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语言学 > 观点·对话·访谈 >

意义即用法,规则即类推———从维特根斯坦的语言观和数学观说起(10)


    儿童会以类推的方式还原出这里的单位,并生成新的组合: 
    
    这里的类推结果是建立起一个基于共相的模型“X鞋”,其中X表示质料。类推的本质是用已经有的知识言说新的知识。如果没有类推,自然语言的还原过程和生成过程都不能实现。 
    核心问题是类推是否周遍。语言类推活动显示,有些类推是不周遍的,有些类推是周遍的(陈保亚,2006.2): 
    
    平行周遍模式中遇到的反例通常是可解释的。一种是转义,比如上面标记有符号#的“白菜、白金、白铁”。另一种情况是经验知识中还不存在的组合,比如上面标有符号$的“白煤”。除了这些反例,“白 X”是可周遍类推的模式,这种模式可用来创新。 
    与此不同,平行不周遍模式遇到的反例除了“心儿、眼儿”这样的转义,还有一种根本的反例,并没有转义,也不是经验不允许,但语言中仍然不说,比如上面带有符号*的“笔儿、脚儿、墨儿、手儿”等。“X儿”是平行不周遍的模式,这种模式不可以用来创新。这是目前不可以上升到共相的家族相似。 
    基于家族相似,维特根斯坦认为很多概念的边界可以是不明确的,但不妨碍我们用使用这个概念。比如基数、有理数、实数等等都可以称为数,“数”这一概念边界并不明确,但不妨碍人们使用“数”这个概念。(维特根斯坦,1952,I,68)我们认为,周遍类推应该是建立在共相基础上的,家族相似不能进行周遍类推。如果“数”这一概念能够周遍类推,它的背后就隐藏着共相。维特根斯坦认为人们把各种关于数的理论称为数学,是基于家族相似。但这只是目前的状况,不排除人们今后在各种数学理论之间能找到共同特征,为数学找到统一的基础。 
    承认类推就意味着承认共相、原型、模型、隐喻等一系列从现象归纳规则,再从规则预测现象的基本认识行为,而这种原型认识模式至今是科学乃至哲学认识活动中的基本模式(Rosch,1973)。从上面语言中句子创新活动看,原型认识的基础就是类推。至于数学是否遵循这种认识活动,则有争议。值得注意的是,正是类推模型的建立,使得数学可以扩展。比如数学家先建立整数的概念,后来又类推到小数、分数、有理数、无理数、负数、虚数、复数等,从而出现不同的数学模型。前面提到的康托尔集合中势的概念,就是一种类推。比较: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