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 [文艺理论] 延安文艺社会生态论 2017-10-17

    以1942年为界,延安文艺呈现出截然不同的两个阶段性特征。既有的中国现代文学史、文艺史、文化史传递着一个严重的错误观念,以为延安文艺的繁荣是在1942年以后,事实上延安文艺...

  • [现代文学] 经典的回响——重温老舍的《茶馆》 2017-10-17

    作者简介: 安淑荣,吉林师范大学文学院 《茶馆》是老舍戏剧的灵魂,代表了老舍戏剧艺术的最高成就。戏剧家曹禺称《茶馆》“前无古人,盖世无双。”《茶馆》多次被北京人艺搬...

  • [现代文学] 从近代学者心路历程理解儒学命运 2017-10-17

    我最近因为参加许嘉璐先生主持的“马克思主义与儒学”这一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我承担其中“马克思主义与儒学之关系在当代中国的现状研究”部分),我个人研究的重点是...

  • [文艺理论] 论伊格尔顿理论的重建策略 2017-10-17

    伊格尔顿的《理论之后》自出版以来就引起了思想界的广泛关注,并备受争议。有学者认为他这种目空一切的态度着实让人难以接受,同时也有学者认为他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后...

  • [文艺理论] 张力:在文学与文化之间——2011年文艺学前沿研究报告 2017-10-17

    不论是对于西方理论的深入思考,还是对当下文艺问题的热切关注,或者是古代文论的研究,2011年的文艺学研究都呈现出了新突破,表现出更加缜密的理性思考与更为开阔的学术视野,...

  • [当代文学] 1982:给文艺与政治的关系松绑——记中国文联四届二次全委会 2017-10-17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全国委员会第四届第二次会议1982年6月19—25日在北京召开。到会的文联全委和列席代表400多人,规模空前。这是持续了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召开的第...

  • [当代文学] 历史的转折与“新乡土小说”的意识形态 2017-10-17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社会主义中国以前所未有的积极姿态加入世界经济体系,成为亚太乃至全球一个重要的经济增长点。于是,在后冷战的世界格局中,社会主义中国的意识形态色...

  • [文艺理论] 准确把握《讲话》中的“经”与“权” 2017-10-17

    胡乔木曾在回忆中提及毛泽东《讲话》正式发表后不久,在社会各界人士中产生了极大反响,在国统区的郭沫若即针对《讲话》说“凡事有经有权”,意思是说,任何事情都有经常性道...

  • [古代文学] “口言”与“笔书”——论中古“难”体的原生态 2017-10-17

    【内容提要】 从作家创作活动的“口言”、“笔书”来考察“难”体,可以得到“难”体原生态的基本情况,大致有三:其一,“难”体的语境、情景、场景包括:“论难”要敢于坚持...

  • [民族文学] 纳西族东巴教神话与蒙古叙事诗 2017-10-17

    一、引言 白鸟芳郎先生的学术成就之一是对云南省石寨山文化与北方文化关系之阐释,即对所谓“咬啮兽纹等所象征的动物姿态纹样形式”的解说[(1)]。据雅纳特编《纳西族文典...

  • [古代文学] 袁枚性灵诗学的解构倾向 2017-10-17

    内容提要: 袁枚诗学鉴于传统诗学的困境,选择以天才论为突破口,将传统的客观性问题断然转化为一个主观性问题,或者说将外在的技术要求内化为才性问题,一方面以“性灵”概念...

  • [文艺理论] “失明”的文学——从空间到空间理性 2017-10-17

    文学作品是由语言文字组成的,这决定了文学相对于其他艺术的特殊性。在亚里士多德那里,“诗起源于摹仿,而摹仿媒介的不同决定了不同的艺术类型,例如颜色、姿态、声音和语言...

  • [古代文学] 祢衡之死与汉末士风 2017-10-17

    内容提要: 祢衡的狂傲言行使他在汉末文坛特别引人注目,但他也因为屡屡出格的言行,最终丢掉了自己的性命。祢衡的言行和汉末畸形的士风有很大关系。当时士人们为了求名,频频...

  • [现代文学] 近现代文白之争及其反思 2017-10-17

    作者简介: 赵炎秋(1953-),男,湖南邵阳人,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学博士 内容提要: 近现代的文白之争是中国历史上重大的文化事件。就语言发展的方向来看,近...

  • [民族文学] 维吾尔族古典诗歌“头韵”传统的形成与演变 2017-10-17

    作者简介: 欧阳伟(1970-),男,四川绵竹人,喀什师范学院人文系副教授,研究方向:方言学、诗歌语言学;闫新红(1969-),女,乌鲁木齐职业大学教师培训学院副教授,陕西临潼人,研...

  • [文艺理论]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之传播关系观解析 2017-10-17

    一 历史地看,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①(以下简称《讲话》)无论是对于中国无产阶级文艺思想的发展,还是对于中国现当代文艺实践都发挥了巨大的影响。半个多世...

  • [现代文学] 郑孝胥的两首佚诗及有关经历 2017-10-17

    在清末至满洲国这段历史时期的诸多风云人物中,大概要数郑孝胥(1860-1938)最为活跃。他少年得志,风流倜傥,二十岁时即补博士弟子员,翌年考取乡试第一名解元。后深得实权派人...

  • [当代文学] 新世纪十年散文潮流管窥 2017-10-17

    进入新世纪以来,各体文学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单就刚过去的一年来说,据中国现代文学馆在《人民日报》发表的《2010年中国文学发展状况》中的统计,“2010年首次发表和出版的...

  • [文艺理论] 文化“为人民”的历史跨越——从延安文艺座谈会到十七届六中全会 2017-10-17

    (一)“延安的城门成天开着,成天有从各个方向走过来的青年,背着行李,燃烧着希望,走进这城门。” 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丁玲、艾青、艾思奇、贺绿汀、冼星海……一批批风华正...

  • [文艺理论] 作为叙事的民族——论民族认同的后殖民解构 2017-10-17

    在解构民族主义特别是本质主义的民族认同方面,最具代表性的后殖民理论家就是的霍米·巴巴。本文主要以巴巴为核心讨论后殖民对于民族认同解构的相关话语。 一、民族认同的矛盾...

栏目列表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