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翔:哪些年度热词能被词典收录?
http://www.newdu.com 2025/01/03 11:01:32 爱思想 杜翔 参加讨论
最近一段时间,以“汉语盘点”为代表的各类年度热词盘点活动,勾勒出刚刚过去的2023年的语言生活图景。每年的年度热词层出不穷,这些词语有什么特点?为何会流行?又有哪些可能被汉语词典收录? 产生与流行的因素 年度热词记录社会焦点的变迁,勾勒语言生活的图景,反映了一个时期内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商务印书馆等举办的“汉语盘点”活动,每年发布国内词、国际词和年度十大流行语、网络用语、新词语;《语言文字周报》编辑部、《咬文嚼字》编辑部分别发布年度十大网络流行语、十大流行语;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继2014年发布我国首批204条科技新词之后,首次发布年度十大科技名词。 流行语、网络用语、新词语、科技名词分别是从流行程度、使用场景、产生时间、行业领域角度来命名的。因此,有些词语有重出的可能,如“新质生产力”“村超”既是流行语,又是新词语;“特种兵式旅游”“显眼包”既是网络用语,又是新词语;科技名词“生成式人工智能”是新词语,“大语言模型”是流行语。 影响年度热词产生和流行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社会因素。随着科技、文化和社会的发展,新的词语不断涌现,原先限于专业领域的一些词语逐渐为社会公众所关注。比如,“大语言模型”“生成式人工智能”“量子计算”“脑机接口”等年度科技新词,反映了科技进步的足迹。除了创造新词语外,人们也赋予已有词语新的含义来满足交际需求。 二是语言因素。语言系统本身具有符号性、任意性和约定性特征,这会给新词语的产生和发展带来较强的约束作用,在语言系统的框架下产生一些新的词汇或表达方式。通过语言的类推作用产生了大量新词语,语言的经济性、简洁性原则也催生缩略词语。比如,“村超”既是贵州榕江“乡村足球超级联赛”的缩略词,又分别是对“村晚”和“英超”“中超”等词语的仿造。 三是认知因素。新颖独特的词语能够吸引大众眼球,在标新立异的心理驱动下,人们会设法使语言陌生化,在形式上采用字母、符号等非汉字形式,在语音上采用谐音方式等。这种因素在网络词语中表现得特别明显,如“i人/e人”(性格内敛/外向)、“尊嘟假嘟”(真的假的)等。 四是传播因素。互联网、短视频、数字化的背景提升了社会语言的表现力,特别是短视频传播近来深受大众青睐,成为人们展现语言智慧的重要载体,网友们不断制造“热梗”。比如,在短视频平台上流行的“公主/王子,请××”“你人还怪好的(嘞)”“挖呀挖呀挖”等造句格式,跟报刊等传统媒体的语言运用存在明显边界。另外,社交媒体、即时通信也有自身传播特色。比如,弹幕作为一种线上即时性的互动手段,产生了一批流行语。某视频网站发布的年度弹幕“啊?”,用于抒发所见所闻刷新自身认知时的惊叹。 词媒体时代的到来 当前,网络空间与现实空间的关联越来越紧密,网络无时无刻不在酝酿新的语言形式,并经网民的传播迅速流行,进而影响人们的现实语言。早在2010年,教育部、国家语委组织编写的《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就指出,微博、新词语、热词已成为新的信息传递方式,中国互联网迈入词媒体时代。 热词是指通过热点事件而总结出来的具有一定事件指向性的词语。词媒体是网民对社会公共事件进行记录的语言媒介,它以超浓缩的形式,聚合了相关热点事件中的核心信息。在词媒体这个没有界限的平台上,人人都可以是热词的制造者、知识的传播者。 语言发展最直观的表现是给新事物命名的一个个新词语。年度热词中有很多跟某个热点事件相关的词语。我们把指称事件本身的专有名词以及跟这一事件相关的词语称为事件词。只有那些反映社会公众普遍关注事件的才成为流行语。如“全球文明倡议”,这是中国继“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之后提出的又一国际公共产品,举世关注。年度热词中的事件词还有“全国生态日”“墨子巡天”“杭州亚运会”“爱达未来”等,前三个是指称事件的专有名词,最后一个是杭州亚运会的主题曲(“爱达”是“@”的音译)。事件词是历史的记录者,具有时间性,跟事件的产生、发展、结束相进退,事件过后,大多数词语将逐渐退隐。 当事件词被广泛使用,由专指性向普遍性转变,或者跟风使用成为“词语群”后,才有机会作为新词新义收入规范性词典。前者如“村超”“村BA”,源于贵州乡村举办的赛事名称,后泛指在全国各地举行的这类赛事;后者如“××哥、××族”“微×、云××”等。这类词语是词汇的主体部分,作为语言交际的基础,几十年上百年都不会有太大变化。 收录进词典的原则 活跃的造词现象就像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呈现了充满生机的社会活力,另一方面也给新词语规范带来了困扰。在每年产生的大量新词语中,有不少转瞬即逝,能够在社会中广泛使用并被汉语规范性词典收录的更是少之又少。据统计,2010年至2017年,《中国语言生活报告》共发布媒体新词3601个,其中只有30个被《现代汉语词典》(以下简称《现汉》)第7版收录。 下面,笔者以《现汉》收录年度热词的原则为例,分析究竟哪些热词有机会进入语文词典。 一是语文性。1956年拟订的《中型现代汉语词典编纂法》指出,《现汉》“所选收的,当然以词为主,但同时也兼收构词能力很强的词素,以及非词而经常使用的成语、词组”。受词目的音节长短和语言单位的经济性制约,由多个字词组成的多音节短语,优先收进《现汉》的是其中的一个个字词。具体要求为:表达形式符合现代汉语的构词规律和语音语法特点,意义表达准确,音节长短得当。年度热词“村超”“村BA”均为体育赛事,前者归为流行语,后者归为网络用语,应该是基于语言形式的考虑。至于那些谐音词语,大多本有相应的词语,主要是在语用层面上使用,很难收进《现汉》。较长的短语如“特种兵式旅游”“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所含的各个字词,《现汉》均已收录。 二是稳定性。这是指词形、词义及其用法已经基本稳定,在社会上使用频率高、使用范围广,大多已被主流媒体认可的词语。《现汉》按照规范原则编写,需要审慎甄别词语,做到“新”而不“新鲜”,把那些经过相当长时间的考验、在纸质主流媒体上使用的新词收录进来。那些补充语言表达空位、概念重要且有明确内涵的词语容易受关注,也容易收进《现汉》,如“再生稻”“脑机接口”“数字中国”“新质生产力”“大语言模型”等。 三是通用性。年度热词的选收,以跟生活关系的密切程度而定。社会共知度高的词语容易被选收为年度热词,也容易被收进《现汉》。如科技名词“多巴胺”是一种能影响人的情绪的神经递质,社会生活中常见,按照通用性原则可以收进《现汉》。年度热词“多巴胺穿搭”指一种通过服装搭配来营造愉悦感的穿搭风格。仿照这种构词格式,“多巴胺音乐”“多巴胺景区”“多巴胺漫步”等层出不穷,“多巴胺××”的用法产生新义“能够刺激多巴胺分泌而感到快乐和满足的”。科技名词“多巴胺”产生了语文义,更有理由被《现汉》收录。 年度热词记录生活新变化、经济社会新发展,是社会文化和时代变迁的即时反映;语文词典收词则兼顾延续性与时代性,二者是语言生活中密切相关的两个方面。这些词语不仅串联着社会大众共同经历的点点滴滴,从不同视角忠实记录着时代之声;而且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语言文化之力。 (作者:杜翔,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辞书编纂研究中心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庞学铨:汉语哲学的基本问题
- 下一篇:姚海斌 宗守云:口语何以多“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