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第一篇《关雎》开始,鸟便成为中国文学中反复出现的意象,表达着人们心灵世界的秘密。而《诗经》两部最具权威性的注本——《毛诗传》与《诗集...
异文既是一个校勘学术语,也是一个文字学术语。《诗经》异文属于前者而又义兼后者,是指《诗经》305篇原文,在不同传本中, 或被各类著作引用中,所出现的文字上的互异。以《诗...
在中国美学史的研究中,《诗经》美学一直是一个薄弱环节。美学界轻视或忽视《诗经》美学的研究,是有原因的。长期以来,美学界所注重的是取得理论形态的美学思想,其研究方法...
从狭义上讲,情爱是人类一种生物性的本能意识。从广义上说,情爱则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男女之间的相互爱恋,相互追求、相互结合,以及共同生活,包含着丰富多样的...
《诗豳风七月》是一首脍炙人口的长诗,它以时间为主线,生动、具体地描写了西周时期北方先民一年四季的生产劳作情况,涉及衣、食、住、行各个方面,有很强的文学价值和史料价...
在诗经学史上,对于“兴”,两千多年来的主流阐释,是作为一种“诗的表现手法”①来看待的;而将“兴”作为一种独立的诗歌体裁来系统考察,截至目前尚没有学者这样做过。因此...
一 祭祀起源于原始社会人类对超自然力的“神灵”的崇拜,是为了建立、维持或恢复人与“神”的良好关系而将物品进献给神灵的宗教仪式。远古时期人类的祭祀对象、时刻和目的有各...
春秋战国时代,《诗经》在统治者和知识阶层中,受到特殊的重视。然而,他们都侧重于应用,包括在外交场合和社交场合中的“献诗陈志”、“赋诗言志”、“教诗明志”、“作诗言...
一、村社文化:《诗》的“具体的历史环境” 《诗经》时代的中国本是村社中国,《诗经》中大部分诗篇本是上古时代村社农民讽诵的歌诗。三皇时代的村落大都是向心封闭型的农耕聚...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存录的诗歌最早产生于公元前十四世纪的商代中后期(注:关于《诗经》中产生年代最早诗篇的认定,关键在于《商颂》产生年代的确定。于此学术...
周代是我国宗法制社会形成时期,也是我国古代政治制度在继承中产生重大变革的时期,由此产生的周人的政治观念也在《诗经》中有着多方面的体现,通过对《诗经》政治美刺诗、战...
自汉人总结《诗经》中“赋比兴”表现手法以来,古今学者对“比兴”代有研论,“比兴”的诗学理论自魏晋以还,发展很快,成为中国诗歌理论的核心问题之一,唯于“赋”法论之甚...
神道观念的兴起、盛行、衰微及异质过程的时间跨度很大,囊括整个先秦时代,因此,神道观念作为中国上古文化的重要构成要素,必然在先秦祭祀文学中留下深深的印迹。如至上神信...
爱情是人类最温馨、美好、伟大的感情,是一种复杂、纯洁、高尚的心灵交融,爱情是一种矛盾的、微妙的心理现象。上古社会的民众也对爱情问题进行真诚的探索。用文学方式比较系...
“流寓”,是人类社会自始就有的一种独特生活样态。从“地球村”整体演进史的宏观视野俯瞰,在农业社会中,一方面,流寓者离开本土到他乡谋生,往往由某种被迫因素促成,在正...
从现存文献及出土材料来看,楚国有着发达的歌舞艺术,有足够优秀的作品可以入选《诗经》,但是现存《诗经》文本却不见《楚风》,其内在原因是什么?前人对此有种种推断,汉代...
引言 今人对周代媵婚制的阐释,大半否定了《公羊传》为代表的汉以来对媵婚的解说;而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以早期人类的婚姻形态为参照,作了新的阐释。李玄伯、李亚农、谢维扬...
既有的《诗经》研究确已结出无可否认的累累硕果,但也难免不容忽视的重重误区,后者主要表现在研究主体研究思想的误导及由此必然带来的研究方法的误用和研究结果的误读。 研究...
中国文学在其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明显的南北地域差异,这种差异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几百年的《诗经》。《诗经》中的十五国风,既以其深刻的现实主义精神,刚健清新的审美情操和真...
一 《诗经》中含“天”字诗句165个,共有166个“天”字,另诗题中有3个“天”字未计。这些“天”字, 除去与其他字组成双音词的(放在下节谈),单个使用的有90个。它的使用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