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可以说是卑之无甚高论,不过是对大人物俯视历史时往往弃若鄙履的生活世界的白描而已,都是一些我们习以为常的忧郁的碎屑,但却散发着浓郁的源自日常生活的气味,积聚着...
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从20世纪90年代起,对政府、市场之外的社会领域的研究受到国内理论界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翻译了大量西方相关研究成果,并出版、发表了一些著作、论文。...
在一个经济问题研讨会上,我看到一本韩康教授的新作《21世纪:全球经济战略的较量》,读过之后的第一感觉就是它的分量很重。这本书立意于全球经济战略的比较研究,又以一种全...
党的十六大在阐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时,郑重地把政治文明建设的问题提了出来。政治文明建设目标的确立,表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全面...
美国著名政治学家亨廷顿分析,传统性社会和现代性社会实际上都是相对稳定型的社会,而由传统性向现代性转型却滋生着不稳定的因素。中国社会的改革和发展,已涉及整个社会结构的根...
中国正统的学校教育我们,科学和宗教誓不两立,科学家们都是反抗宗教的斗士。后来才知道,原来哥白尼和牛顿都是虔诚的宗教信徒,他们的科学发现跟他们对一个全能造物的信仰有...
美国作者克莱德·普雷斯托维茨是美国华盛顿经济战略学院院长。他于2003年上半年出版了这本书。他首先给这本书故意起了一个挑衅性的书名,称“我无意将美国与萨达姆领导的伊拉克...
所谓“脱魅”,就是社会摆脱愚妄无知且处处充满着偶像崇拜的野蛮状态,走向近代科学理性精神,并以此种精神培育近代民族国家,真正具有理性化精神的社会,文人的身体与政治完...
中国为数最多的“民”是农民。从一定意义上说,农民问题即中国问题,中国问题即农民问题。农民的生存发展状态如何,历来关乎国家的治乱兴衰。 悠悠万事,富民为先,富民为本,...
多年来,对青藏高原形成环境与发展的研究,大多只有单方面的成果,尚缺乏综合的探讨。《青藏高原形成环境与发展》(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出版,以下简称“《发展》”)的出...
期盼已久的《见证中国——爱泼斯坦回忆录》终于在迎接这位革命老人90大寿的前夕问世了。这部长达30余万字、覆盖近百年历史的回忆录的中文译本,出自三位资深翻译家沈苏儒、贾宗...
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在领导党和人民探索、开辟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都很重视用宽广的眼光观察世界。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什么...
克拉克 美国发动的伊拉克战争已经一年了,围绕这场战争是非曲直的争论却愈演愈烈。对于这场战争,来自美国最有影响的、旗帜鲜明的批评当属克拉克的《赢得现代战争———伊拉克...
英国人大卫·沃克写了一本《消失的城市》,把世界文明的几处已经消失了的城市或文化向世人揭示:它们是庞贝、巴比伦、玛雅等。其中也包括两千多年前,地处丝绸之路南北两道汇...
好的历史著作是艺术品,好的历史学家是艺术家。这种感受我在读《万历十五年》时曾经有过。而当我读完《1688年的全球史》,这种感受再度归来。和黄仁宇一样,小约翰·威尔斯也找...
民法总则位列民法之首,为统领各编共同适用的一般规则。由于我国民法总则制度在立法上的欠缺,目前在该领域的研究较为薄弱,著述寥寥,佳作难觅,广大莘莘学子只得以德国译著...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是一首我不大喜欢的所谓哲理诗,之所以不喜欢,是因为每一个人都有其尊严,人格没有高下之别:在以人为本的观念底下,谁人...
农村现代化是国内外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等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20世纪90年代起,社会学和人类学研究者对改革开放以来的村落城市化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形成了一系列有一定...
我写作《中世纪的生活》(Medieval Lives)一书的主要动机是对文艺复兴进行报复。当然,这并不是说文艺复兴对我个人造成了什么伤害,我只是受够了人们一谈到文艺复兴就两眼放光的那...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香港经济起飞原因分析与21世纪发展的预测”的结题成果———《香港经济史》(卢受采、卢冬青著,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繁体字版、人民出版社简体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