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中国电影逆势飘红,在主流院线上映的80多部影片赢得约23亿元人民币票房,持续6年高速增长。 著名学者、北大中文系教授张颐武认为,近年来中国电影市场爆发式增长,除了多年来电影产业改革的成就外,更与十多年来,市场对电影观众、导演的培养分不开。 “十部大片”成为中国电影“拐点” 1994年11月12日晚7点,寒风凛冽,年轻的北大中文系教师张颐武一个人,静静地坐在海淀剧院,观看一部名为《亡命天涯》的电影。来看电影的人并不多,稀稀拉拉地。 片中囚车冲出路基,不停翻滚,主人公在火车将要撞上囚车的一刹那逃离,碰撞产生出巨大的金属撕裂声,爆炸声,烈火浓烟……情节跌宕起伏,场面紧张宏大,尤其是一组组大规模特技镜头带来的巨大震撼力让张颐武目瞪口呆。 这是《亡命天涯》的中国首映。《亡命天涯》是首部分账式引入的国外电影。 就连研究影视的张颐武也没有意识到,他见证了中国电影文化的一个大 “拐点”。自1995 年起,中国采用利润分成的形式每年引进十部“优秀”的外国影片,由于这些影片基本上是好莱坞电影,可以反映国际影坛的流行趋势,所以被称为“十部大片”。 “自那个冬日首映到今天,大片已经成为我们文化生活的一部分了。《阿甘正传》、《廊桥遗梦》、《泰坦尼克号》和《哈利·波特》已经成为我们生活时间的刻度,我们用这些电影来标志自己的人生。”人到中年的张颐武说。 在张颐武看来,大片的引进,对我们有两个重要的收获:一是好莱坞电影中诡异的想象力和视觉奇观。如《泰坦尼克号》中巨轮倾覆的场面,这些都毫无疑问地打开了我们的视野,延展了我们的电影理解力,给我们的电影工作者新的刺激和新的机遇。另一个收获是我们看到了世界的复杂性。通过这些大众文化产品了解与他人的不同,以便我们有更开阔的视野和更明智的批判精神去进行思考和体验。 “对于好莱坞电影的了解正是中国人全球视野形成的关键部分。”张颐武说。 “看碟的一代”成长起来了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城里人看电影的主要方式是看碟,这样一个群体被我称为‘看碟的一代’,就是今天,他们也是通过看碟接触电影。看碟培养了他们对电影的兴趣。” 在张颐武看来,“看碟的一代”今天已经成长为中国的中等收入群体,并且这个群体还在不断地扩大。“他们既有比较强的文化消费能力,也有艺术上的兴趣,为什么呢?碟看得多了,见多识广。大片一出,他会毫不犹豫奔向影院,影院效果好啊!对于这个群体来说,张艺谋新出的片子,好莱坞新出的片子,如果不看,我就落伍了,跟不上时代。在他们看来,看大片,是在消费时尚的文化产品。” “尤其是现在大城市里,多厅高水准影院出现了,这些影院往往是综合性购物中心的一部分,好多人在购物、就餐之余,顺便看一场电影,所以,看电影慢慢又变成了一种习惯。” 张颐武认为,“看碟的一代”在影像中培养的敏感足以让其中的有心人变成新一代的电影人,这种变化似乎是这个时代最为有趣的电影现象。所以,看碟在培养了扎扎实实的观众之外,还培养了一批年轻导演,他们对电影有了狂热的迷恋和深入的了解。如贾樟柯、宁浩、马俪文等新锐导演都可以看出看碟文化的影响。 1997年,中国电影业仍在持续的疲软中苦苦寻找出路,背水一战的冯小刚拍摄了根据王朔小说《你不是一个俗人》改编的电影《甲方乙方》,从此,中国电影市场开始活跃了。“十年来,每到年底,大家都在期盼‘冯氏喜剧’。贺岁片的成功之处就是利用档期的概念,元旦春节、寒假这一段时间,大家比较悠闲,也舍得消费,花几十块钱买张票不是一件了不得的事情。贺岁档把一般的观众拉回了影院,让他到电影院里形成一种观影的习惯。所以,本土电影观众和市场成长起来了。” 2002年,以《英雄》为标志的中国大片出现了。大片带来了整个电影产业的升级换代,大片提高了一个行业的标准,但是也出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就是大家越去看大片,就越骂大片。“看大片是必须要到电影院的,那感官的体验跟看电视是不一样的。大片直接拉动了票房、带活了市场。这可以说是中国电影产业新的起点。”张颐武说。 从贺岁片到国产大片,中国电影工作者不断探索,不断追求,也在不断地成熟。张颐武说:“近几年,国产大片票房总体比引进大片票房好,比如《非诚勿扰》等,因为电影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本土性是最重要的,它要适应本土观众的观影趣味。随着中国的崛起,文化自信心的恢复,本土电影相当活跃。” 大片与小片 电影和电视剧 在近日上海国际电影节主题论坛上,艺术影片导演王小帅语出惊人,他对其他导演说:“在我看来,你们都失败了。”陆川反驳王小帅说:“非常人为地去割裂商业影片和艺术影片可能是一个陈旧的思路。”而此前,宁浩导演也有一句类似的话:“在我看来,电影没有商业和艺术之分,只有好看不好看之分。”记者就此话题请教张颐武教授。 张颐武教授说,在我看来,宁浩导演的话有一定的道理。商业和艺术是一种分类,好看和不好看也是一种分类。从市场的角度说,只有好看和不好看之分。但是,电影作为一门艺术,确实有大众和小众的区别。商业电影偏重于市场追求,按照商业规则来办,情节编排惊险,用大明星、大制作来吸引观众等;偏重于艺术追求的就是小众电影,“小众”也有一个“众”,就不是导演自己的事,它也有市场的问题。艺术电影有自己稳定的观众,一般都是些文艺爱好者。贾樟柯就是艺术电影里最受欢迎的导演。 张颐武说,中国电影大片和小片市场都有,中国电影最缺乏的是中等投资规模的影片,因为这部分市场是靠电视剧来满足的。 “其实,在中国,影视不分家。中国电视剧的供给量非常大,出来一部新的电视剧,中央级的、省级、地市级、县级电视台都在播,你只需要花三四个晚上,轮着圈看,就能把一部二三十集的电视剧看完。只有真正的大片,才能吸引观众去影院,其他的家长里短的内容,看看电视剧就可以了。在美国不是这样的。他们的公共电视台数量少,电视剧的供给不充分,所以,美国电影市场上,大中小片都很发达。我们国家这种影视不分家的状况,对中国电影业既是机遇也有挑战。会激励更多优秀的导演和演员拍出更多更好的电影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