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指南 > 读书生活 >

回不去的家园——《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 胡汉超 参加讨论

    【人文社科组】
    回不去的家园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
    购买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不仅因为此书获得了第七届茅盾文学奖,也因为这条流淌在中国最北的河流。
    曾几何时,质朴的蒙兀部落就是从这里出发,烧山化铁,闯出密林,穿越呼伦贝尔草原,奔向斡难河源。
    1206年,成吉思汗在斡难河源会盟,随后统一蒙古各部落,成就一代伟业。1858年,沙俄在《中俄瑷珲条约》中将额尔古纳河定为中俄东段边界的起点,外兴安岭以南到黑龙江、乌苏里江之间,连同库页岛在内的一百万平方公里的黑土地从此归沙俄所有。
    这条河,“目睹”了一个马背民族横扫欧亚大陆的无限辉煌,也见证了一个国家饱受外族入侵的百年痛史。历史赋予了她无限荣光,也给予她无尽屈辱。迟子建笔下的额尔古纳河,带给人们的是绵绵不绝的怀念、感伤、惋惜、困惑和反思。
    额尔古纳河右岸曾有中国最大的原始森林——大兴安岭。但是人们疯狂地向大自然索取,将铁路修进了大兴安岭的莽莽林海深处。一批批伐木工人进来了,伐木声裹着火车沉重的喘息声,响彻林区上空。苔藓的立足之地日渐萎缩,驯鹿的觅食范围越来越大,鄂温克人的迁徙半径越来越长……小说充满了隐喻,在众多的隐喻中,结构性和时间性尤为突出。作者将鄂温克人近百年的沧桑史浓缩在一天,并用清晨、正午、黄昏和半个月亮将它分成4个部分,暗示了历史发展由初及盛、盛极而衰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叙述者为行将消失的历史哀叹,就像鲁迅在《药》中为夏瑜坟头平添的那个花环一样,迟子建用“半个月亮”来寄托希冀和渴望。
    鄂温克人曾经在这片美丽的山林中过着伊甸园般的生活,渔猎是生活的主题词,河流、山林、清风、明月,他们尽情享受大自然的恩赐。尽管远离尘世,但严寒、猛兽、瘟疫等灾难依旧不时侵害这个群体,日寇的铁蹄、“文革”的阴云曾逼近过这个山林族群,种种现代文明挤压着他们日渐缩小的生存空间,虽在命运面前做出殊死抗争,但终归还是留下了“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嗟叹。现代文明的张力何其巨大,渗透力何其坚忍。无论他们怎样坚守,还是摆脱不了被同化的厄运。
    在时间的隐喻上,叙述者是一位90高龄的老酋长,她从自己出生讲起,一直讲到90岁。当历史的时针指向20世纪80年代,所有鄂温克人结束了游猎生活,下山定居。这是中国由近代向现代转变的过程,其中不仅有时代的更迭,还交织着外族入侵和民族纷争。所以,即使一个生活在山林中的弱小民族,也不能使自己置身于历史的幕后。现代化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能使一个强大的民族更强大,也可能使一个弱小的民族更弱小,尤其对鄂温克这个丛林民族来说,现代化进程使他们走出密林的同时,也使他们的历史湮没在正在遭受破坏的密林中。
    书中,鄂温克人的际遇对今人何尝没有借鉴意义。现代化进程所要求的趋同性,或多或少地屏蔽了文化的多元发展,我们是不是应该像保护生物的多样性那样,更多地关注和保护少数民族的文化多样性?只有他们的居住地不被过度开发,文化才会保持原生态,才能延续和传承。这样,我们才不会只能在会场或民俗文化村里见到身着民族服饰的他们,这应该就是小说结尾部分“半个月亮”的标题所蕴含的作者的期盼吧。(作者胡汉超,单位系广东省中山市火炬开发区第一中学)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