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创作谈 >

孙频:向所有的岁月致敬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当代》 孙频 参加讨论


    作为当下80后女作家的佼佼者,孙频以她独特的文字气质和逼人的写作才能,日益引起文坛青睐。她的作品充满力量,以女性的视角直面凛冽的人生。孙频于众多的创作谈中日益显示其创作姿态——沉静从容,以写作而修身,净化心灵,寄托希望。
    关于《光辉岁月》
    我选择这样一个形象,是因为觉得梁姗姗这个形象可以代表很多,代表时代的变迁,代表年华深处的质感,代表个体与时代撕裂时的阵痛与挣扎,死亡与共存,都可以在一个复杂的知识女性身上得到张力最大的表现。是的,她不单纯,却又最单纯不过,不高尚,却又是清高入骨的,可以以情妇的位置作为最后的归宿,却又是一个时代里最典型的浪漫主义者。
    ——孙频
    
    向所有的岁月致敬
    近几年里,我逐渐开始强烈地感觉到了什么叫岁月,什么叫时间。
    写这篇小说的一个契机是大学毕业十年之后重返校园,而这次的校园与十年前的校园已经不再是一种校园。十四年前初入大学时我还是一个天真烂漫的小姑娘,什么都不懂,还一定要装懂,根本不知道什么是苦难,还要和新认识的室友们秉烛夜谈人生的痛苦和无意义。那时候,我大约经常装成一副高冷的模样,喜欢穿着短裙,踩着高跟鞋,走路时把脸仰起十五度,从而可以不去看路上人的脸。又喜欢听人家在我身后悄悄议论说,快瞧,那个女生就是中文系的。觉得课讲得不好,便逃课在宿舍躺着看书,加上性格直率,看起来确实较有个性,又是个资深文学女青年,全班上下便送我一个江湖封号,男女老少统一称我为“频姐”。带点稚拙还带点伪劣座山雕的味道。现在想想,那真是少年不识愁滋味的四年时光,大约也是最纯真美好的四年时光。
    大学毕业后的十年,从2006年到2015年,我脑子里只有几个关键词,搬家,不停地搬家。恋爱,失恋,治愈,像一种内里的疾病一样反复发作,反复疼痛,直到最后麻木。写小说,我把自己关在顶层的屋子里,拉上窗帘,对着电脑,一个字一个字地敲下来。白天晚上没有人和我说话,那种巨大的绝对的孤独逼着我必须写下来,如果不写我一定会疯掉。我会在每天黄昏的时候下楼,去附近的一个学校里散步,那学校很破败,却有几棵巨大的几层楼高的梧桐树,茂密而诡异。春天的时候开满桐花,秋天的时候落叶纷飞。我经常站在树下久久地看着它们。我会在夕阳下在那学校的台阶上一坐半天,看那些玩耍的小孩子看很久,然后再回到一个人的屋子。这样的时光,我过了一年又一年,从我二十二岁到我三十二岁。
    三十二岁那年,我到人大读书,重新返回大学校园才发现,一切已经物是人非。周围几乎都是跨代的九零后的小孩子,我听着他们用着最流行的口头禅,看着他们不再习惯带现金,看着她们毫不心疼地买最时尚的衣服,烫最时尚的发型。我从他们身边走过,从校园里走过,经常会觉得自己是一个披着袈裟的异教徒,觉得自己来错了地方,觉得自己本身就是一种讽刺。这种年华与经历错位的感觉不是痛苦,甚至不是感伤,也绝不仅仅是怅惘,但它一直在撕裂着你,啃噬着你,它在告诉你,这已经不是你的校园,这已经不是你的时代,你已经老了。第一学期的时候我总是想把自己灌醉,因为醉后可以大哭,以做暂时的解脱。再到后来,我开始逐渐喜欢这个校园,不是因为我和它合拍了,而是因为我开始发现属于一个大学真正美好的那些东西,比如大学的老师们,比如大学的图书馆,大学的课堂。于是我每日骑着自行车夹杂在一群小孩子中间去认真上课,竟也虔诚得很。
    我有时候会很羡慕地看着女生们的青春洋溢,有时候又会俯视着她们的年少无知。我有时候会很羡慕地看着朋友圈里晒二胎的大学女同学,有时候又厌倦于她们的无聊与世俗。我成了一个在世间游走的角色,哪个世界都不属于,我成了一种叫女作家的生物。这种游离逼着你去想去思考去回忆,逼着你必须去用文字倾诉。一个作家在这个世界上唯一的权力。
    这篇小说想了很久,然后写了整整一学期。我必须承认自己一年写数个中篇的高产期已经结束,现在,我只是觉得我必须得向什么致敬,向岁月,向时间,或者是向什么更深更远的东西致敬。这种感觉虔诚而疼痛,像是想向岁月供奉点什么,一点最诚挚的东西,所以竟一直不忍开始写。因为写之前已经想了很久,以至于我终于动笔写下第一行字的时候,简直有一种巨大的快乐和悲伤,我几乎落泪,我觉得我必须写下去。
    小说借用了一个已到中年的知识女性形象,写了三段校园时光,从九十年代的本科到2012年的博士,跨越了三个年代,背景是整个大时代的变迁。我选择这样一个形象,是因为觉得梁姗姗这个形象可以代表很多,代表时代的变迁,代表年华深处的质感,代表个体与时代撕裂时的阵痛与挣扎,死亡与共存,都可以在一个复杂的知识女性身上得到张力最大的表现。是的,她不单纯,却又最单纯不过,不高尚,却又是清高入骨的,可以以情妇的位置作为最后的归宿,却又是一个时代里最典型的浪漫主义者。
    在这三段校园时光的描写中,我只用了最标志性的关键词,去勾勒那个时代的骨感。但校园只是一种道具,我真正想表达的是人与时代之间的嬗变与进退,我写一个三次进过大学校园的女人最后回到自己的家乡的原因,其中的心灵历程与时代交锋便才是我真正想写的。一个人在怎样的处境中才会去真正地认真地审视自己所处的时代,审视自己与自己的同代人,才会认认真真去思考,什么叫一代人。也许所有的人都会有一天从年少走向衰老,但是无论如何,每个人都有过属于自己的时代。
    这曾经的时代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对于向死而生的人类而言,都将成为光辉岁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