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文化时评 >
  • [文化时评] 任辛:李敖时或脱口成谬 2017-11-10

    李敖近年在香港凤凰台做脱口秀节目,说了许多较有见地的话,但此公目空八极,在大大小小问题上有时硬要自立新说,难免强词夺理,放言之余留下一些纰漏。 一 例如,他举《华盖...

  • [文化时评] 张颐武:“看碟的一代”和本土电影 2017-11-10

    今年上半年中国电影逆势飘红,在主流院线上映的80多部影片赢得约23亿元人民币票房,持续6年高速增长。 著名学者、北大中文系教授张颐武认为,近年来中国电影市场爆发式增长,除了多年...

  • [文化时评] 库哈斯:央视新大楼设计是“色情玩笑” 2017-11-10

    央视津津乐道的两座大楼,竟是男女性器象征? 当新央视大楼在种种议论声中动工时,是善于调侃的北京市民用一种平易近人的民间词汇——“大裤衩”,将这座特立独行的实验式建筑...

  • [文化时评] 曹征路:中国文坛上的“华盛顿共识” 2017-11-10

    所谓“华盛顿共识”,是指90年代以来由美国推行的后冷战秩序,既是指一种政治、经济和文化模式,也是指发展中国家必须走美国式道路的这样一种观念。 今年4月2号的G20会议上,东...

  • [文化时评] 余人月:央视大楼的色情玩笑后果很严重吗 2017-11-10

    被称为“大裤衩”的新央视大楼又成了焦点,设计师库哈斯近期出版的一本名为《Content》的著作,揭开“大裤衩”的谜团,解释其内涵为男女生殖崇拜:主楼是一个女性的臀部朝外趴着...

  • [文化时评] 康慨:我读《纽约时报书评》和《纽约书评》 2017-11-10

    此文是《中国图书商报》创刊十周年时应约而写,以《美国书评十年》之题刊出。 美国的综合性日报周刊,多辟有专门的书评版,推荐新书,指导阅读。其影响,亦与报刊本身的影响力...

  • [文化时评] 甘阳:《纽约时报书评》一百年 2017-11-10

    《纽约时报书评》每期都作为《纽约时报》星期日版的一部分送到读者手中。今年10月6日的《书评》部分拿到手时竟达120页,比平常厚出好几倍。一看之下方知是《纽约时报书评》创刊...

  • [文化时评] 挺起文化中国的软实力——共和国60载,让历史启示未来之六(文化建设) 2017-11-10

    文化,一个看似普通、轻松且在每个人身边无处不在的话题,我们的共和国从诞生到今天,却用了60年时间去挖掘它、培育它、思考它,不断调整它的角色,不断寻找它的定位。今天中...

  • [文化时评] 朱维铮谈“文怀沙事件”:“大师”需要时间检验 2017-11-10

    本报记者陈竞 近日,记者因报道“文怀沙事件”搜集资料并多方采访,采访过程中,记者发现,无论是采访对象还是普通大众,很多人缺乏对“国学”和“大师”的常识性认识。于是,...

  • [文化时评] 张颐武:汉字“整形”,精英文化遇民间挑战? 2017-11-10

    44个普普通通的方块字,这几日成了舆论追光灯下的“明星”。事情缘起于教育部还在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用规范汉字表》,其中,有44个字的写法略有调整。 看到新汉字表后,我的第...

  • [文化时评] 童世骏:当今中国的精神挑战 2017-11-10

    最近几年来,“精神生活”,以及与此接近的诸如“精神世界”、“精神家园”、“心灵”、“灵魂”、“人文精神”、“文化自觉”等等说法,频频出现在我国的报刊论著和大众传媒...

  • [文化时评] 朱维铮:于丹根本不知《论语》为何物 2017-11-10

    南方人物周刊记者 李宗陶 于丹在百家讲坛说《论语》,以惊人速度成为文化明星。那些排着长队购买《于丹〈论语〉心得》的读者,跟很多年前排着长队购买文学史上最晦涩作品《尤...

  • [文化时评] 易中天:谁来认定“传播经典资格” 2017-11-10

    “百家讲坛”是造星的平台,但也是“口水仗”的高发区,常常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前不久,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朱维铮先生在接受一家媒体采访时,对于丹解读《论语》心得提出了...

  • [文化时评] 邵建:官员批评《蜗居》的宪政学分析 2017-11-10

    我没看过《蜗居》,也不会去看。但,从媒体上,我看到了国家广电局电视剧管理司某司长对该剧的批评。该批评是否切中对象实际,我不知道;然而批评本身却显示,中国官员有权力...

  • [文化时评] 张颐武:文化中国的行进记忆 2017-11-10

    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在六十年来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上一直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新中国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文化发展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在前三十年历...

  • [文化时评] 周濂:人道主义是张一撕就破的薄纱 2017-11-10

    这个夏天已经过去,在暑热和戾气逐渐散尽的初秋重提《南京!南京!》或许是个好时机。 必须承认,关于这部片子已经有太多针锋相对甚至南辕北辙的评论。面对这样一个黑色深重的...

  • [文化时评] 孔庆东:中国作协有了侠肝义胆 2017-11-10

    话说第25回教师节的傍晚,也就是黄昏刚过、夜幕未合、天刚擦黑儿、尚不利于歹徒肆意上街作案、也不利于侠客公然除暴安良的鲁迅所说的“明与暗之间”的功夫,本教师正被铺天盖...

  • [文化时评] 卫建林:中国文化力量的历史逻辑与理论体系 2017-11-10

    国家承平日久,市场经济以经济为中心,于是无处不文化、无事不文化。招商引资,文化搭台。烟酒茶醋,工艺杂耍,花鸟鱼虫,文物古迹,旅游景点,街区村落,衣着饰品,戏曲歌舞...

  • [文化时评] 杜维明:以儒家核心价值观对话西方 2017-11-10

    我们现在谈的软实力,主要是指约瑟夫·奈提出的“软实力”概念。当时,他提出“软实力”这个概念是旨在思考美国力量能维持多久。赞同“软实力”这种提法的人认为,美国并非单...

  • [文化时评] 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新华社北京9月26日电 2017-11-10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在重视发展公...

  • 首页
  • 上一页
  • 105
  • 106
  • 107
  • 108
  • 109
  • 110
  • 111
  • 112
  • 113
  • 114
  • 115
  • 下一页
  • 末页
  • 1603197
栏目列表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