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乌素沙漠位于陕西和内蒙古的交界地区,其流沙绵延两万里,为我国五大沙漠之一,在毛乌素沙漠的深处, 31米高的角楼突兀而出,远远望去就像一根卓然挺立的桅杆,在它四周散布着残存的城墙轮廓,这就是湮没地下千余年的匈奴故城统万城遗址。 经历了一千五百多年的风风雨雨的古城,当年固若金汤的一国都城,竟然深深地陷进了沙漠之中,出现了黄沙渐远统万城的局面,固然是此地的沙漠化导致的结果,但人们争论的分歧在于统万城是营建初就在沙漠中,还是后来陷入沙漠中? 至于那座声名显赫的楼兰王国在繁荣兴旺了五六百年以后,却史不记载,传不列名,实然销声匿迹了。留给人类的是一串串解不开的谜。 人类的历史从来就是一部与大自然抗争的历史。有时在大自然的面前,人类显得十分脆弱。书中介绍的世界上的11个废都大多毁于天灾。在古代,因为科学技术的欠发达,对于灾害,人们表现最多的是无奈。耗费大量人力和财力建造的城镇,一旦间就会毁于地震、山崩或洪水。 在现代,人类的科技已经空前进步,能够预测灾害的发生,也有了不少的应对办法。在大自然的面前,人类好像强大了许多。但是,应该看到,人类在生产生活当中,也在不断破坏着自己的生存环境。当年好汉武松在景阳岗上打过虎,那个黑旋风李逵更厉害,在沂岭连杀四虎。虎豹出没的地方,必然草深林密。随着人类的活动,改变了这里的自然环境。如今别说虎了,大概狼都少见了。到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因为要“以粮为纲”,更使不少的山秃了,草场荒了,造成更加严重的水土流失。 不断肆虐的风沙,甚至沙尘暴,与人类过量的采伐森林,不断破坏天然草场,造成土地沙化不无关系。这是历史留下的问题,需要几代人去补救。应该看到,通过几十年的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环境的改善已经见到成效。 但是,一些破坏自然环境的做法是否已经被坚决遏止住了?前几年,一些人为了钱,疯狂掠夺发菜和一些中药材,破坏了植被,造成了新的土地荒漠化。 还有那软黄金的羊绒,它的织物是欧洲达官显贵身份的一种象征,当然它也受到国内消费者的青睐,这羊绒从何而来?是从一种只产在我国北方非常冷的地方的山羊身上剪下来的。要得到一斤羊绒需要养多少只羊?这些羊当然需要放牧。据说,山羊吃草还有个习惯,就是把草连根拔起,所以极容易破坏草场。宁夏有个地方的农民都是环保模范,他们为了保护环境,把山羊圈起来养。外出放牧时,要给山羊戴上嚼子,防止它乱啃青草。这里就不免让人有个疑问:生产羊绒地方的羊是否也做到了科学饲养———既发展了生产,又保护了生态环境? 从历史上那些名城的衰亡当中,现代人应该得到警示。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上火星,登月球,在那里建立新家园,还是一个极遥远的理想。我们要加倍珍惜这个赖以生存的地球。为了下一代,也为了自己。 (《消失的城市》(英)沃克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