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两个问题对于当今时代诗歌批评的主体而言非常重要:其一是态度,其二是能力。关于态度,简单地说,诗歌批评的从业者还是应该更纯粹一点,看得高一点、远一点,尽量避免被现...
经过一个世纪的不懈探索,新诗在形式和内容上逐渐积淀起了自身丰厚的传统。回顾百年历程,翻译诗论是滋养新诗发生与成长的重要资源,对二者关系的探讨有助于在线性的“进化”...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明确指出:“……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
借助互联网平台,从技术丛林和山野草根中成长起来的网络文学似乎带有“野蛮生长”的基因,而缺少规制约束的习性,很容易让技术赋予的自由写作变成写作者的恣意狂欢,造成这一...
内容提要: 孔子所谓“正乐”,就是司马迁所言“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的”删《诗》。无论立足于孔子时代《诗》传播的基本状况,还是从孔子一生的主要经历出发,删《诗》行为都...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对事关文艺繁荣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做出了科学回答,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和社会主义文艺理论,大大提升了我们对文艺工...
网络给予文学开放的可能。在网络时代谈论文学,不可能像从前那样,将文学看做文化的守卫者而不敞开讨论空间。网络时代的来临,其实质是大众生活时代的来临,作为大众生活时代...
我们在谈论诗人尤其是同一个生存空间的诗人群体时总会不由自主地想到他们身后的地方背景和个人命运,想到一个个文本与“社会学”的千丝万缕的关联。尽管这种阅读习惯和思维定...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是在深入推进社会改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的历史阶段,对于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髓的继承与发展。继承,是指习...
文学具有趣味性,文学作品所蕴含的“趣味”能够反映出特定时代的社会心理和价值取向。在新媒体时代重提文学趣味论,为当下繁荣发展的文学事业提出了新的理论课题。 文学趣味论...
谈及俄罗斯的诗歌,中国读者不由自主地首先会想到普希金。诚然,普希金是俄罗斯文学史上绝对不可绕过的人物,堪称俄罗斯的一张诗歌名片,其磅礴的才情,传奇的一生,以及在各...
72年前,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提出了文艺创作的情感出发点问题,指出文艺为什么人和怎么为的问题。72年后的今天,习近平总书记又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文艺要坚持以人民为...
坚持和创新文艺研究的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方法,在今天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最近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一方面,继承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
编者按: 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改变了文艺形态,催生了一大批新的文艺类型,也带来了文艺观念和文艺实践的深刻变化,文艺正面临着重大变革。为准确分析和科学把握这种变革,《中...
随着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及麦家《解密》等作品深受西方读者青睐,中国文学“走出去”的问题不仅激发了国内作家与研究者的热议,而且引发了他国的关注。各国汉学家在相关过程中...
报告文学究竟是什么?究竟什么才是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品? 至今仍争论不休。 有人说,它被边缘化了,不能与小说、诗歌、散文相提并论,为什么不说小说文学,也不说诗歌文学,偏...
古人说:“人而无气,不知其可也。”当今有些文学作品似乎少了一点“气”。 气是一种“精神”还是一种“物质”?据翻译家们说,“气”,是中国最难译为外文的词之一。说它是空...
中国曾有“君子固穷”、“君子忧道不忧贫”的古话,历代文人也多给人以清高、耻于谈钱论利的印象。在文化产业大潮汹涌的今天,言利虽不再受非议,但一些文艺创作者在市场经济...
《世界文学》曾在新中国一代又一代读者心中留下深刻的阅读记忆。她于1953年7月创办。为了纪念鲁迅先生,继承他20世纪30年代创办《译文》杂志的传统,刊物当时定名为《译文》,并...
习近平同志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是指导文艺工作和文化建设的纲领性文献。讲话创造性地提出,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这一新的重要论断,定方向、立纲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