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语言学 > 句法语义学 >

转折性引述回应句“VP/不VP,S”考察


    摘 要:转折性引述回应句“VP/不VP,S”在构成上具有鲜明特点,其句义表现可概括为呈现事态突转、蕴含对抗否定、传递负面事理立场、凸显意外认识四个方面。以句义表现为基础,通过语用推理,“VP/不VP,S”有如下语用功能:反驳“VP/不VP”言论、嗔怪“S”事态、嘲讽言谈对象“言行不一”。“VP/不VP,S”表达意外语义与它的整体语义背景及发话人的主观认识密切相关。
    关键词:转折性引述回应句;言行不一;知域冲突;意外认识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汉语意外范畴的句法实现与类型特征研究”(项目编号:16BYY132);安徽省高校优秀青年人才支持计划重点项目“互动语言学视野下汉语意外意义的表达与识解研究”(项目编号:gxyq ZD2018008)资助。
    零、引言
    意外范畴是表现主观性意外认识的句法语义范畴,意外语义的表达往往与言谈互动关系密切,其语法实现手段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强星娜2017,胡承佼2018)。交际中经常使用一种转折性引述回应句来传达意外意义,体现发话人的意外认识和意外评价。例如:
    (1)“哎,我再看一下。”“再看一下,你这都看了老半天呢!”1
    (2)“小曼吵着‘过午不食’,要减肥呢。”“不吃,她昨晚还吃了一大份麻辣烫。”
    例(1)、例(2)中带下划线的句子都是对于某个言谈对象先前某一具体言谈内容的回应,前例回应的言谈对象就是听话人,后例回应的言谈对象是“小曼”。两句中,“再看一下”是直接引述成分,表现为肯定式,“不吃”是间接引述成分,表现为否定式。逻辑上,“再看一下”“不吃”分别与后面的“你这都看了老半天呢”“她昨晚还吃了一大份麻辣烫”构成转折关系。本文把这类转折性引述回应句码化为“VP/不VP,S”。
    宛新政(2016)考察了诸如例(2)这种含否定性“不VP”的转折性引述回应句,将其简单界定为反预期构式“不V不VQ”,但未充分讨论,也没有考虑到还存在肯定式“VP”构成转折性引述回应句的情况。
    反预期这一功能定位只考虑了发话人对于“S”的命题态度,如果仅是如此,发话人无需使用引述成分。比较例(1)与例(1)’、例(2)与例(2)’:
    (1)’“哎,我再看一下。”“你这都看了老半天呢!”
    (2)’“小曼吵着‘过午不食’,要减肥呢。”“那她昨晚还吃了一大份麻辣烫。”
    使用复杂结构“VP/不VP,S”,是因为发话人更关注言谈对象声称的“VP/不VP”与在“S”中实际出现的事态之间的前后矛盾。也就是说,此类转折性引述回应句的根本表达目的不在于反预期,而在于点明言谈对象“言行不一”给发话人带来的意外性心理冲突,突出发话人对于整个“VP/不VP,S”句的命题态度。
    话语引述及其相关现象一直是汉语语法研究中比较关注的问题,涉及概念界定、类型区分、功能考察、篇章分析、构式探讨等诸多方面,如吕叔湘、朱德熙(1978)、徐赳赳(1996)、董秀芳(2008)、郑曼娟(2012)、乐耀(2013)、陈一、李广瑜(2014)、马国彦(2016)、王长武(2016)等。本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打算从构成特性、句义表现与意外语义形成、语用功能三个方面对转折性引述回应句“VP/不VP,S”展开更加具体的考察。
    一、“VP/不VP,S”句的构成特性
    转折性引述回应句“VP/不VP,S”包括“VP/不VP”和“S”两个构成部分,下面分别加以考察。
    1.1关于“VP/不VP”
    我们可以从来源的引述性、形式的可拷贝性、语义的指称性、功能的示证性和施效性几个方面考察“VP/不VP”。
    1.1.1来源的引述性
    前文指出,“VP/不VP”是对言谈对象前时所言内容的引述。作为引述成分,“VP/不VP”的位置非常灵活,可居于“S”之前,也可居“S”之后。同时,“VP/不VP”的前面经常带有“说/讲/说是/讲是/想着”之类的引述标记词。例如:
    (3)说只打一会儿,结果你还是打了个通宵。
    (4)夫妻俩又吵得不可开交,讲是今后不吵了。
    引述对象上,“VP/不VP”所引述的可以是听话人的言论,如例(1)、例(3);可以是听话人之外第三方的言论,如例(2)、例(4);还可以是说话人自己之前的言论乃至自己的“内心独白”(Tannen 1989),此时说话人以自我为言谈对象。例如:
    (5)说就买几个,可我还是买了一大堆。
    (6)想着不要弄丢了,结果还是被我给忘在出租车上了。
    上面例(5)“就买几个”是说话人自己之前的言论,例(6)“不要弄丢了”是说话人自己的内心独白。
    引述方式上,“VP/不VP”存在直接引述和间接引述两类。直接引述指“VP/不VP”源于发话人对言谈对象所言内容的全部或部分复现,间接引述指“VP/不VP”源于发话人对言谈对象所言内容的言语再加工,即再现的是核心意义而不追究形式相同。
    Clark&Gerrig(1990)认为,直接引述是一种“复制”(reproduction),间接引述是一种“描述”(description)。例如:
    (7)“我是真喜欢她。”“喜欢,你还老晾着人家呀。”
    (8)“戒烟,戒烟,一定要戒烟。”“说不抽,你怎么又偷偷抽上了。”
    例(7)“喜欢”是对“我是真喜欢她”的部分复现,为复制性的直接引述;例(8)“不抽”是对“戒烟,戒烟,一定要戒烟”的言语再加工,“戒烟”即意味着“不抽烟”,为描述性的间接引述。
    1.1.2形式的可拷贝性
    引述作为一种言语行为具有可重复性,所引述的话语能够多次使用。就引述成分“VP/不VP”来说,其可以叠加并置,构成重复性的“VPVP/不VP不VP”拷贝式。例如:
    (9)心里想着马上改马上改,结果竟又拖了好几天。
    (10)说不赖床不赖床,今天你还不是12点才起来。
    形式的叠加和复杂化往往带来语义和语用功能的强化。相比“VP/不VP”,拷贝式“VPVP/不VP不VP”进一步强调了言谈对象之前声称的内容,发话人的口气显得急促而迫切,其主观态度更为凸显。基于此,发话人有时还会使用形式更为夸张的“VPVPVP/不VP不VP不VP”拷贝式。例如:
    11说同意同意同意,你最后不还是没同意吗?
    12说是不喝不喝不喝,可末了又拼了小半斤。
    1.1.3语义的指称性
    从句法属性上看,“VP/不VP”是谓词性结构,但在“VP/不VP,S”转折性引述回应句中,“VP/不VP”并不表达陈述性意义,而是用以指称言谈对象先前的某一话语信息,即言谈对象曾声称过类似的话语内容。换言之,“VP/不VP,S”中使用“VP/不VP”表明的是一种言谈上的言语行为,而非概念上的肯定性或否定性陈述。例如:
    13说所有活儿全包了,可他现在愣是半点没干。
    14不追剧不追剧,你居然连着看了好几部。
    例13中的“所有活儿全包了”和例14中的“不追剧不追剧”用于分别指出言谈对象之前说过类似“所有活儿全包了”“不追剧”这样的话,不是为了对事件行为“包下所有活儿”和“不追剧”分别进行肯定性陈述和否定性陈述。
    形式上的证明是,此类转折性引述回应句中,“VP/不VP”可以用“言谈对象+说过+‘VP/不VP’这话儿”补充完整,且语义保持不变。这种情形下,“VP/不VP”显然是表指称的。例如:
    13’他说过“所有活儿全包了”这话儿,可他现在愣是半点没干。
    14’你说过“不追剧”这话儿,你居然连着看了好几部。
    1.1.4功能的示证性和施效性
    作为发话人的一种主观行为,话语引述体现了发话人对被引述者话语的主观介入和处理。(Triki&Bahloul 2001)就转折性引述回应句“VP/不VP,S”而言,引述成分“VP/不VP”具有示证功能:以言谈对象之所言作为论据或者说证据来源,明示其与后续“S”所述事态的实际表现不相符,“在形式上体现出自己的言谈与对方的言谈内容具有意义上的关联性”(方梅2012),借以表明自己产生意外性心理冲突是合理的。例如:
    15扫好了,这地怎么还这么脏?
    16说不理不理,这会儿你又这么关心。
    以上两例,“扫好了”“不理”是言谈对象先前的话语内容,“地仍然这么脏”“你仍然这么关心”是目前的实际事态。通过引述“扫好了”“不理”,发话人将其作为一个证据向受话人加以展示,解释自己为何会产生意外性心理冲突,并以此向听话人显示该意外性心理冲突的合理性。这实际上就是一个“明示—推理”(丹·斯珀波等2008)的交际过程。
    与示证功能密切相关的是施效功能,示证是为了更好地施效。Austin(2002)将言语行为三分为:话语行为(locutionary act)、话语施事行为(illocutionary act)、话语施效行为(perlocutionary act),其中“话语施效行为”是指“通过说某些事情,我们实现或取得某些效果,如使人信服、说服、阻止,甚至是使人吃惊或使人误导”。从以言行事的角度看,引述成分“VP/不VP”恰恰属于话语施效行为,其不是为了传达该话语自身语义,目的在于该话语说出之后所产生的效果以及对受话人的影响(胡承佼2016),以获得受话人的关注和认同。
    1.2关于“S”
    我们可以从事态要求、语义性质、形式特征三个角度考察“S”。
    1.2.1“S”的事态要求
    转折性引述回应句“VP/不VP,S”中,“S”作为后续成分,其反映的事态一般要求是已然事态。这与“S”的反预期性(counter-expectation)和前景(foreground)地位有关。
    基于言谈对象先前言论“VP/不VP”和交际的质量准则,发话人通常会首先认可言谈对象,形成与之相适的某种预期。当“S”为反预期时,反映的事态就须为结果已明的已然事态,结果未明的未然事态难以判断反预期与否。例如:
    17说考研究生,可他根本就没看书。
    18说不哭,结果还是哭得一塌糊涂。
    例17、18,言谈对象宣称“考研究生”“不哭”,发话人由此产生言谈对象会“努力看书”、言谈对象“不会哭”这样的预期,而“S”反映出的却是“根本就没看书”“哭得一塌糊涂”这样的结果明确的已然事态,反预期得以判定。我们在语料中还发现了下面这类例子:
    19说是去上海,但后来你怎么又打算去北京?
    20你讲不走,现在又准备离开……
    这两个例子中,“去北京”“离开”似乎是未然事态,如何解释?不难发现,“S”所反映的事态其实是“打算去北京”“准备离开”,作为一种意图,这还是确定的和已然的。
    从信息值高低来看,“VP/不VP,S”中“S”是真正承载核心意义的部分,具有前景地位。“S”的前景地位通常也要求其反映的是已然事态,“前景材料推动叙述进行……用完成体表示。”(屈承熹2006)例如:
    21甲:等会儿啊,我去去就来。先别下(线)。
    乙:去去就来,这都多长时间了。我一顿饭的功夫都没了。
    甲:(流泪表情包)LP有指示,不敢不去。
    乙:快点,快点,到你了。
    1.2.2“S”的语义性质
    语义上,正如前文所言,“S”与“VP/不VP”之间存在逻辑转折关系,即“S”并未按“VP/不VP”来顺向推进,而是形成一种事态逆转。事态逆转越突然,越容易令人意外。转折性引述回应句“VP/不VP,S”正是如此,“VP/不VP”中既没有“虽然”之类的预示后续“S”将要转折的任何标记,也不能自行添加这类标记。根据邢福义(2001)对转折句的区分,其应属“突转句”,而非“让转句”或“假转句”。比较:
    22不紧张,可你哆嗦什么?
    22’虽然不紧张,可你哆嗦什么?
    例22“不紧张”顺向推进所呈现的后续事态本该是“行为表现自然”,“S”却意味着“很紧张”的“哆嗦”,形成事态逆转。“VP/不VP,S”句的“突转”语义特性,压制“不紧张”的前面使用“虽然”之类的转折标记,因为一旦添加,“虽然VP/不VP”就已经预示了后续“S”的逆转,这相当于提供了一个心理缓冲,不利于意外心理冲突的产生,无法显著表现意外语义。同理,“S”中则经常使用或者可以自行添加转折标记,因为这有利于事态逆转表现得更加显赫。
    具体来看,“S”语义上有两种表现:一种是明转,“S”直接含有与“VP/不VP”语义相背的“不VP/VP”;一种是暗转,“S”虽不含与“VP/不VP”语义相背的“不VP/VP”,但可以推导出其语义与“VP/不VP”存在相背关系。例如:
    23说是不划了不划了,但转眼又划了小区里三辆车。
    24说尝一口,结果半盘子都没了。
    例23“但转眼又划了小区里三辆车”是明转,“又划了”与“不划了”语义相背,形成转折。例24“结果半盘子都没了”是暗转,从“半盘子都没了”能够推出发话人意指“吃了很多”(发话人认为大量),这就与“尝一口”(言谈对象宣称小量)相背,形成转折。
    1.2.3“S”的形式特征
    从转折标记和明转、暗转之间的配合看,“S”就存在四种表现形式:“有转折标记+明转”,如例23;“无转折标记+明转”,如例18;“有转折标记+暗转”,如例22;“无转折标记+暗转”,如例24。
    显然,语义理解上,“有转折标记+明转”的“S”最容易,其转折形式和转折语义均凸显;“无转折标记+暗转”的“S”最难,其转折形式和转折语义均不凸显;“无转折标记+明转”和“有转折标记+暗转”的“S”居中,前者凸显了转折语义,后者凸显了转折形式。统计发现恰恰是“无转折标记+明转”和“有转折标记+暗转”这两种形式用频最高,“有转折标记+明转”形式次之,“无转折标记+暗转”用频最低。究其原因,可能与发话人寻求表达省力和理解省力二者间的平衡有关。“S”明转,就无需强求用转折标记;“S”有转折标记,就不用强求明转。“有转折标记+明转”采用双重凸显,表达不够省力;“无转折标记+暗转”需要额外推导,理解不够省力。而当表达省力与理解省力难以兼顾时,让受话人理解则更重要,宁可多说也不要少说,因此相对而言“有转折标记+明转”形式的用频又略高于“无转折标记+暗转”形式。
    Peterson(2013)从寄生性(parasitic)和非寄生性(non-parasitic)的角度,较系统地考察了人类语言中意外范畴的实现手段。(强星娜2017)与此相关,受“VP/不VP,S”表达意外语义的影响,“S”形式表现上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同表现意外范畴的形式手段之间有极强的适配性。“S”可以使用意外义评注副词充当高层谓语,可以自由运用意外话语标记,还可以为赋加诸如反问之类的特定语气。据胡承佼(2018),这些都属于汉语高频采用的意外范畴实现手段。例如:
    25讲是随便聊聊,可竟然来了一大帮人正襟危坐地谈了大半天。
    26不等了不等了,居然又等了一个多钟头。
    27说去上课,没想到他根本就不在教室。
    28说是不会上当,谁料最后他还是被骗了。
    29坐一下,你怎么坐了这么久?
    30不哭不哭,你为什么又哭了?
    二、“VP/不VP,S”句的句义表现和意外义的形成
    上文从“VP/不VP”“S”两个构件入手,对转折性引述回应句“VP/不VP,S”的构成特性进行了考察。可以看出,转折性引述回应句“VP/不VP,S”的完整语义结构实为“(言谈对象虽声称)VP/不VP,(但其实际上却)S”。下面进一步分析该类句子的句义表现及其意外语义的形成问题。
    2.1句义表现
    “VP/不VP,S”句的句义表现可以概括为呈现事态突转、蕴含对抗否定、传递负面事理立场、凸显意外认识四个主要方面。关于事态突转的呈现,前面讨论“S”语义性质时已经一并说明,本节不再赘述。
    2.1.1蕴含对抗否定
    郑曼娟(2012)指出,引述回应同对抗否定存在必然联系。转折性引述回应句“VP/不VP,S”亦是如此,句义上具有对“VP/不VP”的否定性,即“VP/不VP”言不符实。这种否定语义显然不是单独来自“VP/不VP”本身,也不是单独来自“S”,而是源自“VP/不VP”与“S”之间的对抗性或者说矛盾性,即前文所说的事态突转。例如:
    31就买就买,三个多月了你有动静吗?
    32不买不买,你还不是又买了这么些?
    上面两例在句义上都蕴含对“VP/不VP”的否定。Stainton(1999)将引述语意义区分为涉及“命题真假”和涉及“言语行为是否恰当”两种。“命题真假”针对的是引述语本身所指信息的真或假,属于语义范畴的肯定——否定判断;“言语行为是否恰当”针对的是引述语作为一种言语行为的适宜或不适宜,属于语用范畴的肯定——否定判断。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作为引述语,所指信息的真或假往往会影响其作为一种言语行为的适宜或不适宜。具体到转折性引述回应句“VP/不VP,S”,由于“S”所表事态的实然性,可以得出引述语“VP/不VP”所指信息为假(语义否定),那么宣称“VP/不VP”这样的言语行为就不适宜、不恰当(语用否定)。仍以例31、32来看,“三个多月了你有动静吗?”“你还不是又买了这么些?”均为反问形式,意指实际出现的事态是“三个多月了你还没有买”“你又买了很多”,分别与“就买”“不买”相矛盾,由此言谈对象“你”之前说的“就买”“不买”信息为假,进而言谈对象“你”宣称“就买”“不买”的言语行为并不恰当。
    可见,“VP/不VP,S”蕴含的否定句义实质上是语义否定与语用否定的交融,发话人既是在否定言谈对象先前的言语信息,也是在否定言谈对象先前的言语行为。这种语义否定和语用否定以“VP/不VP”与“S”的语义对抗性为基础,同引述语“VP/不VP”本身是肯定形式还是否定形式无关。
    2.1.2传递负面事理立场
    转折性引述回应句“VP/不VP,S”是一种主观性表达,王长武(2016)认为主观性是引述回应格式的本质特征之一。主观性的一个重要表现是,“VP/不VP,S”句在句义上往往传递“负面事理立场”(刘亚琼、陶红印2011),表现发话人对“S”不合理性的主观认识。从“趋利避害”的语言使用心理来说,如果发话人主观认定“S”是合理的,即使“S”所表现事态与言谈对象先前声称的“VP/不VP”不相符,为避免冲突,其一般也不会在谈论“S”时引述“VP/不VP”。反之,如果发话人主观认定“S”是不合理的,那么一旦“S”所表现事态与言谈对象先前声称的“VP/不VP”不相符,发话人就会有意在言谈中引述“VP/不VP”,借以引入“冲突”,引起听话人的关注,试图来影响听话人的看法或态度。发话人对“S”不合理的主观认定往往可以通过“S”的后续句看出端倪。例如:
    33说等我,转眼就没了你的人影。还害我一顿狂找。
    34不给不给,你怎么又给了那么多?咱家很有钱是吧?
    例33发话人认为“你不应该不等我”,例34发话人认为“你不应该给那么多”,均传递出对“S”的负面立场,即在发话人看来“S”不合理。并且,通过引入听话人“你”(同时也是言谈对象)先前的言论“等我”“不给”,发话人意在促使听话人“你”反省自己在“S”事态中的所作所为。
    当引述语“VP/不VP”为发话人自己之前的言论或“内心独白”时,发话人对“S”的负面立场依然存在,此时体现的是一种交互主观性,发话人是以“他者视角”来审视自己在“S”事态中的所作所为,评判其不合理,以期听话人认同自己的自我反思。例如:
    35说好好看书,我又荒了半个来月,什么书都没看。
    36唉!想着不打游戏不打游戏,结果我还是没忍住。
    需要注意的是,“S”合理与否与“S”所表现事态本身是否具有积极性没有明显关系。一般视为积极性的“S”在发话人的主观认识上同样可能是不合理的,从而引入引述语“VP/不VP”,构成“VP/不VP,S”句。这进一步印证“VP/不VP,S”句的主观性。例如:
    37说没准备,那你怎么考上的?烧高香啦?
    38没感觉,你居然还答应嫁给他。真是魔怔了!
    2.1.3凸显意外认识
    “意外认识”表现的是“发话人不备的大脑知识、非预期的新信息以及随之而来的惊异感受”(Aikhenvald 2004),这实质上是一种心理认识或者说心理体验。落实到具体语言表达中,言谈上所显现的就是“意外”义。就转折性引述回应句“VP/不VP,S”而言,其牵涉到发话人的双重意外认识:“S”反预期给发话人带来的意外认识、言谈对象“言行不一”给发话人带来的意外认识。“S”反预期是判定言谈对象“言行不一”的基础,因此“S”反预期给发话人带来的意外认识要比言谈对象“言行不一”给发话人带来的意外认识更加直接。显然,认知加工处理上,后者比前者更复杂。概念的认知处理越复杂,所需要的形式往往越复杂,这也就带来了语言表现形式的差异。
    如果仅仅为了表现“S”反预期给发话人带来的意外认识,言语表达上发话人只需要考虑“S”事态本身,可以不引述“VP/不VP”,将其完全交给会话语境。例如:
    39(甲以前说过“不再参加集体相亲活动”,发话人发现他又来了)咦,你怎么来了?
    例39,由于言谈对象“甲”以前声称“不再参加集体相亲活动”,发话人形成预期“这次集体相亲活动,甲不会来了”,事实是“甲来了”,这违背了发话人的预期,令发话人觉得意外。发话人不引述“VP/不VP”,对表现“S”反预期带给自己意外认识没有多少影响。
    发话人之所以引述“VP/不VP”,形成“VP/不VP,S”句,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通过引述,将“VP/不VP”重新拉入当下言谈现场,凸显言谈对象“言行不一”给自己带来的意外认识。比较例39、39’:
    39’(甲以前说过“不再参加集体相亲活动”,发话人发现他又来了)说不参加,你怎么来了?
    换言之,是否引述“VP/不VP”,本质上反映的是发话人选取的认知凸显侧面(profile)的差别。不引述“VP/不VP”,发话人的认知凸显侧面在于因“S”反预期而意外;引述“VP/不VP”,发话人的认知凸显侧面在于因言谈对象“言行不一”而意外。据此,我们认为“VP/不VP,S”是一种有标记结构形式,具有凸显言谈对象“言行不一”从而使得发话人感到意外的句义表现。
    综上,转折性引述回应句“VP/不VP,S”的运用受到三个方面的影响:首先,“VP/不VP”与“S”存在事态逆转关系;其次,“S”事态在发话人的主观认识上具有不合理性;再次,发话人试图凸显言谈对象“言行不一”给自己带来的意外认识。一旦满足这三个方面,发话人往往就会采用该种表达结构。
    2.2意外义的形成
    前面已经分析了转折性引述回应句“VP/不VP,S”句义上凸显意外认识的问题。下面从语义背景角度来具体讨论“VP/不VP,S”意外义的形成。
    “VP/不VP,S”意外义的形成可简要概括为:言谈对象言域与行域相矛盾,引发发话人知域上的冲突,造成发话人心理上的“不备”(unprepared)和“惊异”(surprise),导致其产生意外认识,从而句义上“浮现”(emergent)意外义。言谈对象声称“VP/不VP”,属于言谈对象的言域;言谈对象在“S”中的实际行为,属于言谈对象的行域。发话人知域上则具体表现为四点看法:(1)“S”发生前,对言谈对象声称内容的认可;(2)对人们应该“言行一致”的价值认同;(3)“S”发生后,对“S”违背言谈对象声称内容的断定;(4)对言谈对象“言行不一”的评判。四点看法中,(1)与(3)、(2)与(4)分别构成了两组冲突,这也正是前文说“VP/不VP,S”涉及发话人双重意外认识的原因所在。
    由此,我们可以将转折性引述回应句“VP/不VP,S”意外义的形成在语义背景上作如下演示:A.言谈对象曾声称“VP/不VP”;B.发话人基于交际质量准则,认可言谈对象声称的内容,相信其为真;C.由于发话人相信“VP/不VP”为真且基于人们应该“言行一致”的价值认同,发话人形成对言谈对象的预期S’;D.当前,言谈对象出现事态“S”;E.发话人认为“S”违背了预期S’;F.发话人认为言谈对象“言行不一”;G.发话人因而感到意外;H.发话人诉诸“VP/不VP,S”句传达出意外,意外义得以浮现。例如:
    40(甲之前说过“不骂孩子了”,发话人发现甲又在骂孩子)说不骂了,你怎么又骂起来了?
    例40中言谈对象“甲”曾声称“不骂孩子了”;发话人认可“甲”声称的内容,相信“甲”的言论;由于发话人相信“甲”的言论并认为人们应该“言行一致”,发话人预期“甲”“不会再骂孩子”;当前,“甲”出现新事态“骂孩子”;发话人认为“甲”“骂孩子”违背了自己对“甲”的预期;发话人认为“甲”“言行不一”;发话人感到意外,并经由整个语句传达出意外语义。
    由上可见,转折性引述回应句“VP/不VP,S”表达意外语义与它的整体语义背景及发话人的主观认识密切相关,其以互动交际为基础,具有较强的语境依赖性。
    三、“VP/不VP,S”句的语用功能
    Halliday(1994)提出了语言的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篇章功能。从“VP/不VP,S”句义表现的四个方面看,事态突转属于语言概念功能中的逻辑功能部分,对抗否定、负面事理立场、意外认识则均与发话人的态度及其对事物的推断、判断、评价有关,属于语言的人际功能。“人际功能的加强诱发情态化”(张谊生2010),这使得“VP/不VP,S”句在具体互动交际过程中还会产生一些依靠语用推理而显现的语用功能。
    3.1反驳“VP/不VP”言论
    一般说来,人们对某一言论的“认同”“反驳”与其对该言论的“肯定”“否定”具有很大关联性。“认同”一个言论通常意味着“肯定”该言论,“反驳”一个言论通常意味着“否定”该言论。这样一来,因为转折性引述回应句“VP/不VP,S”表现发话人对“VP/不VP”的对抗否定,经由“否定”而“反驳”的逆向回溯推理,听话人就会推断:发话人很可能是在反驳言谈对象的“VP/不VP”言论。例如:
    41说不嫉妒,可她刚才那眼神都能把人吃喽!骗谁呢?
    例41句义上蕴含发话人对言谈对象“她”所宣称内容“不嫉妒”的对抗否定,通过“否定→反驳”逆向回溯推理,听话人由此推断发话人很可能是在反驳该言论,并从后续句“骗谁呢”得到验证。
    3.2嗔怪“S”事态
    与反驳“VP/不VP”言论的语用功能源于逆向回溯推理不同,嗔怪“S”事态的语用功能源自顺向推理:如果一个行为事件是不合理的,那么该行为事件可以被嗔怪。因为转折性引述回应句“VP/不VP,S”表现发话人对“S”不合理性的负面事理立场,经由“不合理”而“嗔怪”的顺向推理,听话人就会推断:发话人很可能嗔怪言谈对象的“S”事态,即“S”事态不应该出现。例如:
    42歇一会儿歇一会儿,他这都甩手好半天了。叫我说,不想干趁早滚蛋!
    例42中对于言谈对象“他”出现的事态“甩手好半天了”,发话人认为不合理,通过“不合理→嗔怪”顺向推理,听话人由此推断发话人很可能是在嗔怪该事态,后续句“叫我说,不想干趁早滚蛋”则证实了这一推断。
    3.3嘲讽言谈对象“言行不一”
    嘲讽言谈对象“言行不一”的语用功能同样源自顺向推理:言行一致是人们的普遍价值观,如果一个人言行不一,前言不合后事,引起他人心理上的意外冲突和不适,那么很可能招致他人言语上的嘲讽。转折性引述回应句“VP/不VP,S”表现发话人对言谈对象“言行不一”的意外认识,经由“对言谈对象言行不一感到意外”而“嘲讽言谈对象”的顺向推理,听话人就会推断:发话人很可能施行嘲讽言谈对象的言语行为,即利用言语对言谈对象加以讽刺。例如:
    43说不涨价不涨价,他家竟然偷偷涨了好几次。还要脸啵?
    例43中言谈对象的所言“不涨价”与其所行“偷偷涨了好几次价”不一致,这引起了发话人心理上的意外冲突,通过“对言谈对象言行不一感到意外→嘲讽言谈对象”顺向推理,听话人由此推断发话人很可能是在言语上嘲讽言谈对象的“言行不一”,后续句“还要脸啵”也支持了这一推断。
    综上,我们分别对转折性引述回应句“VP/不VP,S”的三种语用功能进行了说明。事实上,就“VP/不VP,S”句而言,反驳“VP/不VP”言论、嗔怪“S”事态、嘲讽言谈对象“言行不一”三种语用功能往往同时显现,难以截然分开,因为三种语用功能都是以“VP/不VP,S”句的句义表现为基础。
    四、结论
    本文从构成特性、句义表现与意外语义形成、语用功能的角度对转折性引述回应句“VP/不VP,S”进行讨论。“VP/不VP”可以从来源的引述性、形式的可拷贝性、语义的指称性、功能的示证性和施效性四方面考察;“S”可以从事态要求、语义性质、形式特征三方面考察。“VP/不VP,S”的句义表现可概括为呈现事态突转、蕴含对抗否定、传递负面事理立场、凸显意外认识。以句义表现为基础,在语用推理的作用下,“VP/不VP,S”句还显现出反驳“VP/不VP”言论、嗔怪“S”事态以及嘲讽言谈对象“言行不一”三个语用功能。
    转折性引述回应句“VP/不VP,S”的使用条件为:(1)“VP/不VP”与“S”存在事态逆转关系;(2)“S”事态在发话人的主观认识上具有不合理性;(3)发话人试图凸显言谈对象“言行不一”给自己带来的意外认识。转折性引述回应句“VP/不VP,S”表达意外语义与它的整体语义背景及发话人的主观认识密切相关,其以互动交际为基础,具有较强的语境依赖性。主要体现在言谈对象言域与行域相矛盾,引发发话人知域上的冲突,造成发话人心理上的“不备”和“惊异”,导致其产生意外认识,从而句义上“浮现”意外义。
    参考文献
    [1]陈一,李广瑜.“别+引语”元语否定句探析[J].世界汉语教学,2014,(4).
    [2]丹·斯珀波,迪埃珏·威尔逊著,蒋严译.关联:交际与认知[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3]董秀芳.实际语篇中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的混用现象[J].语言科学,2008,(4).
    [4]方梅.会话结构与连词的浮现义[J].中国语文,2012,(6).
    [5]胡承佼.“至于”反问句考察[J].语言科学,2016,(4).
    [6]胡承佼.意外范畴与现代汉语意外范畴的实现形式[J].华文教学与研究,2018,(1).
    [7]刘亚琼,陶红印.汉语谈话中否定反问句的事理立场功能及类型[J].中国语文,2011,(2).
    [8]吕叔湘,朱德熙.语法修辞讲话[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78.
    [9]马国彦.“别”与引述性否定[J].世界汉语教学,2016,(4).
    [10]强星娜.意外范畴研究述评[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7,(6).
    [11]屈承熹.汉语篇章语法(潘文国等译)[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6.
    [12]宛新政.反预期构式“不V不VQ”[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
    [13]王长武.现代汉语引述回应格式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6.
    [14]徐赳赳.叙述文中直接引语分析[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6,(1).
    [15]邢福义.汉语复句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16]乐耀.汉语引语的传信功能及相关问题[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3,(2).
    [17]张谊生.现代汉语副词分析[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0.
    [18]郑曼娟.从引述回应式看汉语习语构式的贬抑倾向[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
    [19]Aikhenvald,A.Y.Evidentiality[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4.
    [20]Austin,J.L.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2.
    [21]Clark,H.&Gerrig,R.J.Quotations as Demonstrations[J].Language,1990,(4).
    [22]Halliday,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London:Arnold,1994.
    [23]Peterson,T.Rethinking Mirativity:The Expression and Implication of Surprise[OL].https://www.docin.com/p-1756805623.html,2016-10-13.
    [24]Stainton,R.Remarks on the Syntax and Semantics of Mixed Quotation[A].Edited by K.Murasugi&R.Stainton.Philosophy and Linguistics[C].Boulder,Colorado:Weatview Press,1999.
    [25]Tannen,D.Talking Voices:Repetition,Dialogue,and Imagery in Conversational Discourse[M].London and New York:Cup,1989.
    [26]Triki,M.&Bahloul,M.The Reported Speech Revisited:A Question of Self and Expression[J].Academic Research,2001,(1)&(2).
    注释
    1(2)本文语料均转写自作者本人与所指导研究生采集的日常对话和网络聊天,为非书面语料,不便一一标注出处,特此说明。部分语料涉及方言用词有所删改。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