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阐释论”的基本立场、理论建树与学术关怀(2)
http://www.newdu.com 2024/11/30 03:11:35 未知 泓峻 参加讨论
注释: ①关于张江《强制阐释论》及其相关文章在学界引起的反响以及国内外学者的回应,可参考李庆本、凌淑珍:《“强制阐释论”的回应与思考》,《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7年第5期。 参考文献: [1]张江:《当代西方文论若干问题辨识》,《中国社会科学》2014年第5期. [2][6][7][30]张江:《强制阐释论》,《文学评论》2014年第6期. [3]张江:《理论中心论》,《文学评论》2016年第5期. [4][28][29]张江:《“理”“性”辨》,《中国社会科学》2018年第9期. [5][9][13][16][17][22][31][32]张江:《再论强制阐释》,《中国社会科学》2021年第2期. [8][11]张江:《“意图”在不在场》,《社会科学战线》2016年第9期. [10][18][19][20][21]张江主编:《阐释的张力——强制阐释论的“对话”》,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第164、290、327-328、328、328页. [12][26]张江:《阐释与自证——心理视域下的阐释本质》,《哲学研究》2020年第10期. [14][15][33]张江:《公共阐释论纲》,《学术研究》2017年第6期. [23][27]张江:《“阐”“诠”辨——阐释的公共性讨论之一》,《哲学研究》2017年第12期.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视域融合、形式建构与阐释的当下性
- 下一篇:中国现代文学中的“解放”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