝶:他的蝴蝶翅膀上没有涂满全部的颜色,两个翅膀上都留出了空白。当时我很奇怪,也在想:估计这个小家伙又是一开始对别人的画指手画脚,结果最后就自己来不及画了。下课了,小家伙开心地跑出教室,我让他先把自己画的指给妈妈看,他很骄傲地找到了自己的画,那一脸的自豪无以言表。于是,我很好奇地问他:“咦?你的蝴蝶翅膀怎么没有涂满颜色呢?”他看着自己的画,那天他的回答让我这个妈妈很惊讶,同时也很欣喜。他说:“你知道吗?蝴蝶的翅膀如果涂满颜色的话,那样翅膀就太重了,蝴蝶就飞不起来了。”多好的回答呀!我惊喜他能将自己的想法通过作品表达出来,而且这样的想象又是如此灵动。儿子成长中的这些变化,我想大概应该归功于每晚的阅读故事时间,看似静静地听故事,其实他在想象,他在思考,有时候他还会要求我停下来,我们一起讨论。在他的眼里,所有的“物”都是能够交流的,玩玩具时,他会给每个玩具“配音”,搭完积木后,他会开心地跟我说;“终于大功告成了!”表达自己的观点时,他会用很书面的语言“如果……可是……那是因为……”,其实生活中我们讲话都很口语,这些语言的积累、想象的触发都是来自于听妈妈朗读。
    孩子的成长有欢乐,有甜蜜,有痛苦,有不安,如果我们能停下脚步,站在孩子的高度,和他一起欣赏这个世界,你就会觉得这些体验都是独一无二的。今天,我们的孩子只有三四岁,我们不需要给他很多知识,但是我们需要给他们承载这些知识的能力。我相信每一个耐心的妈妈,都是你孩子在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老师,一位最了解你孩子的个性老师!让我们一起倾听花朵绽放的美妙声音吧!(作者:嘉兴市洪兴实验学校 邱燕军 推荐人 陶雪萍)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