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指南 > 读书生活 >

二胎家庭必修课:平等的爱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中国教育新闻网 汪静男 参加讨论

    【人文社科组】
    二胎家庭必修课:平等的爱
    ——读《孩子你慢慢来》有感
    随着政策的开放,现在二胎子女家庭越来越多,我们班就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家里有兄弟姐妹。新生命的诞生总能给家里带来快乐和希望,两个孩子以后也能互相依靠,不会孤单,老大会有更多的责任意识,这都是二胎的好处。但放到现实中,我们也不能忽视老大对父母爱的依赖,如果以第二胎年龄小为理由,把更多的爱和关注给了他们之后,老大难免会心生妒意,把老二看做抢夺父母爱的“幕后黑手”。 
    台湾明星小S的三女儿原本是家族中最小的宠儿,习惯了是大家的中心,但随着大S女儿小玥儿的出生,她感受到了自己的地位岌岌可危。在一次访谈节目中,大小S都提到她会有意无意地“争风吃醋”。孩子当然不会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有什么目的,她只是单纯地想得到大家的关注,所以做家长的一定要兼顾两个孩子的情绪和心理变化。 
    这一点,台湾作家龙应台的做法就值得我们学习。在《孩子你慢慢来》一书中,她分享了与自己两个儿子生活中的点滴故事,让我们感觉亲切真实。其中在《葛格和底笛》这一篇中,她就提到了大儿子安安因为弟弟飞飞的到来而觉得妈妈不再爱自己了。有一次,吃晚饭的时候到了,安安却不见踪影。玩具房、花园、客厅……都没有,最后发现他紧紧蜷缩在自己房间的被子里,脸埋在枕头上,而房间漆黑一片。妈妈把他扳过来,发现他一脸泪痕,多让人心疼啊。他问妈妈是不是不爱他了,因为他感到妈妈只爱弟弟。龙应台知道现在安安需要的不是语言。她把安安抱起来,搂在怀里,像搂一个婴儿一样,让他的头靠在自己的肩上,胸贴着自己的胸,安静着。过一会再问他“你现在还这么觉得吗”,安安潮湿的眼睛微微笑了,把头埋在母亲颈间,紧紧紧紧地搂着。有时候,我们只需要用简单的行动来给孩子安全感,哪怕只是一个拥抱,也足够温暖。 
    除了家长,周围的邻居朋友也要有意识地平等对待,以免不小心顾此失彼。在《孩子你慢慢来》中也有这方面的正反例子。龙应台从医院回到家中之后,就不断有贺客上门。那不曾做过父母或只有独生儿女的,只带来一份礼。他们一进门就问:“Baby在哪里?”为他们开门的,只比他们膝盖高一点点的老大,站在门边阴影里。他们大步走向婴儿小床,低下头去发出热烈的赞赏的声音:“看那睫毛,多么长,多么浓密!看那头发,哇,一生下来就那么多头发,多么细,多么柔软!看看看!看那小手,肥肥短短的可爱死了……”边赞叹做出无限爱怜的各种表情。老大远远地看着。客人把礼物打开:“你看,浅蓝的颜色,最好的质料呢!Baby的皮肤嫩,最配了……”客人抱起香香软软的娃娃,嘴里开始哼起摇篮曲,流露出万分沉醉的柔情蜜意。老大在远处的台阶上坐下来,手支着下巴,看着这边。直到走,客人都没注意到客厅里还有另外一个孩子,一个他本来认识的孩子。晚上,该刷牙了,老大爬上小椅子,面对着洗手台上的镜子,左看看,右看看,委屈地问妈妈:“我的睫毛不长吗?我的头发不软吗?我的手不可爱吗?……”龙应台放下了手中的梳子,把老大拥进怀里,竟觉得心酸起来。 
    而那做过父母的,而且养过两个孩子以上的,来看婴儿时,不会忘记多带一份给老大的礼。住对面的艾瑞卡来时,龙应台斜躺在客厅沙发上,正搂着婴儿喂着奶。艾瑞卡手里有两包礼物,一踩进客厅就问:“老大呢?”安安从书堆里抬起头,看见礼物眼睛一亮。艾瑞卡半蹲在他面前,递过礼物,说:“今天是来看新宝宝的,可是安安是老大,安安更重要。艾瑞卡先给你礼物,然后才去看弟弟,你同意吗?”安安愉快地同意了,快手快脚地拆着礼物。艾瑞卡向龙应台那儿走去,专心看起小婴儿来。“你怎么这么聪明?”她又是感激,又是佩服,这是因为艾瑞卡自己就有两个小孩,感同身受。临走时,艾瑞卡在大门口又亲了亲安安,大声对妈妈喝着:“我觉得还是老大比较漂亮,你说呢?” 
    都是来看小婴儿的,你说哪一种做法更适宜呢?结果是不言而喻的。孩子的心是敏感而脆弱的,给予他们足够的关心和呵护,他们才能健康成长。老大只有感到父母的对自己的爱没有因为弟妹的到来而减少时,才会欣然地接受哥哥或姐姐这个新的身份,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收获不一样的快乐。在这方面,《孩子你慢慢来》可以给我们许多启发,值得我们阅读借鉴。(作者: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古林镇中心小学 汪静男)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