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 > 艺术 > 评论 >

文化自信引领传统工艺振兴——工艺美术这五年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人民日报 潘鲁生 参加讨论


    
    雄风(麦秆剪贴画) 刘桂荣
    工艺美术是我国自古及今传承不息的造物文化,承载了中华民族生产生活的经验和对美的追求,犹如一条壮阔的艺术长河,融会了祖祖辈辈生活的智慧,也以有形的文化创造,哺养和维系着一代代人的生活之美。然而,一段时期以来,快速的工业化发展、生活方式转变、文化自信缺失等,使传统工艺美术遭遇重创,从衣食住行用等生活舞台的中央走向边缘,甚至沦为国际工艺市场的代工,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传承和工艺文脉模糊零落,面临流失断层的严峻危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传承和创新发展,始终从中华民族最深沉、最深厚的精神追求的角度,看待优秀传统文化;从国家战略资源的高度,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从推动现代化进程的角度,创新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强调坚定文化自信,使传统工艺美术真正在文化复兴的意义上受到重视,开启了更深层次上文化的传承和塑造,迎来振兴发展的生机。
    直面工艺困局
    在社会进步与文化转型过程中,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一直是一个世界性命题。无论是始于英国波及欧美的工艺美术运动,还是日本的民艺运动,都在相当长的时期里探索复兴传统手工艺,并由此复兴手工艺承载的文化传统和人文情怀。在社会文化急剧转型的过程中,我国工艺美术的发展也一度面临深刻危机——
    从宏观文化生态层面看,由于传统村落减少、地域文化个性受到同质化消磨等原因,传统工艺美术的生存空间和土壤发生了巨大改变,包括大量农村青壮年涌向城市,“空心村”不同程度存在,民居营造、生产工具制作、生活用品加工等手艺人渐次老逝,传统工艺美术等生活需求难以发展壮大,导致其内生动力不足,面临困境。与此同时,不少精湛的传统工艺制作技艺,被现代机器大生产所替代;不少生活中以使用功能为主的器物,被新材质、新形态的工业产品取代。传统工艺一定程度上失去物质载体。加之民间传统信仰、礼仪、习俗等不同程度上弱化,传统工艺美术以及民间文化的表达方式和意义传播受到影响。
    从工艺美术自身发展情况看,以往由于文化自觉不同程度上缺失、文化自信力不足,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盲目市场化发展,导致工艺美术生产中存在低端代工、订单化、标准化现象,传统工艺美术受到单一化、模式化甚至机械化的肢解和破坏,民族文化内涵被弱化,传承力和原创力相应下降。同时,文化支撑的不足,也体现为工艺创新能力不足、工艺美术设计品牌缺位,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发展上存在明显劣势。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工艺美术从业人员队伍存在不足,缺乏产业链各环节的高层次人才;另一方面是从人民生活需求出发的工艺设计和生产能力不够,真正适用于人民群众生活的工艺美术消费产品供给不足,由此制约了传统工艺美术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从人才培养层面看,大学专业目录一度取消工艺美术专业,在融入设计教育体系过程中,由于设计学科主要引进西方教学体系支撑,我国优秀的传统工艺造型艺术处于边缘化状态,传统造物体系和造型体系存在传承困境,工艺美术高端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不同程度脱节。此外,文化动力不足也导致工艺美术发展较为依赖珍贵资源,致使稀缺资源过度开采,工艺美术生态面临困境。
    这一系列问题,既是人类文明进步所面临的共同悖论,也有中国工艺美术自身发展的客观现实。如何使工艺美术这支典籍之外的活态文脉传承不息、发扬光大,如何续传发展中华民族的造物智慧,需要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意义上认识和把握,更需要从文化战略层面实现破题。
    坚定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提出“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强调“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
    这是国家文化发展的重大战略,也对我们求解工艺美术传承与发展做出了理论指导:从文化意义上认识工艺美术发展的价值和动力;从文化自信这一“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出发,去解决工艺美术在教育传承、文化原创、设计创新,以及全球化、市场化挑战中面临的问题;从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层面加强实践,从而破解工艺美术传承发展的历史文化命题、理论命题和实践方法论命题,发挥思想对实践的重要引领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一系列引导和促进工艺美术发展的政策相继出台。从发布《关于工艺美术行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推进工业文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一系列促进工艺美术行业、产业发展的任务和举措,到“振兴传统工艺”写入国家“十三五”发展规划,纳入《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及正式出台《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工艺美术的行业产业规划和文化振兴计划全面启动。各省区市各级政府纷纷制定工艺美术保护的行政法规。据统计,目前有十余省区市,通过不同方式对工艺美术保护给予资金支持。一系列政策在指导工艺美术企业分类发展、引导产业合理集聚、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推进技艺传承创新、强化自主品牌建设,以及加强对传统工艺美术品种、技艺的保护与传承,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更好更多地融入生产生活教育的各方面,在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等方面,发挥了引导和促进作用。
    实现振兴发展
    近五年来,我国工艺美术的文化观念、教育传承、产业发展,发生了显著转变,取得了一系列成就。
    首先,关于工艺美术文化的自觉与自信普遍增强。这不仅表现在应用和发展传统工艺美术资源等方面,更提升到留住乡愁寄托的文化层面,传承守护共有的历史文化、乡愁记忆、工艺境界和生活气息。如广东潮汕地区,地处改革开放前沿,但民间文化生活得到守护和传承,传统的潮瓷、潮绣、木雕、泥塑等数十项工艺美术,形成了富有特色、生机勃勃的工艺文化圈,“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的传统造物原则得到弘扬,工艺美术开辟发展新空间。传承传统工艺,既是维系乡愁记忆、情有依归的精神纽带,丰富着人民群众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也是蓬勃发展的文化动力。
    同时,工艺美术教育全面发展。目前,我国中小学各套美术教科书中,工艺美术均占有相应篇幅。在国家政策导向下,传统工艺美术乡土教材也越来越多,引导和培养广大青少年认识和体验本土传统工艺文化。高等教育方面,工艺美术回归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高等工艺美术教育进一步发展。工艺美术专业院校优化学科布局,注重专业建设对接社会需求,如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实施“工艺美术+”计划,构建“中华传统造物文化传承与发展”“中华传统造型艺术传承与发展”教学体系。在社会传习方面,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在全国举办了各种形式的“中国民间工艺传承人培训”,培养优秀民间工艺传承人,推动民间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促进民族民间文化事业的活态发展。
    在工艺美术产业发展方面,当前,我国作为全球文化产品最大的出口国,工艺美术占主体地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中国文化产品出口总值达601亿美元,高出排名第二的美国279亿美元一倍多。诸多以工艺美术产业为主导的地域经济,已经形成自己独特的发展模式,如“临沂模式”“郯城模式”“仙游模式”“潮州模式”等,在带动就业、稳定收入、自我发展等方面,发挥着民生效益最大化的积极作用。在信息、消费等新的发展机遇下,工艺美术的经济叠加价值更加显著。农村工艺美术发展也迎来了新的生机,如山东滨州博兴县湾头村较早诞生了第一批网店,村民们在网上销售传统草编工艺产品。2016年湾头村草编电子商务从业人员达2000多人,建立草编工艺品网店500多家,年销售额过百万元的网店有30余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理念引领工艺美术发展,工艺美术逐渐作为“大美术”的一部分,融入创意时尚业、旅游服务业等领域,手艺定制、手艺体验成为新的生活与文化消费趋势。同时,工艺美术的创意发展思路进一步拓展,不断融入新材料、新工艺、新需求,越来越多的工艺,应用到家居生活、公共艺术中,传统造物精神得到弘扬,工艺美术与生活美学精神的复兴互补交融。
    此外,2014年第十二届全国美展首次纳入工艺美术类作品,预示工艺美术正逐渐成为国家级美术活动和艺术创造的重要组成部分。展览中,中国美术家协会工艺美术艺委会从全国共征集作品1000余件(套),实现由量到质的突破——创作内容上注重对历史、文化、民生的表现,创作形式上注重对工艺美术材料、技艺以及应用的把握,作品功能上注重对环境、消费和生活关系的处理,工艺制作上除了沿袭传统的技法外,更加注重设计的审美体验和价值尺度,艺术观念上体现出更多跨界融合的发展趋向,从不同层面体现了工艺美术创作语言与时代价值重构的协同创新。
    工艺美术的本质是生活的艺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源性的传承与发展,其振兴彰显了文化强国战略,具有深远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提振全民族的文化自信,从文化战略上引领工艺美术振兴,使工艺美术发展更加注重传承民族文化情怀、关注本土生活方式、展现中华审美风范、凸显文化价值导向,从而突破困局,迎来新的生机。在党和国家文化战略的指引下,千百年来积淀发展的工艺美术文脉,还将继续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发挥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而切实的作用,融入人民群众的生活之中,为共筑中国梦注入新的力量。
    (作者为中国文联副主席、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