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会伤人》:帮助学校找到一条疗伤的道路
http://www.newdu.com 2025/01/09 11:01:15 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 彭呈军 参加讨论
[美]柯尔斯滕·奥尔森著 孙玫璐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学校是培养人、引导人成长的地方,但是,学校教育有时也会伤人,这是不争的事实。《学校会伤人》试图帮助学校找到一条疗伤的道路,指引一种从一开始就不伤人或少伤人的教育。作者仔细地收集数据,并运用自己深刻的洞察力加以分析,书中的资源和行动建议会让你产生思考。 学校教育非常重要,但现实是学校也有问题,学校会伤害人。马加爵事件、复旦大学研究生投毒事件,这些问题是学校的显性问题。美国教育咨询专家、哈佛大学教育学博士柯尔斯滕·奥尔森深刻分析了另一类学校伤害——一种隐藏很深、持续性很强的伤害,这种伤害是我们用以组织和评价学习的方式中所固有的。也就是说,这种伤害可以发生在任何一所学校,它的伤害范围非常广,比如,“我没有创造才能”,“他们抽干了我的自信”,“我是个失败者”,等等。同样令人难过和极具讽刺性的是,我们所有人从呱呱坠地起就与生俱来的学习渴望,常常被我们的学校教育给削弱甚至是摧毁了。 这里分析的是美国学校的案例,但同样适合中国。由于中国文化对教育与学校无与伦比的重视,我们学校只会事事有过之,因而伤害也就更严重。 创造力之伤:“钱学森之问”的核心是创造力,创新能力不足已经成为中国教育的心头大患。奥尔森为我们指出了问题的根源所在。创造力这种东西能增进不同以往的价值。传统的课程与考试反复灌输和奖励是习惯性的、一成不变的、希望得到的回答。每位中国学生一生要参加无数考试,谁要试图在考试中表现出富有创意,马上就会在得分上受到重重的羞辱。雪融化后变成水是正确的,变成春天则只能得零分。 创造力是可以学习的——学习用新的和不同往常的方式去思考——并且逐渐强化创造力。没有创造力同样可以是学习的结果。那个“跳蚤在玻璃板下蹦跳的实验”就是大多数学校现实的写照。很多课程设计者把学习与评估当作一个生产正确答案的过程,他们鼓励的是因袭传统和可预见的思考。 顺从之伤:当我们的孩子走进幼儿园的时候,首先学会的就是懂规矩、要安静。守规矩的小朋友可以拿到小红花,而“出头的椽子先烂”。现行的教育有着类似工厂的组织架构,把学习搞成了一种低水平的可测试活动。顺从的伤害常常植根于恐惧之中:害怕被当作异类,害怕不能取得成功,害怕被赶出教室。分数和各种现实荣誉会导致过度服从。要知道,服从法律规定是必须的,而“服从”本身绝不会产生创造力。 反叛之伤:对于许多人尤其是男生来说,“在人际交往方面有天分,有与其他人相处的能力,热心、幽默,可这些在学校里面是不怎么算数的。我一离开学校,我生命中那部分成功的东西就出现了。”当学生们不愿遵命交作业的时候就一定会被打很差的分数,在学校里逆老师意愿造成“混乱”就会成为老师和学校系统生活中的灾星,反叛的伤害是教育体系的一个发泄口。由于这个体系缺乏弹性和在智能上搞“一言堂”,才产生了不能真正投入学校学习的状况。在这个体系里许多学生感到乏味、被疏远和不受关注。不顺从的学生变得固执,与不良合流,以及自我破坏。 麻木之伤:很多学生对追求分数显得害怕和疲累,就对学校的影响开始麻木;他们眼神半呆,疏离学习活动,丧失了学习的志向,他们把脑袋藏在自己“翅膀”底下,想要逃离现实。很多学生把自己麻木的情感,归因于他们自从进入学校以来就一直在忍受着的大量考试。“我恨考试,不过,还是只能适应它,因为这是你离开学校以前必须要整天面对的东西。”另一些学生,学校对他们来说就是一种折磨。 如果学校的建立仅仅只关注成绩,所有的智力活动都是基于一种计算,计算它将会如何影响到我们进入更好的中学或大学的机会,或者说,如果我们已经被贴上了失败者的标签的话,我们就会变得麻木,失去了学习的快乐。最终,我们对生活也会失去兴趣。 低估之伤:由于学校有一种传统的思维和可预测性,它就可能教会我们低估自己。用不一样方式学习的孩子们会被贴上“问题学生”的标签,有些时候还会被贴上“缺陷学生”的标签。除此之外,大多数学校在孩子们还非常小的时候就对他们进行分班和分流,“英才班”、“示范班”和普通班已经就是标签了,即使排座位,也有褒贬抬压的作用。这些分法很容易被学生们自我强化成为永恒不变的东西。很多深受低估伤害的学生,在生活中需要花费惊人的能量甚至终身的力气去平复这些伤害。 平庸之伤:在任何一个班级里,“平庸”的中等生永远是多数,他们中的大多数永远不会受到关注,给他们提供的资源也相应不足。他们多数“数着时间过日子”,只做上课所要求的最低限度的事情,因为他们对课堂讨论和作业根本不投入。然而事实是,国家将依赖那些处于中间状态的孩子所能接受的教育和投入。 完美主义之伤:完美主义和麻木的伤害一样,会把一个人导向到对学业的疏离,甚至导致成功的缺失。当一个人受到完美主义的伤害,任何低于完美状态的东西都会导致负罪感、沮丧感。害怕失败,会导致丧失学习中的乐趣。失败通向的是羞辱和自我厌憎。传统的学校教育有一种很强的导向,要求可测量的成果、摸得着的分数以及清晰界定的任务,这会强化完美主义者追求完美的冲动,有时候就造成了低水平的循环。在学校站立于成绩的顶峰,在所有方面都能取得任何其他人都做不到的成功,这些通常都是完美主义者的表现——这非常脆弱,非常容易使完美主义者跌入沮丧和失败的深渊。 学校的各种伤害是不同的,不过从另一方面来看,这些伤害也有很多共同之处。它们产生于这样的学校环境:拒绝承认认知、情感或身份认同的差异,在这样的环境里,“不一样”就会引起侧目和羞辱;它们产生于这样的学校氛围:要求依照相对狭隘的标准行事,在学校功课的完成过程中几乎不给学习者任何选择的机会;它们产生于这样的学校环境:学校更多的心思放在给学生贴标签和分流上,抹杀学习者之间的差异,而不是欢迎和承认多样性的存在。学校的伤害导致学习者疏离了自己,减少了学习经历中的乐趣,并且造成了内部抵触或低水平表现。 非常可贵的是,《学校会伤人》这本书能够帮助学校找到一条疗伤的道路,指引一种从一开始就不伤人或少伤人的教育。(彭呈军) 延伸阅读 扼杀创造力的9种“必杀器” 在美国著名创造力研究专家Ronald Beghetto和James Kaufman主编的《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一书中,作者梳理出扼杀创造力的9种“必杀器”。这些杀器所培养的态度、信念与方法可以将绝大多数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扼杀在摇篮里。读者可以尝试描述这些杀器之外的杀器,也欢迎读者反思。 (1)坚持完成任何一项任务都只有一个正确途径,任何一个问题都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要求学生完全按照上课所学内容完成作业和考试,完全不容忍偏差。 (2)培养起学生对权威,尤其是老师毫不质疑的服从感,最好是恐惧感,降低学生表达“离经叛道”想法的可能性。老师说的话句句都是不容置疑的真理,而不只是一家之言。 (3)要求不惜一切遵循教学计划,只让学生完成老师布置或课本上要求的课题。 (4)纠正学生认为他们应该有创新思维的想法。倡导“天才是罕见”的这一观念;让学生明白只有极少数人是天赋异禀,而绝大多数人只需遵照教师的思考,不要奢望自己能有任何创见。 (5)倡导“知识分界”的观念。确保学生看不到所学知识的关联性,尽量阻止他们意识到在某个领域里有用的问题解决方法或许可以被运用到其他领域。 (6)用嘲笑打击好奇心和求知欲。每当有儿童执著地问一些你没有答案的问题时,就利用这个机会取笑他。嘲笑是一种极具杀伤力的“武器”。 (7)倡导与创造性思维发展理论完全相反的理念。例如,“智力是由个体的先天基因决定的,是固定不变的理念”,由此可以打消儿童努力尝试完成高难度任务的念头。 (8)最关键的是,绝对不要让学习或解决问题变得有趣。确保学生明白,努力学习与乐趣是不可兼得的,想要完成有智力挑战性的任务就不要指望能享受这个过程。 用口号来证明观点,究竟是证明何种观点并不重要。如果我们能熟悉足够数量的经典格言,那我们几乎没必要顾虑自己的行为,因为总能找到一个简练的谚语来支持我们的做法。 《中国教育报》2014年3月6日第11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