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生态语言观为基础,类比自然生态系统的构成,将网络流行语及其生存、发展的环境一起视为一个生态系统——从其生理态、生存态、生活态三个层面展开研究。研究发现,网络流...
摘要:语言的社会性是语言的本质特征,也是社会语言学研究的出发点。社会称谓语是语言中具有社会性及动态性的成分,它能够适时地反映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变迁。同时,...
【摘要】语言相对性是文化相对性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人类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土家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语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土家语与藏缅语族语...
【摘要】本文从类型学的视角,使用认知语言学的方法,研究藏语的多动词谓语句,为这类句子定性定义,并全面、系统、综合地从内容上探讨它的性质、特点和类型,从形式上探讨它的模块...
【摘要】《阿诗玛》自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先后出版发行过多个不同的汉文版本,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黄铁本、昂自明本、马学良本和黄建明本4个汉译版本。由于源文本及翻译整理的目...
Research Perspectives on Analytic Languages 作 者: 戴庆厦/闻静 作者简介: 戴庆厦,男,福建仙游人,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汉藏语系藏缅语族...
【摘要】清代满汉语言相互接触,使满汉合璧资料大量出现。其中,满汉合璧对音资料从音韵角度揭示了满汉语言间的联系。以乾隆朝编纂的《钦定清汉对音字式》为例,通过满汉对音范围...
摘要:满文字母从蒙古文字母脱胎,经过实践、修改和规范,最终形成能够准确标记满语的字母系统。满文的改进体现在字母改进和书写规则两个方面。字母改进包括改变字母书写方式或...
摘要:句子以语段为单位,以便要减轻说话者考虑句子前后一致性的负担。我们初步发现维吾尔语的三种语段的存在:语气力度-人称短语、领有-从属短语和引语。本文试图探讨这三种语段...
【摘要】朝鲜语的形成与语系归属问题一直为人们所关注,但至今尚无定论。多数学者认为,朝鲜语和阿尔泰语的相似性较之其他假说更有说服力,并对同属阿尔泰语系的语言进行了比较研...
有一种说法颇为风行:近代中国所用新名词多半来自日本,若无日本名词,现代国人无法说话作文了。此议似是而非,需要辨析,以明底里。 借词必需 汉语是一种开放的语言系统,古...
2019年6月15-16日,“新时期的汉语研究与辞书编纂暨庆祝《辞书研究》创刊四十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华东师范大学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国辞书学会、上海辞书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
摘要:本文从认知语言学家Talmy的虚拟位移理论出发,对经典汉语古诗词和英文诗歌中虚拟位移句的异同进行对比研究。研究发现:1)汉英诗句中都存在虚拟位移现象,但汉诗比英诗更常见...
编者按: 对正常儿童来说,学会母语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婴幼儿在快一岁时就已开始建立自己的词汇库。词汇学习的前提是具有从连续语流中切分词形的能力。与书面文字不同,连...
近年来,随着译学理论的发展,翻译批评研究成为了学界关注的热点话题,近日记者围绕着学术翻译批评的现状和学术翻译批评的未来发展趋势等问题,采访了扬州大学翻译行为研究中...
由中国民族语言学会主办的《中国民族语言学报》第二辑于2019年5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
《民族语文》2019年第2期(总第236期)于2019年4月5日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
摘要:移动体是位移运动事件信息的源头,往往是事件的核心所在,移动体对于事件的认知和表征起着重要作用,但相较于其它运动事件要素,移动体迄今没有得到深入细致的定量研究。通过...
摘要:清末以来,随着中国国力的衰微,出现了废除汉字、改用拼音文字的社会思潮。民国时期研制的国语罗马字和拉丁化新文字未能代替汉字。西方学者提出的“表形-表意-表音”文...
摘要:在最近的30年里,越来越多的学者在生态语言学框架中研究语言与生态的问题。本文的目的是勾画一个中国语境中基于韩礼德理论的话语生态分析模式——和谐话语分析。本文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