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再“一逗到底”——使用逗号宜注意的几个问题
http://www.newdu.com 2024/11/24 04:11:00 光明日报 杜永道 参加讨论
编者按 《标点符号用法(GB/T 15834-2011)》自2012年6月正式实施以来,在教育界、新闻出版界得到广泛应用,也引起社会公众的一定关注。但由于该标准为推荐性国家标准,加之宣传力度不够,因此发布施行5年多来,很多人还不了解甚至不知道有这个新的国家标准,当然也就不能严格和自觉地执行这个标准。本刊特邀该国家标准修订课题组首席专家沈阳教授和苏培成、杜永道两位语言专家,对《标点符号用法》的修订和使用举例做些说明。 根据2012年实施的《标点符号用法》,我们在使用逗号时宜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在较长的主语后和较长的宾语前宜用逗号。例如: (1)老舍先生写的《北京的春节》《我热爱新北京》《住在北京》《北京》《顶可爱的北京》《要热爱你的胡同》等一系列讴歌新北京、新胡同的散文,我都很爱读。 (2)产自云南勐海县海拔一千七百米布朗山上的“文人的普洱茶——老班章王”,有着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 (3)我们应该思考的是,如何为整个丝绸产业发展凝聚更多智慧、增强原创力、塑造企业特有品牌。 (4)他还指出,有的家长给孩子选择学校时仅“看光环、看表面、看形式、看荣誉”,而忽略了孩子的个体差异。 上面的例(1)(2)主语较长,其后使用了逗号;例(3)(4)宾语较长,其前使用了逗号。 在逗号的使用中,应避免“一逗到底”现象。例如: (5)大鼓有的以地域名称来命名,有的以配器或调式特色来命名(如梨花大鼓、京韵大鼓),历史悠久并已定型的鼓书大多列入了国家或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曲艺形式,大鼓至迟在汉代就具有了雏形。 这段话要表达三个意思:大鼓的命名方式,有的鼓书已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大鼓艺术最晚产生于汉代。全段宜分为三个句子,第二、第三个逗号宜改为句号。“一逗到底”往往是因为言语片段前后意思连贯,作者担心阻断语义联系而连续使用逗号。在表达一个完整意思后,宜使用句号等,句群中的语义联系读者是完全可以体会出来的。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文人的藏书生活
- 下一篇:激发“网络文学+”的创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