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文化万象 >

丹·沃尔曼:以色列电影的行吟诗人(2)


    边缘群体的生存境遇
    影片《外国姐妹》触及的一个重要主题便是女性角色、身份与尊严。女主角娜欧米是一位职场女性,她年届五旬,有英俊的丈夫、可爱的儿女和令人羡慕的职业,身兼妻子、母亲、儿媳、银行员工等多重角色,繁重的家务与日常生活琐事压得她几乎喘不过气。每天早晨,她需要叫醒丈夫和孩子,为他们准备早餐,而后打扫房间,驱车上班。下班回家的路上到超市采买,到家后给家人做晚饭,而后清洗碗碟,熨烫衣服,周末还要到婆婆家料理家务。她就这样日复一日,像机器一样不住地运转,丈夫抱怨她不找人帮忙,女儿抱怨她不修饰自己。
    在几近崩溃之际,她接受丈夫建议,找到一个来自埃塞俄比亚的女孩尼吉斯特帮她操持家务,于是引发影片的另一个重要主题——以色列非法外国劳工的生存境遇。尼吉斯特是个基督徒,和男友一起在以色列打工,但他们的签证已经过期,属于非法居留,随时会被驱逐出境。娜欧米的善良与包容使尼吉斯特愿意与之接近,并带她接触一个新的群体——埃塞俄比亚劳工。外国劳工是以色列社会中一个庞大而特殊的群体,数量已经超过30万,其中也包括大量从事建筑业的中国工人。上世纪80年代,大约有8万名埃塞尔比亚犹太人移居以色列,引起以色列文学与社会学领域的广泛关注。但其中也有数千名埃塞俄尼亚基督徒,其遭际往往被人忽略。从这个意义上,沃尔曼所关注的非法外国劳工的复杂生存境遇更具有现实意义。两位来自不同种族、宗教与文化的女子之间的姐妹情谊,令人在洞悉生活艰辛的同时感到温暖。影片结尾预示娜欧米将获得家庭幸福,而不幸的是,尼吉斯特的男友却死于非命。围绕娜欧米和埃塞尔比亚人抢救尼吉斯特男友所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暴露出以色列社会中冷酷、排外等不合理的现象。
    疾病的隐喻和童年创伤
    《绑缚的双手》是一部格调晦暗低沉的影片,描写了一位上年纪的母亲夜晚出门到充斥着危险的特拉维夫特殊区域寻找大麻,为身患艾滋病、濒临死亡的儿子缓解病痛。在此过程中,母亲平生第一次接触到妓女和吸毒者的世界,并了解到儿子在上学期间曾遭受同学性侵,经历了难以言说的创伤。这创伤与儿子被画家父亲绑缚双手作为模特的童年经历相关。影片由此充满了负疚与悔恨、疏离与理解、痛苦优雅与怜悯。
    对于沃尔曼来说,选择艾滋病患者作为主人公并非偶然。沃尔曼的导演朋友阿摩司·古特曼和沃尔曼年仅19岁的外甥都因此病去世,于是他决定以此为题材拍摄一部影片,力图呈现一个备受父母保护的孩子内心深处的缺失,及其对整个人生的影响。在沃尔曼眼中,疾病成了一个隐喻,非常具有个人色彩,也具有普遍意义。影片没有出现一个与艾滋病有关的词汇,却在以色列观众中引起强烈震撼。
    《本的自传》将悲剧式的孤独与荒诞的生存境况及怪异的幽默感结合在一起,极具震撼力。影片以从事财会工作的本与已婚女子塔玛之间的友谊为主线。本是一家公司的会计,富有幽默感,但举止怪异,夏天也戴着手套,一向拒人千里之外。尤其是从来不触碰别人,也不允许别人触碰他。这引起了塔玛的好奇,她试图接近、了解本,与他交流,其真诚与善意终于使本敞开心扉。本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母分别是出色的心理医生与人类学家。严肃的父亲令本敬畏,父子间充满隔膜;但母亲却对他关爱有加,令其倍感温暖。本自幼表现出绘画天赋,令父母大加赞赏。但童年时代曾遭性侵的经历令本从此郁郁寡欢,拒绝与任何人有肢体接触。本的遭遇令身为人母的塔玛感到震惊,她努力帮助本走出童年的创伤阴影。此时,本的父亲已经去世,而母亲告诉他:他幼年的创伤经历乃是父母的有意安排……
    孩童的成长故事令许多为人父母的观众感到震撼。作家奥兹认为:影片中的幽默是黑色的幽默,苦涩的幽默,疯狂的幽默以及精美的幽默,充满了痛苦与怜悯。影片生动地展现了对人与人之间联系的渴望,即使这种联系脆弱而转瞬即逝。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