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墩子小说《我从未见过麻雀》(《人民文学》2017年8期)是一篇在写法上脱离了习见和常态的小说,这种脱离的表现就是小说的象征意味以及魔幻色彩。读这样的小说不可能按照阅读...
作为草原写作的一位作家,张继炼与更多生于斯长于斯的作家一样,字里行间无不弥漫着草原的长天阔地,万物苍生,句段章节,无不听闻得见草原之上苍天之下特有的深沉与苍茫。通...
20世纪80年代,是一个拨乱反正的时代,也是一个社会气氛宽舒而活跃的时代。一帮大奸巨憝被“粉碎”了,沉重的压迫性的精神幻象也被打破了。人们体验着从未感受过的自由感和解放...
《我的老师顾随先生》叶嘉莹 著 河北大学出版社 顾随致叶嘉莹书 一直以来,我都十分喜欢古典诗词,叶嘉莹先生更是我心中景仰的大师,为先生出本书的愿望由来已久。 “师弟恩情...
赵本夫的小说有非常明显的北方作家雄浑的主调,与江南的文学气质不太一样,但是他又不排斥江南的细密,所以他的作品既有宏阔的带有某种观念性的写作,也有悟性很突出的南方文...
一萍嘱我为铁梅的诗写个评论,但我不想写成评论,因为评论几乎是没有温度的,是冰冷的。我只想随意地写写,不拘泥、不套路、不生涩。现在我读到她的诗歌,每首诗里都有了她的...
1991年初冬至1992年初春,路遥完成长篇创作随笔《早晨从中午开始》。再度回忆《人生》结尾引发的争议时,路遥提出了一个如何在世界视野中理解城乡关系与中西关系的看法:“毫无...
李佩甫长篇新作《平原客》系其“平原系列”之作。作品仍旧延续着作家冷峻的思考、严肃的笔法和满腔的热血。小说既有回望自己人生历程的书写,也有对社会现实的关注,更有对养...
一 如何判断一首诗的好坏?每个时代,都会对 “好”有一些更新和拓展。但丁《神曲·地狱》第26卷中奥德修斯的自白,丁尼生的《尤利西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分别在他们的...
读这一本随笔集,看出作者对民国遗风的呼应。这大概也可窥见他的文学与学术之梦,在远去的韶光里,有爱意于斯,以此抵抗日益粗鄙的文风,也有生命中不能缺少的快慰。 《书林清...
认识张怡微时间并不长,第一印象,这是一个很有主见的知性女子。身量不高,语速快,语气斩截,又性情随和,善解人意,偶尔眯眼笑时,眼眸间会透出一丝狡黠。 张怡微出道颇早,...
徐锦江的 《愚园路:对一条路的路史式探究,为了回家》,是不久前面世的一部力作。这部作品,做的是历史文章,把同一条马路上的人物踪迹、史实佚闻串联起来,读来如行山阴道上...
《飞行酿酒师》,铁凝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17年8月出版,49.00元 十二篇小说,十二张面孔,从这些小说中,能看到作者关照现实、关怀生命的文学追求。 这是铁凝担任中国作协主席之...
《抗战老兵口述历史》 刘玉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烽火青山》和《抗战老兵口述历史》的著者刘玉是桂林人,一名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志愿者的工作,让他接触到很多抗战老...
时间回到2015年12月的一天,从北京飞往旧金山的航班上,我打开平板电脑,阅读事先准备好的文章:“时光之水涓涓流过,在琐碎而忙碌的日子里,在被各种信息包围的疲惫中,偶尔想...
“袁隆平心里怦然一动,这话落在他心坎上了,一辈子再也没有忘记这句话,……水稻,良种!这两个关键词,加在一起,在袁隆平的脑子里一下变得从未有过的清晰了,他感觉自己茫...
《记一忘三二》 李娟 著 中华书局出版 在不急不躁的秋雨声中,我用一整天的时间读完了李娟的这本新书《记一忘三二》。关于书名,作者在《自序》中写道: 偶尔看到古人的一句诗...
本文系《天涯》杂志2016年第五期“‘90后’作家小说专辑”中四篇作品:胡泽尘《青藏地铁1990》、郑在欢《新年噩耗》、智啊威《一条困扰我一生的腿》、果旭军《乡村教师》的特约评...
新春伊始,从微信朋友圈知道培禹应邀去东城区图书馆讲课,他讲的题目是《散文,陪伴人生的美好》。 散文在中国,尊为一切文体之源泉。古代文典中,堪称经典的好散文比比皆是。...
铁凝对短篇小说保有一份独特热忱。因为,“生命的生机和可喜,不一定与其长度成为正比”。文学的贡献在于能否唤起“生命的生机”。《飞行酿酒师》一书是她近年来短篇小说的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