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英美文学 >
  • [英美文学] 看得见风景的小屋 2017-10-29

    在以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为主旋律的21世纪,《遥远的房屋》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文学方面的兴趣,还有对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思索与领悟。注重自然的伦理道德则表达出贝斯顿超前的生态意...

  • [英美文学] 殖民地上的文化暗战 2017-10-29

    作为一位主要靠记忆而非想象力来写作的作家,奈保尔的早期作品往往内容更为丰满,笔法也更加自然。《米格尔街》和《灵异推拿师》无论谁是真正意义上的处女作,二者都具有极强...

  • [英美文学] 格拉斯的“忏悔”与象征手法 2017-10-29

    以《铁皮鼓》获得1999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德国作家君特·格拉斯,把自己新近出版的自传命名为《剥洋葱》。在辛辣中,一层一层地剖析自己的青年时代,道出了他17岁参加过纳粹组织的真...

  • [英美文学] 展现当代美国的画卷——关于厄普代克的“兔子四部曲” 2017-10-29

    1982年10月18日,《时代》周刊的封面故事是一篇关于厄普代克的报道。这已是厄普代克第二次上了该刊的封面,前一次是1968年4月12日,内容是对他当年出版的争议颇多的小说《夫妇们》...

  • [英美文学] 奥斯卡,或小说的胜利 2017-10-29

    本报记者康慨报道 科恩兄弟的《老无所依》(No Country for Old Men)战胜了《血色黑金》(There Will Be Blood)和《赎罪》(Atonement)赢得了今年的奥斯卡最佳影片奖。其实,无论最后问鼎的...

  • [英美文学] 科塔萨尔:像孩子一样讲话 2017-10-29

    在拉丁美洲,提及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人们会自然地联想到《跳房子》。拉美“文学爆炸”四大主将之一,阿根廷作家、诗人胡利奥·科塔萨尔写于1963年的这部小说,自问世...

  • [英美文学] 《哈里·波特》与中国译坛 2017-10-29

    2000年,《哈里·波特》由人民文学出版社隆重推出后,借助西方电影大片的推动,在中国市场流行一时,位居畅销书榜前列。但这部书的翻译质量,却引起了很多读者的不满。魔幻文学...

  • [英美文学] 关于苏联科幻小说《我们》 2017-10-29

    似乎已成惯例,谈及“反乌托邦”,一定会提到的就是它的“三部曲”:《我们》、《美丽新世界》和《一九八四》。 其中第一部,苏联作家尤金·扎米亚金的《我们》,和后来这两部名...

  • [英美文学] 永远的罗伯-格里耶 2017-10-29

    “我不是一个思想大师,但是个同路人,是创新的伙伴,或是幸而能做这项研究的伙伴。” ——罗伯-格里耶《重现的镜子》 2008年2月18日,有“新小说教父”之称的阿兰·罗伯-格里耶...

  • [英美文学] 布莱希特与庄子 2017-10-29

    《三毛钱歌剧》引出来的故事 说起布莱希特与庄子的关系,人们首先会想到,1928年 《三毛钱歌剧》在柏林的首次公演。戏剧评论家阿尔弗雷德·凯尔(1867—1948)看过演出之后,在19...

  • [英美文学] 论王尔德的“撒谎的艺术” 2017-10-29

    提到19世纪爱尔兰艺术家奥斯卡·王尔德(Oscar Wilde ,1854-1900),人们就会想到唯美主义,想到这位唯美主义艺术家那惊世骇俗的服饰和机智诙谐的悖论。因为奥斯卡·王尔德的名字几乎成了唯...

  • [英美文学] 说不尽的莎士比亚 2017-10-29

    莎士比亚永远是文学界、学术界乃至出版界永恒的主题。有人做过统计说,莎士比亚作品的总出版量仅次于西方每个家庭必有一册的圣经,而关于它们的研究著作则稳居各作家作品研究...

  • [英美文学] 《眼睛》中透视出灵魂出窍的乐趣 2017-10-29

    纳博科夫的文学动机向来孩童般单纯,除玩乐之外别无所骛。然而在智力和感觉的敏锐度上,他又是一个阅书无数、功力深厚的老江湖。两相结合,他的绝大多数作品,都可视作高级的...

  • [英美文学] 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读海明威《老人与海》 2017-10-29

    “他是个独自在湾流中一条平底小帆船上钓鱼的老人,这一回已去了八十四天,没逮上一条鱼。”这是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老人与海》开头的一段话。 《老人与海》的故事很简单,写...

  • [英美文学] 读《一个人的好天气》 2017-10-29

    《一个人的好天气》([日]青山七惠著 竺家荣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是日本“80后”的作品。虽说一代人有一代人之文学,但它依旧充满了日本文学一贯的气质,从中可以看到这个民族的心情...

  • [英美文学] 阿赫玛托娃的泥土情结 2017-10-29

    俄罗斯女诗人阿赫玛托娃(1889-1966)一生多灾多难:她的第一任丈夫古米廖夫是阿克梅诗派的首领,1921年受诬陷,因参与“反革命集团”的罪名惨遭镇压,后来的伴侣普宁是个艺术批评...

  • [英美文学] 格林:窥探事物的“危险边缘” 2017-10-29

    假如诺贝尔文学奖增设“最多提名”奖项,获此奖的将非格雷厄姆·格林莫属。这位充满传奇色彩的英国作家,一生共获21次诺奖提名,然而直到他于1991年,以87岁的高龄辞世,却始终无...

  • [英美文学] 帐篷外的那"一声叹息"——读莎拉·格鲁恩《大象的眼泪》 2017-10-29

    把美国女作家莎拉·格鲁恩的小说英文名“WaterForElephants”翻译为《大象的眼泪》(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1月出版),其实并不怎么准确,结合书里的内容,应该译成“喂大象喝水”才更恰当...

  • [英美文学] 苏联文学在后苏联社会的命运 2017-10-29

    苏联时代的文学并非铁板一块,它既有正统的,也有非正统的;既有显流,也有暗流。近些年来,苏联文学从传播和接受方式到人们对它的认识和评价在俄罗斯都发生了重要变化。 苏联...

  • [英美文学] 小说的另一种光荣 2017-10-29

    《耻》是一部写缺陷的书。这部书最大的亮点是使它的作者获取了2003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 书中的主人公是有缺陷的,格调散漫,不思进取,行为失德。其它人物也是各有各的缺陷,主...

  • 首页
  • 上一页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50
  • 51
  • 52
  • 53
  • 下一页
  • 末页
  • 1332656
栏目列表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