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百年纪念大会在北京大学隆重举行。本网记者 马云飞/摄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 (记者 马云飞)9月21日上午,由北京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
本文为作者2018年8月16日“朱迪斯·巴特勒在中国:走向全球人文的建构”研讨会发言稿。 谢谢王教授的邀请,我很高兴在这里见到了尊敬的朱迪斯·巴特勒教授和许多老朋友。在听巴特...
【摘要】本文全面讨论“集”字的形、音、义:首先对“集”的古文字字形进行排比分析,揭示出一种以往未被重视的特殊写法;其次讨论“集”的上古音,指出“集”有读为“幽觉”...
【摘要】《切韵》系韵书的体制研究,前辈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其基础上,对《切韵》系韵书共43种卷子的体制进行详细的考察,试着勾勒出《切韵》的原貌,并从注释体例、韵字数目表示...
近年来,各种媒体尤其是新媒体中“擎(qíng)画”用例屡屡出现。百度搜索“擎画”有162万例之多(截至本文写作时)。检索人民网全网用例(检索时间:2018年8月28日,下同),“擎...
一、语音学发展前沿动态 近年来,人工智能和脑计划在国际和国内范围持续升温,未来中国的“一体两翼”脑计划也将涉及“大脑本体的认知机制”“面向脑病的研究”和“面向人工智...
【摘要】文字学意义的部首,其本质是汉字字义和字形的类化标志,汉字部首体系的形成过程也是汉字字义和字形的类化过程,部首体系生成的主要手段有添加、选定、改造和新生。早期汉...
《方言》2018年第3期于8月24日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
【摘要】语境隐喻(contextual metaphor)是继语法隐喻之后系统功能语言学领域关注的另一类宏观隐喻现象。Martin(1997:34)将语境隐喻看作是一种语类象征,是通过隐喻化使用语域变量来...
什么是纯正母语?我想,也许找一千个人来问,你可能会听到一千个不同的答案。因为每个人对母语的理解,对纯正母语的理解,可能都不一样。这个世界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尤其在语...
摘要:分析了身份与修辞活动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认为修辞活动是修辞主体与修辞受体之间进行的调整或适用语辞,以尽可能圆满传递“情”或“意”的人际话语交流行为。这种行为必...
摘要:基于概念整合理论,从British National Corpus语料库中检索并人工筛选英语give it a(n)Vn结构实例,对比give it a(n)Vn结构与其对应的非虚化动词结构Vit中施事者意愿范畴的具体体现,解...
摘要:词汇最能直接反映语言的文化意蕴。澳洲土著英语中存在许多与标准英语中词形相同但词义相异甚至相悖的词汇。本文以框架语义学为理论基础,以土著英语词典《土著英语:文化...
The Fallacies of Metaphor Research:The Metonymic Model 作 者: 赵彦春 作者简介: 赵彦春,男,博士,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翻译学、语言哲学研究(上海 200444)。 原发...
《民族语文》2018年第3期(总第231期)于6月5日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
【摘要】作为一种客观测定语言结构间吸引/排斥程度的方法,搭配构式分析自提出以来,获得了广泛应用。本文挖掘该方法的理论/方法论基础,梳理三种共现词分析及其使用范畴,阐述搭配...
认知语言学自20世纪70年代初发轫以来,一直备受批评与质疑。其语料的自省性以及对社会维度的忽视最受学者关注。2008年,Gitte Kristiansen和Rene Dirven编撰的论文集《认知社会语言学:语...
高校英文网页保持对外传播活动中的严肃性、谨慎性和即时性,是为了让译语受众更多地、及时地了解关于高校自身的种种真实信息,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以我为主、兼顾受众、传递...
【摘要】作为社会交际的要素,非言语行为在人们的日常交流中随处可见,长期以来为人们所密切关注。随着交际教学法的流行以及互动假说等理论的提出,互动越来越成为二语教学不可缺...
【摘要】观物取象是我国古人对认知过程的一种哲学概括,具有深刻的认识价值。观物取象之于隐喻性话语的认识论价值可从意象思维和全面性的观物原则展开。观物取象是传统中国式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