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读书指南 > 图书推荐 > 校长 >

《中国近代大学精神史》:为中国大学“立心”


    《中国近代大学精神史》储朝晖著 人民教育出版社
    12年前,在储朝晖的博士论文开题的时候,他提出要为中国大学“立心”。当他2004年完成以大学精神为主题的博士论文,在匿名评审时就被北京大学黄枬森教授等专家给予较高评价,被认为富有创新精神,并以《中国大学精神的历史与省思》为书名出版。8年后,当他再次将《中国近代大学精神史》的书稿电子版发给我看后,我感到他又迈出了扎实的第二步。
    在这本书中,作者沿用了在博士论文中对大学精神的界定,聚焦于近100余年中国大学精神的发展与变化。
    通过中国近代大学精神发展的历史研究,作者揭示出中国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建设的历史轨迹、发展走向、核心内容、基本规律。在阐明历史事实的基础上,探索事实背后的逻辑,揭示出学人必须自主、弱势也能生长、异道相容、兼容并包、逐级生成的规律,中国近代大学精神的内构原理能为现今大学精神弘扬提供深刻的启示。
    在揭示出政治、经济和民间社会环境发挥一定作用的同时,对大学精神健全的环境条件做了全面的分析,认为更具决定性的因素在于教授群体的状况,在于是否有一批真正的传道和弘道者,在于大学是否有一部好的章程,在于是否能依章办学,党化教育则对大学精神构成直接挑战。西南联大则由于国民党、共产党、中国民主同盟等组织同时存在,能够形成多方制衡,使得师生们没有丧失理性和独立自主性,依然还能做出属于自己的清醒判断,并构筑起民主的堡垒,为西南联大精神健全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将大陆与香港、台湾的大学纳入中国近代大学精神发展的整体框架进行历史研究,因而形成了一个较一般教育史学著作相对完整的中国近代教育史轮廓,也就自然是相对完整的中国近代大学精神史。
    研究过程不仅仅是纯历史的研究,而是在进行历史文献研究的同时采取调查、研讨、讲座等方式,与现在的大学师生进行交流、沟通、互动,提高了对历史研究的针对性和对现实的影响力,特别是与金耀基先生等知名学者的访谈,拓宽了研究视野,深化了研究内容。
    当今中国大学的发展正走向一个十分关键的十字路口,弘扬大学精神,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是大学健全发展的关键。解决中国大学在发展的道路上所遇到的自我认同的迷茫问题,需要对中国大学精神的历史有更清晰、更准确的认识。读完该书,深感此书有助于解决这一制约中国大学发展的关键问题。
    大学确实需要精、气、神,大学发展和兴盛需要灵魂,大学师生需要对中国近代大学精神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才能真正“成人”,大学的管理者、研究者、评价者需要对这些历史有清晰的认识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从这个角度说,此书又不仅仅是一般的历史著作,而是有着极强的现实针对性,对当今中国大学质量和品质提升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的著作。
    《中国教育报》2014年4月10日第11版 (责任编辑:admin)
    
    Copyright © 2004-2016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