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古典诗歌情景交融艺术的发展过程中,自然天成的“无我”与人工作意下的“有我”是长期并存且互为消长的。大历诗风演进的一个重要的侧面,便是将此前占据主导地位...
由王文革、李明军选编的当代文艺理论家关于当代文艺理论发展的对话集《当代文艺理论家如是说》(中国文联出版社2015 年初出版)以中国当代文艺理论界至今仍然活跃的中老年文艺理论...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给中国人带来了莫大的欣慰,继之而起的各种言论则很容易模糊受众的判断力。仅就莫言作品的外译与其获奖的关联而论,就有《成就莫言的翻译家们》《莫言诺...
路遥最重要的文学作品《平凡的世界》,随着电视剧的热播,再一次进入大众视野,而且迅即受到广大观众和读者的欣赏和呼应,这是一件值得深思的事情。《平凡的世界》所描写的年...
中国文学研究现代范型的确立与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密不可分,这诚然有利于现代学术规范的建立,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学术发展,但也给当前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带来一些问题。如何在...
摘要: 在学科建立之初,美学便具有与身体有关的感觉和感性认识的双重内涵,即包含着当下性与超越性的双重维度。但在启蒙运动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理性主义氛围中,审美超越性的维...
3月20日,改编自青少年畅销文学《分歧者三部曲》第二部的电影《分歧者2:反叛者》在北美上映,轻松拿下周末票房冠军。 青少年文学近年来颇为热销,每每荣登各大畅销书排行榜,...
【内容提要】 清初关中诗坛创作之繁盛名闻海内,获得了朝野士人的一致推崇。李念慈是清初关中诗人的重要代表之一。他仕宦南北,交游广泛,诗歌创作成就突出,赢得了当时诗人普...
【内容提要】 《汉志》“小说家”及其“小说”是在战国时凭藉文体自身潜力发展起来的、在“说体”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文体。虽不属规范的文学体裁范畴,但也并非仅如《汉志》“诸...
我对中国新文学的爱好最初来自于冰心、巴金的作品,而最终以鲁迅研究为职业。撰写有关丁玲的文章则完全是出乎偶然。 应该是在1977年至1978年间,高校恢复现代文学课程,但涉及“...
讲故事是小说家的本分,亦是中国小说的传统。千百年来,讲故事的手艺代代相传,叙事方法亦随之花样翻新,于是乎故事绵延不衰,常讲常新。正像时下文学界正在持续热议的一个话...
阿来《三只虫草》(《人民文学》2015年第2期)有着洗尽铅华之后的凝重朴素,尘埃落定之后的淡定从容。小说重温了新文学以来“人的文学”主题,这一失落已久的关于“人”自身成...
对话人:张 江(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教授) 李敬泽(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评论家) 麦 家(浙江省作家协会主席、作家) 贺绍俊(沈阳师范大学中国文化与文学研究所副所长、...
【核心提示】晚明时期,随着思想领域的启蒙呼唤,文学也开始走向大众,由此兴起了市民文学(或曰“平民文学”)的浪潮,世情小说的兴起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标志。这些小说大都...
【内容提要】 宋代杭州西湖的物质文化、政治文化和礼俗文化等多重文化空间的客观存在,为宋词提供了多维视角的书写;而宋词在对西湖空间的多维书写中,呈现出多种“西湖意象”...
■主持人的话 “诗歌与现实的关系”,这个说法好像有点奇怪。诗歌不应该是想象的、超越的、精神性的吗?至少也应该是“到语言为止”的!非也,诗歌当然也必须是现实的——无论...
今年将迎来蒙古族作家玛拉沁夫的85岁寿辰,同时也是他创作成名作《科尔沁草原的人们》65周年。随着这些重要日子的来临,玛拉沁夫也格外忙碌,《玛拉沁夫与民族文学》《玛拉沁夫...
【内容提要】 元代“江南书写”与国家一统、多民族文化交融背景下,“北人南下”、“南人北上”风潮伴随始终,它最终成为南北文人共咏联唱、对话交流的主题,某种程度而言,是...
原标题:网络文艺需要知识界引导(文艺观察·青春文艺之反思) 文学精英和思想精英在互联网文艺生态中发声的意愿、本领明显不足,缺乏未来学的眼界和格局,青春期的中国网络文...
【核心提示】近年来,文艺研究伴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而发展,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诸如消解传统价值体系、历史虚无主义、拜金主义、过度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