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普通话上声的听感范畴(3)
http://www.newdu.com 2024/11/24 11:11:30 《中国语文》2014年第4期 王萍 石锋 荣蓉 陈 参加讨论
2.实验语 料和设计 2.1语料选择 母语者对于声调的感知主要诉诸于两条线索—音高变化本身、相邻的声调(Xu,1994)。本实验选用自然语言中的双字组词对作为听辨内容,其中声母、韵母相同,声调相互对立的字,称为目标字;声韵调完全相同的字,称为参照字。同时,按目标字在词对中的位置分为:前字组(目标字居前)和后字组(目标字居后);按参照字的调类分为:阴平组、阳平组、去声组(上上相连。前字变读为阳平,所以本文的实验语料暂且不考虑上上组合),进而得到备选词对,如,“烟花—眼花、高手—高寿”等。接下来,对所有符合条件的备选词对进行词频和熟悉度的检测。首先参照《汉语词汇的统计与分析》(1985)查找所有备选词对的词频。然后,请 30位大学生按熟悉程度对所选各词用五点量表进行评分,从而得到每个词的熟悉度分数。对照每个词对中两个词语的词频排序和熟悉度得分,在同一类词对中找 出两个词语词频及熟悉度分数最为接近(分差控制在30分以内)的最佳词对,共得到18组最佳词对作为实验词对。见表1至表3。 2.2合成制作 首先由一位普通话标准的北京男性发音人以自然状态、平稳语速来录制实验词对。录音采用负载句的形式,如“我现在说的是XX这个词”。然后按照以下程序合成听辨语料。 采用mini-speechlab软件对录制的实验词对做声学分析,得到发音人调域在90Hz—160Hz,以55Hz为半音参考值换算,即9—19半音之间。作为合成制作的参照,设定出合成语音的音高和时长。在原始录音基础上,用praat分别合成为不同的音高连续统,用于听辨播放。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音节与汉语音段音系
- 下一篇:两岸汉语轻声词异同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