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语言学 > 其他分支学科 >

再论汉语是否存在完成动词(4)


    3.2 林若望(2004):汉语存在完成动词
    林文对戴文的观点提出了质疑。该文指出,带指称性解读的名词短语时,“写”、“读”和“画”等引导的动词短语可以具有终结性;而当宾语为量化解读的名词短语时,则动词短语一定具有终结性。也就是说,这类动词带定量化宾语时具有终结性。从而,林文认为这类动词应当属于完成动词。
    (一)林文以动词“盖”、“写”和“吃”带定指名词短语为例,指出所谓的完成动词带指称性解读的名词短语时,动词短语具有终结性,表达完成情状。
    首先,汉语中时量短语与不具有终结性的情状共现时,表示的是活动本身持续的时间,与具有终结性的情状共现时,表示的则是终结点达成后所持续的时间。例(11)都表示那栋房子盖好以后三年了。同样,例(12)也都表示那封信写好以后三天了。林文因此认为,“盖那栋房子”和“写那封信”都表达完成情状。
    (11)a.那栋房子,他盖了三年以后,才卖掉。
    b.那栋房子,他盖了三年了,一直卖不出去。(林若望2004:4)
    (12)a.那封信,我写了三天以后,才寄出去。
    b.那封信,我写了三天了,一直还没寄出去。(ibid.)
    其次,林文发现,在运用“几乎”测试时,例(13)表达“已经吃了可是没吃完”,或者“完全没吃”的意思。根据“几乎”测试,只有完成情状和“几乎”共现才可以有上述歧义。这也表明,动词短语“吃那碗饭”表达完成情状,具有终结性。
    (13)他几乎(自己一个人)吃了那碗饭。(林若望2004:5)
    基于上述两个测试,林文认为,“盖那栋房子”、“写那封信”和“吃那碗饭”确实能体现出终结性。
    (二)林文以动词“吃”和“写”带量化解读的名词短语为例,指出所谓的完成动词带量化解读名词短语时,动词短语表达完成情状,具有终结性。
    首先,林文使用了“几乎”测试。例(14)中,宾语为表示数量概念的“那整盘面”,此时,句子只能表示事件“吃那整盘面”已经发生、但没有到达自然终结点。
    (14)他几乎吃了那整盘面。(ibid.)
    根据“几乎”测试,“吃那整盘面”表达的应当是完成情状,动词短语具有终结性。至于戴文根据“几乎”测试对(9)b的讨论,林文则指出其所调查的大部分人都反对戴文的语感,并认为(9)b也只能表示事件已经开始,还没有到达终结点。
    其次,林文也采用了否定终结点测试。林文认为,例(15)中,当添加句子否定第一个小句中事件到达终结点时,两个小句前后矛盾。
    (15)a.#他吃了两个蛋糕,可是没吃完。
    b.#他看了两本书,可是没看完。(ibid.)
    这也表明,动词短语“吃两个蛋糕”和“看两本书”表达的是完成情状,具有终结性。对于戴文所举的(10)a-b,林文同样也认为其语感不可靠。
    基于上述两类事实,林文提出,汉语中“吃”、“看”、“盖”、“写”等动词带定量化宾语时,确实表达完成情状,具有终结性。从而,这些动词应分析为完成动词。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