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语法化研究的几点思考
http://www.newdu.com 2025/01/05 05:01:31 未知 吴福祥 参加讨论
摘 要:本文从普通语言学角度介绍语法化的若干基本概念和主要发现,并结合汉语实际讨论汉语语法化研究的若干视角和方法问题。文章认为,未来的汉语语法化研究,应该在理论语言学取向、语言类型学眼光、区域语言学视角和比较方言学方法等方面进一步坚守和深化。 关键词:语法化;汉语历史语法;汉语历史语义;历史语言学 作者简介:吴福祥,男,安徽安庆人,博士,北京语言大学语言科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汉语历史语法与历史语义。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功能—类型学取向的汉语语义演变研究”(编号:14ZDB098)资助。 一 引言 语法化是人类语言中普遍可见的语言现象,也是海内外语言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本文拟从普通语言学角度简介与语法化相关的若干基本概念和主要发现,并结合汉语实际讨论汉语语法化研究的若干视角和方法问题。 二 语法化及语法化研究 2.1 什么是语法化 我们通常所说的“语法化”(grammaticalization),实际具有两种不同的含义,一是指一种特定的语言现象(尤其是语言演变现象),即语法范畴和语法成分产生、形成的过程。典型的情形是,一个词汇项或结构式在特定的语言环境里获得了某种语法功能,或者一个语法化了的成分继续产生出新的语法功能(参看Hopper & Traugott 2003:xv)。例如汉语的“了”原本是“终了”义的完成动词,后来在述补结构里获得表达完整体的语法功能,从而演变为完整体标记(perfective marker)。又如英语的be going to 原本是一种表达位移的结构式,后来在后接表目的的不定式这样的语境里获得将来时指称的语法功能,从而演变为将来时标记。语法化的另一个含义指的是一种描述和解释语言现象的研究框架(research framework),即通常所说的“语法化理论”,它主要研究语法范畴、语法成分的来源和演变,主要任务是描写语法范畴和语法成分是如何在时间和空间中产生和形成的,解释这些语法范畴、语法成分为什么是以那种方式被构造起来的。(Heine & Kuteva 2002:2;Heine 2003:575) 语法化作为语言研究的一种理论框架,其最大特色是打破共时和历时的畛域,运用跨学科(比如语言类型学、认知语言学、话语语言学、语用学、社会语言学等)的视角和技术方法来描述和解释人类语言的语法系统的形成过程,其最终目标是要回答“人类语言的语法系统是如何建立起来的,人类语言的语法为什么是以那种方式构造起来的”(Bybee 2003)。 语法化的研究原本属于历史语言学范畴,其关注的对象直接跟语言的演变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8—19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对屈折构形成分来源的讨论(Heine 2003:575)。“语法化”这个术语则是法国语言学家梅耶首次使用的,梅耶在《语法形式的演化》(Meillet 1912)一文中将语法化定义为“一个本来独立的词演变为一个具有语法功能的成分”的过程。通常认为,梅耶的这项研究揭开了现代语法化研究的序幕。 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问世后,结构主义语言学盛行,而包括语法化在内的语言历时研究受到冷落。直到20世纪70年代,随着语言类型学的蓬勃发展以及话语语言学、语用学的逐渐兴盛,语法化研究才重新受到语言学家的关注(如Givón 1971、1975、1977、1979; Li 1975、1976、1977; Greenberg 1978)。这个时期的语法化研究,代表性人物是著名语言学家Talmy Givón。Givón认为,很多共时的形态句法现象都有历时演变的理据,因此他提出一个非常著名的口号:“今天的形态是昨天的句法。”(Givón 1971) Givón的On Understanding Grammar(1979)是一部系统运用语法化理论研究共时形态句法结构的经典文献,此书在传统语法化研究模式的基础上确立了话语—篇章结构“句法化”的研究模式,从而为语法化的研究引入一种全新的理念和视角,被认为是当代语法化理论的奠基之作。 最近四十余年来,语法化研究在继承历史语言学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借鉴和引入语言类型学、认知语言学、话语语言学、语用学、社会语言学以及接触语言学等学科中的理念、视点和技术方法,逐渐形成一种横跨历时和共时、具有多学科视角的语言理论。 2.2 语法化研究的若干发现 梅耶(Meillet 1912)以来,语法化研究的主要发现约如下述: (1)一个词汇成分发生语法化的先决条件有三:(a)“语义相宜”(semantic suitability)、(b)“结构邻近”(constructional contiguity)和(c)“高频使用”(frequency)。(Traugott 1996) (2)促使语法化过程发生的主要动因是“语用推理”(pragmatic inferencing)和“语言接触”(language contact)。前者具体表现为“隐喻”(metaphor)和“转喻”(metonymy)两个认知过程。(Hopper & Traugott 1993、2003;Heine &Kuteva 2005、2006) (3)导致语法化过程实现的两个基本机制是“重新分析”(reanalysis)和“类推”(analogy)。(Hopper & Traugott1993, 2003) (4)语法化过程最重要的两个本质特征是“渐变性”(gradualness)和“单向性”(unidirectionality)。(Heine et al.1991;Hopper & Traugott 2003) (5)语法化有四项“启导原则”(heuristic principles),即(a)“叠层”(layering)、(b)“滞留”(persistence)、(c)“歧变”(divergence)和(d)“择一”(specialization)1。(Hopper 1991) (6)典型的语法化过程包含语用—语义、形态—句法和语音—音系三个子过程。语用—语义过程体现为“去语义化”(desemanticization),形态—句法过程表现为“去范畴化”(decategorialization),语音—音系过程表现为“销蚀”(erosion)。去语义化通常先于去范畴化和销蚀发生,并且是导致后二者发生的主要原因。(Heine & Reh 1984;Heine & Kuteva 2002;Heine 2003)吴福祥(2003)将上述三个子过程概括如下: 语义—语用 抽象性逐渐增加:具体义>较少抽象义>更多抽象义 主观性逐渐增加:客观性>较少主观性>更多主观性 形态—句法 黏着性逐渐增加:自由>较少黏着>更多黏着 强制性逐渐增加:可选性>较少强制性>更多强制性 范畴特征逐渐减少:多范畴特征>少范畴特征>完全丧失范畴特征 语音—音系 音系形式逐渐减少或弱化:完整的音系形式>弱化的音系形式 (7)有四个参数2可以用来识别和描述语法化过程,即(Heine & Kuteva 2007:33—34): (a)扩展 (extension),即一个语言成分用于新语境时产生了新的语法意义(语境诱发的重新解释); (b)去语义化 (desemanticization)(或称“语义虚化”),即意义内容的消失(或泛化); (c)去范畴化 (decategorialization),即词汇成分或其他低语法化形式所具有的若干形态句法属性的消失; (d)销蚀 (erosion) (或称“语音弱化”), 即语音实体的丧失。 三 汉语语法化研究的思考 尽管汉语学界对与语法化相关的现象的关注由来已久(如元代周伯琦《六书证讹》:“今之虚字皆古之实字。”),但严格意义上的汉语语法化研究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解惠全(1987)《论实词的虚化》、贝罗贝(Peyraube 1988)Syntactic Change in Chinese: On Grammaticalization是汉语语法化研究的重要著作。此后,刘坚(Liu 1993)Thegrammmaticalization of full words in Chinese和刘坚、曹广顺、吴福祥(1995)《论诱发汉语词汇语法化的若干因素》的发表以及沈家煊(1994)《“语法化”研究综观》和孙朝奋(1994)《〈虚化论〉评介》两篇语法化研究综述的刊布,引起汉语语法学界的广泛关注。200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和南开大学文学院在南开大学联合举办了首届汉语语法化问题国际学术讨论会,会后商务印书馆出版了会议论文集《语法化与语法研究》(一)。这次会议的召开以及会议论文集的出版对国内的语法化研究是一个重要推动。截至目前,语法化的系列会议已成功举办10届,出版论文集9部。可以说,“汉语语法化问题”系列会议的召开及其论文集《语法化与语法研究》的出版,为中国语言学特别是汉语语法研究的深入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近年来,在沈家煊、刘丹青、洪波和吴福祥等学者的践行和推动下,国内语言学界越来越多的学者致力于语法化研究,相关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事实上,汉语语法化研究不仅已经成为汉语语言学最前沿、最活跃的领域之一,也开始成为国际语法化研究的关注对象。 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目前的汉语语法化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我们觉得比较突出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绝大部分成果专注于汉语语法化事实的描写,而对语法化的理论问题关注较少; (2)单个语法化过程的描写有余,系统的演变模式或路径的揭示不足; (3)缺少跨语言视角和类型学眼光,绝大部分成果只在汉语语言学框架里讨论问题; (4)有些研究往往用贴标签的方式代替逻辑论证。 所以,如何进一步提升、深化汉语语法化研究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今后的汉语语法化研究,我们认为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坚守和深化。 3.1 理论语言学取向 目前的汉语语法化研究,大致有两种研究取向,一种是汉语语言学取向,即运用国外语法化的理论和方法来进行汉语语法化的个案研究,目的是描写和解释汉语语法化的现象。另一种可以称之为理论语言学取向,即基于汉语语法化的研究来进行语法化理论的思考和探索,目的是丰富和完善语法化的普遍理论。相比较而言,后一种研究取向更难能可贵,因为如果我们仅仅关注汉语语法化的个案研究,那么我们所做的工作仅仅是为别人的结论提供佐证,这样的研究不仅难以在理论上有所创新和突破,也不利于我们在语法化研究中获得话语权。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理论语言学的研究取向更为重要。 3.2 语言类型学眼光 语法化学说与语言类型学之间具有一种天然的密不可分的关系。语言类型学有两种:共时类型学(synchronic typology)和历时类型学(diachronic typology)。共时类型学关注的是人类语言共时模式的变异类型及其制约;历时类型学关注的则是人类语言演变的变异类型及其制约,而人类语言演变的变异类型及其制约也正是语法化研究的目标。因此,在语法化研究中,语言类型学的眼光非常重要。如果我们只从汉语语言学的角度来做语法化研究,那么我们对某个特定的汉语语法化演变的性质及其类型学蕴涵很难进行清晰的辨识和准确的定位。反之,如果我们把某个特定的汉语语法化演变置于历时类型学的框架中,放在人类语言演变的大背景下来审视,那么我们就很容易判定,汉语这一给定的语法化演变,究竟反映的是人类语言演变的共性,还是某些语言具有的类型特征或者汉语独有的演变特性。 3.3 区域语言学视角 东南亚地区的语言是学界普遍承认的语言区域,虽然中国在地理上不属于东南亚国家,但在语言学上汉语尤其南方方言属于东南亚语言。汉语在结构模式、历时演变等方面跟东南亚语言有很多相似性,这种相似性从区域语言学角度很容易得到解释。但如果我们仅从汉语的角度来讨论汉语,那么这些共时模式和历时演变的相似性就很难得到合理解释。 3.4 比较方言学方法 方言之所以脱离标准语成为方言,前提是它具有自己的独立创新。这种独立创新可以是语音演变,当然也可以是与语法化相关的语义和语法演变。众所周知,现代汉语有一个非常常见的现象,即同一个来源的虚词在不同的方言里有不同的意义或用法,这种情形实际上反映的是同一语言成分历时演变的不同阶段,所以用比较方言学方法,把这些见于不同方言的意义或用法加以比较,就能寻绎出其语法化的路径,从而加深我们对汉语语法化演变的理解。 四 结语 汉语拥有三千余年连续的文献历史和丰富多样的方言类型,汉语所具有的这种语法化研究的资源优势,是其他任何一种语言所无法比拟的。因此我们相信,汉语历史语法学界若能在继承和弘扬汉语史研究的优良传统、学习和借鉴国外语法化研究中的先进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研究视野,调整研究框架,汉语语法化研究在21世纪会有更大的突破和更多的成就。 参考文献 刘坚、曹广顺、吴福祥 1995 《论诱发汉语词汇语法化的若干因素》,《中国语文》第3期。 沈家煊 1994 《“语法化”研究综观》,《外语教学与研究》第4期。 孙朝奋 1994 《〈虚化论〉评介》,《国外语言学》第4期。 吴福祥 2003 《关于语法化的单向性问题》,《当代语言学》第4期。 解惠全 1987 《论实词的虚化》,《语言研究论丛》第四辑,南开大学出版社。 Bybee,Joan 2003 Cognitive processes in grammaticalization.In M.Tomasello (ed.),The New Psychology of Language.Volume II.145-167.New Jersey: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Inc. Givón,Talmy 1971 Historical syntax and synchronic morphology:An archaeologist’s field trip.Chicago Linguistic Society 7:394-415. Givón,Talmy 1975 Serial verbs and syntactic change:Niger-Congo.In Charles N.Li (ed.),Word Order and Word Order Change.47-112.Austin and London: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Givón,Talmy 1977 The drift from VSO to SVO in Biblical Hebrew:The pragmatics of tense-aspect.In Charles N.Li (ed.),Mechanisms of Syntactic Change.181-254.Austin: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Givón,Talmy 1979 On understanding grammar.New York:Academic Press. Greenberg,Joseph 1978 How does a language acquire gender markers.In Joseph Greenberg,Charles Ferguson,and Edith Moravcsik (eds.),Universals of Human Language.Vol.III.47-82.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Heine,Bernd 2003 Grammaticalization.In Brian Joseph & Richard Janda(eds.),The Handbook of Historical Linguistics.575-601.Oxford:Blackwell. Heine,Bernd and Mechthild Reh 1984 Grammaticalization and Reanalysis in African Languges.Hamburg:Helmut BuskeVerlag. Heine,Bernd and Tania Kuteva 2002 World Lexicon of Grammaticalization.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eine,Bernd and Tania Kuteva 2005 Language Contact and Grammatical Change.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eine,Bernd and Tania Kuteva 2006 The Changing Languages of Europe.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Heine,Bernd and Tania Kuteva 2007 The Genesis of Grammar:A Reconstruction.Oxford;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Heine,Bernd,Ulrike Claudi and Friederike Hünnemeyer 1991 Grammaticalization:A Conceptual Framework.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Hopper,Paul J.1991 On some principles of grammaticalization.In Elizabeth Traugott & Bernd Heine (eds.),Approaches to Grammaticalization.Vol.1.17-35.Amsterdam:Benjamins. Hopper,Paul J.and Elizabeth C.Traugott 1993 Grammaticalization.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opper,Paul J.and Elizabeth C.Traugott 2003 Grammaticalization (second edition).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i,Charles N.(ed.) 1975 Word Order and Word Order Change.Austin: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Li,Charles N.(ed.) 1976 Subject and Topic.New York:Academic Press. Li,Charles N.(ed.) 1977 Mechanisms of Syntactic Change.Austin: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Liu,Jian 1993 The grammmaticalization of full words in Chinese.In Yau Shun-chiu (ed.),Essays on the Chinese Language by Contemporary Chinese Scholars.Editions Languages Croises,Centre de Recherches Linguistiquessur I'Asie Orientale,Ecole de Hautes Etudes en Sciences Sociales. Meillet,Antione 1912 L’evolution des formesgrammaticales.reprinted in Meillet 1958 Linguistiquehistorique et linguistiquegenerale.Paris:Champion. Peyraube,Alain 1988 Syntactic change in Chinese:on grammaticalization.The Bulletin of the Institute of History and Philology 59:617-652. Traugott,Elizabeth 1996 Grammaticalization and lexicalization.In Keith Brown & Jim Miller (eds.),Concise encyclopedia of syntactic theories.181-187.Oxford;NewYork:Pergamon. 注释 1根据Hopper(1991),“叠层”(layering)指某一功能范围内出现新层次时,旧层次不会马上消失,往往和新的层次共存并互相影响。“滞留”(persistence)指一个实义词演变为语法词以后,原来的实词义往往并未完全丧失,新出现的语法词多少还保留原来实义词的一些特征,这些残存的特征对语法词的用法会施加一定的限制和制约。“歧变”(divergence)是指一个实义词在某个特定的结构里演变为一种语法成分后,它还可以在另外的环境里朝另一个方向演变为另一种语法成分,其结果导致两个或更多的词源相同但功能相异的形式出现,即不同的语法成分由同一个实义词演变而来。“择一”(specialization)是指在一个特定的聚合里表达同一个功能的多种形式并存,经过竞争和淘汰,最后只剩下一两种形式,从而缩小这个聚合体的选择可能性。Hopper(1991)提出的语法化“启导原则”原本还有一个“去范畴化”(decategorilization),但后来很多语法化学家倾向于将“去范畴化”看作语法化的一个子过程而非语法化的启导性原则。 2这四个参数在Bernd Heine 的有些文献里被称为语法化的机制,如Heine( 2003:578—579)。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