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语言学 > 方言学 >

从温州方言中的比较句到比喻句(7)


    2)无句法并置现象
    第二种类型(如例32)与第一种类型(如例29)相比,典型的差别就在于例(32)中由于介词的缺失,两个名词“肚肠”和“镬膛墨”直接地并列在一起,没有任何句法信息可以显示它们之间应有的关系。这就是所谓的无句法并置的现象:一段话语中若干词语在没有任何句法标志的情况下排列在一起。
    为了更清楚地解释这类现象,让我们先转向文学语言——其实无论是古代汉语还是现代汉语的文学语言中,这种无句法并置的现象都是大量存在的:
    (35)杏花 春雨 江南(虞集《风入松》)
    (36)疏钟 夜火 寒山寺(王士祯《夜雨题寒山寺,寄西樵、礼吉》)
    (37)方糖。牛奶。亮闪闪的小罐子。方形的纸巾。白瓷杯冒着丝丝热气。(李晓《秋日的下午茶》)
    (38)坠下地了,黄色的槐花,感伤的泪。(何其芳《古城》)
    可以设想,由于并列置放着的若干语言单位之间没有任何句法形式可以暗示它们之间应该具有的联系,阅读者原先习惯的、依赖句法形式而进行的理解方式一下子难以为继了,他被迫着去上下搜寻,试图通过发现一切可能的信息来重建这些单位之间最佳关联。例如“黄色的槐花”与“感伤的泪”之间究竟应该是一般的并列关系,还是比喻关系呢?如果是比喻关系,它们两个又究竟应该谁是本体谁是喻体呢?没有句法标记,也就没有绝对的答案。然而一个确定无疑的事实却是,阅读者的主动求解的欲望被刺激了起来:一方面,他相信由于这些语言单位出现在一个完整的语篇中,或者本身就是一个独立的语篇,它们之间必定是有一种最佳关联的;一方面语篇的语言层方面却没有提供关联的句法标记,究竟哪一种关联才是最佳的,阅读者只有自己去建立。于是他不得不去努力地搜索、发现、想象、比较、建构……他自身以往的经验也被调动了起来,加入到语言的理解中。正是在这样一个过程中,词语提供的感知觉基础得到了最细致的关注,主动探求的欲望被最大限度地激活,想象力在这样的过程中也得到了最充分的展开,语言表达因而达到了最为生动、鲜明的效果。完全可以做一下这样的尝试——无论给“杏花春雨江南”添加上怎样的句法标记以及相应的附加成分,都会发现——其表达效果都不如将这三个词语直接地排列在一起。
    可见语言的理解中存在这样一条规律,句法提供的信息越完整,理解者的思维越怠惰,反之句法信息越简略甚至丢失,则理解者的思维越积极。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