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术探索中传播优秀传统文化
http://www.newdu.com 2024/09/10 03:09:23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 阳玉平 参加讨论
对于中华传统文化,要以科学的态度积极传播对当前社会发展有益的相关成果,尤其是在对外传播过程中,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以理性、客观的学术分析传播出去,更具有说服力和影响力。 当前,报纸、期刊、电视、网络等传统媒体或电子媒体都在积极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目前,电子媒体受欢迎程度较高,它以大众喜闻乐见的各种形式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吸引更多受众从各种娱乐节目中回归更高精神层面的传统文化海洋。如中央电视台推出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谜语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东方卫视推出的《诗书中华》,等等。 相比之下,传统媒体更注重于传统文化的深度解读与探索。2017年7月11日《人民日报》刊发的《守正创新 融会贯通——浅谈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关系问题》一文提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与方法,把握马克思主义与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准确定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中国思想文化体系中的意义与作用,通过会通方法、当代眼光、文化通识,推进中华文化创新发展”。《当代传播》2017年第2期刊发的《中国价值观对外传播的原则与方法》,探讨了建立于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础之上的中国价值观在对外传播中应注重的原则与方法。诸如此类,或直接以中华传统文化命题进行讨论,或间接传播中华传统文化价值观的文章,在报纸与期刊等纸质媒体不断涌现,带动了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大讨论。作为“高层次的文化产品形态”、“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学术期刊,更应该在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过程中,积极寻找自身的传播优势,准确定位,充分发挥平台作用。 积极宣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先进性与普适性 学术期刊,在普通大众的想象中具有高度的抽象特性,与他们的日常生活没有必然联系。在学术研究者的眼里,学术期刊是一个学术观点的发布平台,是汇集当前学界优秀学术成果的载体,具有高度的理论特性。在编辑的理解中,学术期刊具有两个方面的基本特性:一方面,对上层建筑与学界来说,它是积极构筑具有中国特色、弘扬中国核心理念与价值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平台;另一方面,对社会实践来说,它则是在当前历史条件下,运用正确的理论、科学的方法引领人们认识、理解、接受科学与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工具。 历史上,中华传统文化曾因西方思想的快速传入而受到冲击,但它固有的包容力和统合力使其并未因此而中断。中华传统文化历经几千年,早已经融入它所生所长的这片土地,或高居庙堂,或藏于草莽,既与国家的政策制度血脉相连,也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最终推动着中国的历史发展。中华传统文化的此种历史经验,证明其具有先进性与普适性。学术期刊应该积极倡导学术界将中华传统文化的先进性与普适性的观念进行解析,使传统文化以正确而多样的姿态进入人民的视野。 挖掘“精华” 辨别“糟粕” 众所周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源于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从哲学上来说,此观点具有辩证色彩。在关于传统文化的讨论中,“精华”与“糟粕”之说也一直存在于学界。何为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何又为其“糟粕”?一般而言,对于传统文化中一些具有明显落后性的内容,如封建婚姻制度之类,我们可以轻松地将其归为糟粕,但对于一些性质比较模糊的内容,如传统仪式仪礼之类,就需要认真甄别。 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若毫无保留地接收,有时会让普通民众难以辨别其中的“精华”与“糟粕”,甚至容易导致一些早已为历史所淘汰的东西再次进入大众视野。因此,学者在传播正确的符合历史发展的文化成果时,必须要有开拓精神。学术期刊作为传播学术成果的重要平台,不仅要支持发布传统文化的研究成果,还应该站在发展的角度,从现实需要出发,促使学者去挖掘隐藏于其中且对当下社会发展有意义、有价值的传统文化之“精华”。历史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是动态性的,无一成不变之“糟粕”,也无墨守成规的“精华”。学术期刊在传播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要为挖掘与辨别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提供支持平台。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不可译与自觉的语言意识
- 下一篇:丹·沃尔曼:以色列电影的行吟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