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语言学 > 句法语义学 >

诗歌语篇复杂语义的自组织整合——语篇语义的复杂性研究方法探析


    摘    要:复杂性范式的兴起,使许多以往被忽视的语篇现象,如成分多向关联、语义整体浮现、语义多元阐释等进入学术视野。对语篇研究复杂性方法的探索,有望让我们超越传统的线性研究方法,实现语篇研究的新进展。要从复杂性角度看语篇,我们就需要对整体语义样态、成分互动方式、语义整合过程等问题进行深入探究,这一点与互文语篇理论的基本假设极为契合。本文以诗歌语篇为例,在互文语篇理论和耗散结构理论的双重视域下探索语篇复杂语义的结构类型和整合规律,试图回答:语篇语义的不同样态是如何在他文本的交织互动中分别实现的。论文以语篇语义的自组织整合过程为线索,设立三个维度六个向度的分析框架,对语篇语义的简单与复杂、明确与含混进行描写、分析,尝试探索语篇语义的多样性与语义整合不同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
    关键词:互文语篇理论;耗散结构理论;复杂性;语篇语义;自组织整合分析;语义结构的稳定性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汉语语篇意义整合的机制和手段研究”(项目编号:18CYY045)资助; 上海师范大学“比较语言学与汉语国际传播”创新团队支持。
    一、引言
    语篇是承载完整语义的符号载体。语义上的统一完整,是语篇的基本特征之一。因此,语篇语义如何在零散的语言单位之间整体实现,是语篇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传统研究从句际连系成分、语义衔接手段、微观语义关联、宏观语义结构等方面来解释整体性的实现,但面对纷繁复杂的语篇实例,它们常常显得无能为力。上世纪中期兴起的复杂性科学,为我们带来了新的研究思路。复杂性科学强调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整体是部分之间发生非线性互动而动态生成的。生成过程中,整体会涌现出部分所没有的特征,涌现性特征的出现使整体成其为整体。因此,要认识整体,我们不仅要了解部分及其静态组构关系,更要关注成分互动、整体生成的动态过程,尤其是在此过程中产生的涌现(emergence,也可翻译成浮现)现象及其与整体结构样态之间的关系。复杂性范式诞生于宇宙演化研究和生物学领域,很快波及自然、社会、人文学科全域,并与解构主义思潮合流,形成蔚为大观的学术新图景。在其影响下,非线性、生成论、互动、整合、演化、涌现、自组织、涨落、模糊性、多元性、不确定性、不稳定性等概念进入学术视野。(参见黄欣荣2005)
    在语篇研究中引入复杂性范式,语篇就可视为离散的单元彼此发生非线性互动,进而涌现出整合性语篇语义的过程和产物。这一理念与语篇中大量存在的语义整体浮现,成分多向关联等现象契合,使许多曾被边缘化的问题,得以纳入理论框架之中,语篇分析有望以此超越简单、机械的研究方法而更具解释力。本文尝试借鉴复杂性科学的研究范式,以诗歌语篇为例,描述语篇语义的结构差异,追问整合过程的路径、成因,构拟针对语篇复杂语义的分析方法。之所以选择诗歌语篇,是因为相较于日常交际语篇,诗歌语篇的语义样态更加丰富,语义复杂性更为显著。在诗歌语篇中,我们可以更全面、清晰地观察语篇语义整合生成的多样图景。
    二、诗歌语篇的语义样态
    传统语义学对语篇整体语义的研究较少。现有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修辞结构理论、宏观结构理论、概念整合理论、规程说、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的语篇语义研究、形式语言学视角下的动态语义学等。这些研究虽都涉及了对语篇整体语义的思考,但大多尚未建构出以语篇语义的样态、类型、建构方式等为研究对象的理论体系。本文认为,要在复杂性范式下探讨语篇语义的整合实现,把握语篇语义的基本样态及结构类型应是研究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我们才能对语义整合的过程、机制、路径差异、涌现规律等展开分析。由此,本文尝试观察《唐诗三百首》中诗歌语篇的基本语义样态,对其进行初步描写。请看下例:
    (1)梧桐相待老,鸳鸯会双死。贞妇贵殉夫,舍身亦如此。波澜誓不起,妾心古井水。(孟郊《烈女操》)
    (2)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孟浩然《早寒有怀》)
    (3)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可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借酒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4)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例(1)围绕烈女应为亡夫守节、殉夫的主题展开,生成对妇女守节观念的赞同评价,全诗语义明确、单一;例(2)叙写了诗人的客旅孤寂之情,但除此之外,还表达出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对客旅孤寂的无奈、感伤、惧怯情思,对人生迷惘的慨叹等等,诸多意义彼此纠缠,难以尽述,整体语义比例(1)丰满得多;例(3)既写离别伤怀,又写登高雅兴,颂扬先贤才思,吐槽人生不平,最后还寄托了隐逸之志。这些意义虽集于一篇,但彼此离散,可做明确区分,在统一的事件情境(登高送友)中集合起来;例(4)历来争议很大,有说是情诗,有说是悼亡诗,有的说写音乐,有的说写政治……这些意义彼此冲突,在语篇中不能同时实现。
    以上四例可代表《唐诗三百首》中诗歌语篇整体语义的四种基本样态:1)语义简单:语篇中只有单一的整体语义,语义效果明确、干脆,如例(1);2)语义复杂:语篇中同时存在多项整体性语义,彼此之间有不同程度和方式的关联。语义复杂又可根据多项语义间的相互关系分为三种:a交义,多项语义相互兼容,关联密切,彼此交织融合,无法清晰区分,如例(2);b合义,多项语义相互兼容,但关系疏远,彼此离散,可做清晰区分,如例(3);c歧义,多项语义彼此冲突,在语篇中不可兼容共存,如例(4)。
    以上区分从直觉上很好理解,但如何能对这种直觉差异作出理论层面的分析和解释,则是语篇研究的任务所在。下文即在复杂性科学的理论范式下思考这两个问题。
    三、复杂性研究范式
    本节简要介绍复杂性范式及其在语言学中的相关研究情况,为下文的分析奠定理论基础。
    3.1复杂性科学
    复杂性研究最早以批判科学研究的简单性范式和还原论方法为起点展开。简单性范式主张:复杂和无序只是表象,简单才是世界的本质。认识世界,就是要找到复杂背后的简单本源。如古希腊的哲学家们就把世界解释成由火、水、土或原子等简单元素构成。对简单性的追求是科学研究的基本信念,这一信念在笛卡尔等学者的完善下,形成还原论的思维方法。还原论主张:科学研究要对复杂现象进行分解,通过对其组成部分进行细致入微的逐一分析,找寻复杂背后的简单本源,以此把握复杂的整体。人们相信,只要对部分的分析足够精细,我们就能找到掌控复杂的简单规律。部分组构成整体,整体还原为部分的机械观念深入人心。
    然而,科学研究的简单性和还原论并非不证自明。生物学家贝塔朗菲(1928)注意到,“用还原论方法构建的分子生物学虽然将生命现象深入到分子、原子、原子核,却依然无法真正理解生机勃勃的生命现象。”“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因而把整体切分成部分的同时,我们可能就损耗了整体之所以是整体的东西。”(转引自黄欣荣2005)由此,贝塔朗菲率先提出一般系统论,研究成分之间具有非线性互动关系的复杂系统,关注其整合生成的过程、机制,及整合过程中发生的“大于部分之和”的涌现现象。
    由于复杂性不是一个特定的研究对象,而是对事物属性和跨学科思维范式的命名,因而不同领域对复杂性各有界定。总体来说,复杂相对于简单,指的是构成系统的成分之间,除了具有静态组构关系,还有多种非线性互动的可能。成分间的非线性互动使整体产生部分所没有的涌现性特征,成分互动的多样性则造就系统整体样态的诸般差异。比如生物体由各种粒子构成,但粒子之间的相互关联不是静止、确定的,而是在多种互动可能中随机选择,从而涌现出粒子本身所没有的生命活力。粒子间互动方式的不同,则带来了生命多样性之间的复杂差异。因此,研究复杂性,就需要“找到产生涌现现象受限制的生成过程。通过这一过程,就能够把对涌现的繁杂的观测还原为一些简单机制的相互作用。”(霍兰2006:191)
    目前,复杂性研究已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40年代)主要从观念上反对还原论,产生了一般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运筹学等研究领域;第二阶段(20世纪60--70年代)以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超循环论、突变论等为主要成果,它们不仅在观念上批判还原论,还切实建构出具体学科的复杂性研究方法。其中以普里戈金(Ilya Prigogine)的耗散结构理论影响最为深远(苗东升2001);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后)以专门研究复杂适应系统的圣菲研究所(SFI)的成立为标志。这一阶段致力于打破学科壁垒,尝试在跨学科视野下进行复杂性研究。混沌理论、分形理论等是这一阶段的主要成果。(参见黄欣荣2005)
    复杂性研究虽然至今尚未形成统一、稳定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但它所主张的对成分互动、系统生成、整体演变、涌现现象的关注早已得到了各学科研究者的共鸣,在自然、社会、人文学科全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3.2语言的复杂性研究
    语言由诸多子系统(语音、词汇、语法等)及其成分构成,子系统和成分之间具有多种关联可能,可发生复杂的非线性互动。语言系统和使用的各个层面,都存在大量无法从成分推导出来的结构、功能、语义涌现现象。因此,语言是一个复杂系统,可在复杂性范式下进行研究。事实上,过去几十年的语言研究即使没有冠以“复杂性”之名,但很多已受到了复杂性范式的影响。如语用学致力于交际过程的构拟,认知心理语言学关心语言在线生成和理解的过程与机制,汉语语法研究在结构分析外加入了历时演变研究的新维度(如陈昌来2017,张谊生2017等),构式语法(参见陆俭明2008,施春宏2017)和浮现语法(如方梅2018)更是致力于探索在语言单位的组配和使用中,不可推导的整体意义如何产生,直接切入了复杂性范式的核心。
    近年来,专门讨论语言复杂性的成果也有不少,比如马清华、汪欣欣(2016)结合语音、语法、语义、语用各层面中的语言现象,探讨语言的非线性、非均衡性、涌现性、交互性、自组织性特征;王士元(2006)、董宝华等(2011)则对语言研究涌现范式的构建进行思考;王汐、杨炳钧(2013)从语音、形态、句法、语义、语用方面全面论述语言的复杂性,并对现有的复杂性研究路径进行综述;王振华(2009)、何伟(2020)等则重点讨论了语言复杂性的系统功能研究方法……上述研究表明,语言具有复杂性已在学者间达成共识。但是,当前研究大多还停留在声明语言的复杂属性,挖掘语言中的复杂现象的起步阶段,对语言复杂现象的具体分析并不深入,更未形成统一、稳定的复杂性分析方法。
    语篇语义的复杂性是语言复杂性的重要一环。王振华(2009)从语篇语义的多样性、非线性、非对称性、介于有序与混沌之间等方面,论证了语篇语义的复杂性特征。现有研究中,概念整合理论尝试探索复杂语义的整合规律,心理语言学尝试构拟语义生成的动态模型,系统功能语言学强调语篇语义在功能系统中的整体实现。但是,上述研究对复杂性范式的吸收大多还停留在观念层面,多元输入如何在整合空间里投射统一,发散性刺激如何在心理识解中跃迁成形,语义潜势如何在系统运作中选择呈现……对语义整合从异质到统一,从混乱到有序的关键一步,目前的研究尚未明晰。
    近年来兴起的互文语篇理论也是复杂性研究的重要一支。互文语篇理论主张:语篇不是积句联章的线性构筑,而是异质、离散的他文本,在当下语篇中互动交织、整合生成的语义统一体。(如祝克懿2010、2012、2018;王志军2018;谭学纯2019)这一成分互动和异质整合的观点与复杂性范式极为契合。实际上,互文性理论作为后结构主义-解构主义思潮的重要成果(关于互文性理论的简略介绍,可参见殷祯岑、祝克懿2015),在一定程度上说,就是受到复杂性科学的影响而诞生的。因此通过互文语篇理论,我们更容易切入语篇语义的复杂性研究。不过,互文语篇理论也未能解释异质、离散的他文本,在当下语篇中究竟是如何交织互动,从零散到有序地整合统一的。由此我们还需借鉴新的理论框架,补益现有体系的不足。
    复杂性科学发展至今,影响最为深远的当属普里戈金开创的耗散结构理论。耗散结构理论(dissipative structure theory)关注在一定条件下,系统内部自发地从无到有生成有序结构的自组织现象,(参见普里戈金、斯唐热1987;孙飞、李青华2004)并为自组织结构的整合生成提供了具体、可观测的过程与机制描写。显然,耗散结构理论对自组织过程的理论描写正好可以补益互文语篇理论,为我们探讨语篇语义从异质到统一的整合规律提供理论指导。本文尝试在互文语篇理论和耗散结构理论的双重视域下,讨论诗歌语篇复杂语义的整合问题。
    四、诗歌语义的自组织整合
    殷祯岑(2016)借鉴耗散结构理论,初探了诗歌语义从异质到统一的整合过程与机制。但该研究仅限于构拟诗歌语义自组织生成的宏观过程,并未涉及不同的语义类型与整合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实际上,尽管诗歌语篇的成义大都要经历宏观一致的整合过程,但不同的语篇完全可以有不同的文本整合模式,浮现不同的语篇语义结构,这也正是复杂性研究所应重点关注的。由此,本文尝试回答:诗歌语义的不同结构样态,是如何在文本整合的过程中分别实现的。关于语篇语义自组织整合的理论框架,可参考殷祯岑(2016、2018)。本文为确保论述的完整性,仅以王维《山居秋暝》为例,对这一分析方法稍作例示。
    (5)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王维《山居秋暝》)
    1)文本:语篇中特定的符号形式承载的意象、事件、概念等(如空山、新雨、天晚、秋、明月、松、清泉、石、竹随风动、浣女、渔舟等),它们自带多向的意义潜势(如“秋”,在意象语义系统中既可指逢秋寂寥的萧杀,又可指秋高气爽的清朗),彼此可有多种方式的关联,(如“空山”“新雨”关联,可生成清静、孤寂、泥泞、危险(比如造成泥石流)等多向度的评价意义。
    2)意义核心的形成:多个文本(如空山、新雨、明月、清泉等)具有共同的语义潜势,(上述意象文本均有清新、空灵的评价义潜势),彼此共鸣响应,使这一潜势的能量增强,得到凸显,而其他潜势(如空山的寂寥义、清泉的冷涩义等)则被遮蔽。意义核心即文本互动中产生的能量最大的意义潜势。1
    3)意义结构的形成2:意义核心影响其他文本(竹喧、莲动、浣女、渔舟等)指意,使其优先实现靠近自身的潜势(上述文本优先实现宁静、空灵义),放弃其他指意可能(如单看“竹喧归浣女”,也可指向浣女工作辛苦)。
    4)意义结构的竞争:空山、新雨、秋、石等除共有空灵、清静的评价义,还可共有冷清、潮湿、萧索义,语篇空间中同时生成两个意义核心。不过,两个核心彼此冲突,不能在语篇中共现。语篇中能响应冷清、萧索义的文本较少(空山、新雨、天气晚来秋、清泉石上流),不及清新、空灵义的文本多(除此还有明月照、松、竹喧、浣女、连动、渔舟……),且能响应冷清、萧索义的文本基本都能同时响应空灵、清静义,故而冷清、萧索义能量小,被淘汰,语篇不予呈现。
    5)边界条件的制约3:诗歌描写宁静、空灵的山间景致的整体语义至此涌现生成。这一语义与边界条件(如诗歌的创作背景、诗歌语篇的抒情功能等语境因素)整合,生成主体赞美、留恋山间生活的语篇语义。
    《山居秋暝》的语义结构可描写如下:
    意义结构1:意义核心:清静、空灵、自然/响应文本:空山、新雨、秋、明月、松、清泉、石、竹喧、浣女归、莲动、渔舟;
    意义结构2:意义核心:潮湿、萧索/响应文本:空山、新雨、晚、秋、石;
    意义结构3:意义核心:对山间景色的留恋享受/响应文本: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意义结构的竞争:结构1、2相互冲突,1能量大,2消亡;结构3与1契合,融入1中;1能量大,语篇语义以1为主,3为副。
    边界条件的制约:契合。(诗歌语篇抒情功能的体裁规约参与意义建构)
    整合语义浮现:表达诗人对山间空灵、清静景色的喜爱与留恋之情。
    我们对《唐诗三百首》中的所有诗歌做如上分析,发现语篇语义四种样态的差异,可以在这一框架中实现解释和分析。
    五、诗歌语义的整合路径
    为描写诗歌语篇的语义样态,解释其语义整合的不同模式,本文从意义核心的生成、意义结构的生成与竞争、边界条件的制约三个方面4设置参数系统如下:
    1.意义核心的生成:
    语篇空间中生成零个/一个/多个意义核心;
    意义核心之间关系紧密/疏远/不能共存;
    2.意义结构的生成与竞争:
    语篇中的文本与意义核心关联紧密/疏远;
    一个文本可同时响应一个/多个核心;
    响应不同核心的文本彼此关联紧密/各自独立;
    3.边界条件制约:
    边界条件与意义结构的关系:契合/提供整体语义框架/无关或冲突。
    下面将根据这一参数系统,对诗歌语篇的语义结构样态进行分类描写。
    5.1语义简单
    语义简单的诗歌语篇,全篇仅生成一个语义结构,由单一的意义核心统摄所有文本。这样的语篇意义明晰,稳定性强,较少容许读者进行自主性解读。5请看下例:
    (1)梧桐相待老,鸳鸯会双死。贞妇贵殉夫,舍身亦如此。波澜誓不起,妾心古井水。(孟郊《烈女操》)
    此诗的语义结构可分析如下:
    意义结构1:意义核心:贞妇贵殉夫。/响应文本:梧桐相待老、鸳鸯会双死、妾心不起波澜、妾心像古井水;
    意义结构的竞争:无;
    边界条件的制约:契合;(诗歌抒情功能参与语义建构)
    整合语义浮现:赞美贞妇守节殉夫的品德。
    此诗以梧桐和鸳鸯的同生共死共鸣成义,以“贞妇贵殉夫”明示意义核心。梧桐、鸳鸯文本与意义核心构成关联密切的像似关系,而贞妇的誓言文本则与意义核心同义响应。如此全诗只生成一个意义核心,得到所有文本响应;语篇语义与边界条件契合,并受边界条件(诗歌抒情功能)的能量支持,生成对贞妇殉夫守节的敬佩和赞同义。诗歌语义结构稳定,对文本的统摄力强,语篇语义单一、明确。再如下例:
    (5)击石乃有火,不击元无烟。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万事须己运,他得非我贤。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孟郊《劝学》)
    此诗的语义结构可分析如下:
    意义结构1:意义核心:劝学/响应文本:击石乃有火、不击元无烟、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万事须己运、他得非我贤、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意义结构的竞争:无;
    边界条件的制约:契合;
    整合语义浮现:劝学。
    此诗意义简单干脆,意义核心由标题明示,全部文本响应此核心。前四句通过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劝学,后四句通过说明勤学的方法(要身体力行,早早努力)劝学。语篇语义与边界条件完全契合。如此,意义核心对文本的统摄能力强,语义结构稳定,语义效果简单、明确。
    综上,简单义的诗歌语篇在语义样态分析系统中的参数分布如下:
    1.意义核心的生成:
    语篇空间中生成一个意义核心;
    2.意义结构的生成与竞争:
    语篇中的文本与意义核心关联紧密;
    一个文本同时响应一个意义核心;
    3.边界条件制约:
    边界条件与意义结构的关系:契合。
    5.2语义复杂
    语义复杂的语篇中,同时生成多个意义结构,这些意义结构在语篇空间中相互关联,交织整合,使整体语义呈现复杂样态。语义复杂的语篇根据多项语义之间的相互关系,又可分为交义、合义、歧义三种。下面将逐一分析。
    5.2.1交义
    语篇交义指语篇在语义整合的过程中,浮现出多个意义结构。这些意义结构相互兼容,关联密切,彼此交织,无法清晰区分。语篇的整体语义通常以其一为主,其他的意义结构则附着、纠缠在主导结构之上,使整体语义表现出丰满、充实、言不尽意的语义效果。从语义结构的稳定性上看,交义语篇是多核的,因此并非所有文本都指向同一核心,语义结构的稳定性不及简单义语篇强,但由于多核之间通常主次分明、交织成一体,因此语义结构还是比较稳定的,整体语义明确、清晰。请看下例:
    (2)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孟浩然《早寒有怀》)
    此诗的整体语义结构可描写为:
    意义结构1:意义核心:思乡/响应文本:我家在襄水曲、(家乡)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
    意义结构2:意义核心:客旅孤寂凄凉/响应文本:木落、雁南渡、北风吹、江上寒、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平海夕漫漫;
    意义结构3:意义核心:人生迷惘/响应文本: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边界条件的制约:契合;
    整体语义浮现:表达诗人客旅在外的孤寂凄凉,及由此引发的思乡之情和对人生迷惘的慨叹。
    此诗共有三个意义核心,其中,响应核心2的文本最多,能量最强。核心1、3与2关联紧密,可融入2,作为次要意义出现。三者交织融合,且与边界条件契合,生成整体意义。与简单义的语篇不同,此例中,一个文本常常可以响应多个意义核心,响应不同核心的文本在诗句中也相互缠绕,使得三重意义交织出现,表现出丰盈充实、言不尽意的语义效果。由于三重意义彼此契合,主次分明,诗歌的总体语义比较明确,容易进行确定性识解。再如:
    (6)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杜甫《旅夜书怀》)
    此例的语篇语义可分析为:
    意义结构1:意义核心:孤独、渺小。/响应文本:危樯独夜舟、飘飘似沙鸥;
    意义结构2:意义核心:天地阔大。/响应文本:细草微风岸、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天地;
    意义结构3:意义核心:人生不得志。/响应文本: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意义结构4:意义核心:个人的无力、无奈、怅然情思。/响应文本:意义结构1、2;
    边界条件的制约:契合;
    整体语义的浮现:诗人因人生不得志,漂泊天地间而感到孤独、渺小、怅然……
    此例经历了两个层级的语义整合。首先,语篇中的文本通过对立响应、共鸣响应等涌现出3个意义结构,而意义结构1和2又再次形成对立响应,涌现出意义结构4,结构4得到1、2的所有文本的响应,且与意义结构3契合。整体语义以4为主,结构3和1、2融于其中,产生主次分明、语义明确,又立体丰盈,言不尽意的语义效果。
    据此,交义语篇在语义样态分析系统中,参数分布如下:
    1.意义核心的生成:
    语篇空间中生成多个意义核心;
    意义核心之间关系紧密;
    2.意义结构的生成与竞争:
    文本与意义核心关联紧密;
    一个文本可同时响应多个核心;
    响应不同核心的文本之间关联紧密;
    3.边界条件制约:
    边界条件与意义结构的关系:契合
    5.2.2合义
    语篇合义指语义复杂的语篇中,多个意义结构关系疏远,因为共处于边界条件(如情境语境等)提供的统一框架之中而形成松散关联,存于一篇。如此,语篇语义就不再是整体涌现的浑融状态,而是诸意义结构的简单加合。从语义稳定性的角度看,语篇多核“各自为政”,能量相当,稳定性不强。读者容易依据自己的经验做出带有个人倾向性的解读。请看下例:
    (3)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可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借酒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语义结构分析如下:
    意义结构1:意义核心:人生苦闷/响应文本:弃我去者……、乱我心者……、抽刀断水水更流、借酒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
    意义结构2:意义核心:登高畅怀/响应文本:长风万里送秋雁、酣高楼;
    意义结构3:意义核心:以文会友的豪兴/响应文本:蓬莱文章建安骨、小谢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可上青天揽明月;
    意义结构4:意义核心:隐逸之志/响应文本:明朝散发弄扁舟。
    边界条件的制约:提供事件情境框架,以标题明示;
    语篇语义的浮现:诗人因登高送友而引发的复杂情感。
    此诗形成4个意义结构,但这些结构彼此离散,结构1、4与2、3在评价基调上还有所冲突。由于每个意义结构都有数个响应文本,彼此不能取消,整体意义只能是4个意义结构的加合。使多项语义共存于一篇的,是由诗歌标题明示的情境语境。从标题可知,这首诗是在宣州谢朓楼上为好友践行所作,在登高送别的情境中,上述4个意义结构实现统一。与交义语篇相比,此诗少了意境浑融的语义效果,表现出发散、多元的语义样态。再看下例:
    (7)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清辉淡水木,演漾在窗户。苒苒几盈虚,澄澄变今古。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千里其如何,微风吹兰杜。(《与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意义结构1:意义核心:月色温柔/响应文本:清辉淡水木、演漾在窗户;
    意义结构2:意义核心:岁月沧桑/响应文本:苒苒几盈虚,澄澄变今古;典故: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意义结构3:意义核心:相思之情/响应文本: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典故:李白《越女吟》;
    意义结构4:意义核心:怀念好友/响应文本:“忆山阴崔少府”、千里其如何、微风吹兰杜。
    边界条件的制约:提供情境框架,以标题明示;
    语篇语义的浮现:诗人兄弟玩月联诗,并怀念远方好友。
    此诗中生成的四个意义结构,虽都围绕意象“月”展开,但它们的意义指向互不相干,更像是咏月诗句的大串联。同时,这四个结构各有两个文本响应,能量相当,不分主次。不过,诗歌的标题明示了发生语境,此诗是与弟弟“玩月”所作。由此,诸意义结构得到了可以共存的情境框架,成全了语篇语义的整体性。综上,合义语篇的参数分布如下:
    1.意义核心的生成:
    语篇空间中生成多个意义核心;
    意义核心之间关系疏远;
    2.意义结构的生成和整合:
    文本与意义核心关联紧密;
    一个文本响应一个意义核心;
    响应不同意义核心的文本各自独立,关系疏远;
    3.边界条件制约:
    边界条件与意义结构的关系:提供框架。
    5.2.3歧义
    语篇歧义指语义复杂的语篇中,同时存在多个彼此冲突的意义结构,不能相互取消,也不能同时实现。这样的语篇中常常存在较多游离在意义结构之外的文本,边界条件与语篇中生成的语义结构无关甚至相互冲突,无法起到引导语篇成义的作用。如此,仅从语篇线索,读者无法确定语篇语义,只能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喜好,主动参与意义建构。语篇的整体语义因读者的不同建构而产生较大差异,语义结构的稳定性极弱。请看下例:
    (4)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请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语篇的语义结构如下:
    意义结构1:意义核心:思华年/响应文本: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意义结构2:意义核心:人生如梦/响应文本: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离散文本: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边界条件的制约:无关。
    语篇整体意义的浮现:语义模糊,可作开放性解读。
    此诗超一半的文本不受任何意义核心的统摄,语义离散而多向。因此语篇很难整合成义。且诗歌标题也不具有建构意义结构或提供语义框架的功能,整体语义既不统一,也不完整,语义统摄力极弱。这些符号序列之所以还被视为统一语篇,而非零散的句子的堆砌,大约有两个原因:一是成分并置。“只要两句话被放到一起,人们就会假设它们之间必然有联系……会设法找到其间的内在意义关联。”(转引自姜望琪2005)这种并置性在汉语传统的语篇形式,如诗歌、四言格、联语等中得到充分体现。(沈家煊2016、2019、2020)诗句的并置共现,使我们倾向于将它们视为一个整体;二是韵律统一。此诗虽然语义离散,但从韵律上看,却是一首极工整的律诗。形式上的统一、完整产生需要作整体解读的内驱力,以此实现语篇的统一性。如此,读者只能加入大量的主观性背景知识,形成如悼亡诗、政治诗、爱情诗等多样解读,语篇歧义由此产生。再如下例:
    (8)紫府仙人号宝灯,云浆未饮结成冰。如何雪月交光夜,更在瑶台十二层。(李商隐《无题》)
    意义结构1:意义核心:仙人高远/响应文本:紫府仙人号宝灯、更在瑶台十二层;
    离散文本:云浆未饮结成冰、雪月交光夜、紫府、宝灯
    边界条件的制约:无关
    语篇整体意义的浮现:语义模糊,可作开放性解读。
    此诗首尾两句明示意义核心,生成仙人高远的意义结构。但是诗中诸多文本都与意义核心关联疏远,离散在结构之外。同时,仙人高远的结构与边界条件中的信息———如作者生平、诗歌创作的情境、诗歌体裁功能等等———关联性都不强,得不到边界条件的支持,故而无法成义。如此,本在意义结构中的文本成分,如紫府、宝灯等,又会凸显自身的其他潜势,整体语义更加混乱,意义核心的统摄力极弱。在符号并置与韵律统一的驱力下,读者被迫加入大量主观知识,在文本的诸多潜势中自主取舍,尝试整体解读,形成对诗歌语篇的多元解读,如游仙、诉情、抒发怀才不遇的情思等等,造成语篇歧义。
    歧义语篇的参数分布如下:
    1.意义核心的生成:
    语篇空间中同时生成零个、一个或多个意义核心;
    意义核心之间关系疏远;
    2.意义结构的生成和整合:
    文本与意义核心关联疏远,存在一定数量的离散文本;
    3.边界条件制约:
    边界条件与意义结构的关系:无关或冲突。
    综上,本节设置了语篇语义结构样态的分析框架,对诗歌语篇整体语义的简单与复杂、明确与含混进行了描写、分析。我们发现,诗歌语篇语义样态的种种差异,可在语义整合的过程中,在文本互动的不同模式中得到解释。总的来说,语义结构样态与意义核心对文本的统摄力有关。语义简单的语篇语义统摄力最强,结构最为稳定;语义复杂的语篇中,交义语篇语义统摄力较强,结构相对稳定,表现出意旨丰赡、言不尽意的语义效果;合义语篇语义统摄力较弱,结构不够稳定,表现出意义离散,杂陈于一篇的语义效果,读者可作有主观倾向的选择性解读;歧义语篇语义统摄力极弱,结构很不稳定。语篇语义含混多歧,只能靠读者的主观建构才能成义。由此,我们可将诗歌语篇语义结构样态与整合模式之间的实现关系绘制成表1。
    表1 诗歌语篇语义结构样态与语义整合模式的实现关系
    
    六、结语
    复杂性范式的兴起,使以往被忽视的许多语篇现象进入学术视野。要从复杂性范式看语篇,我们就需要对整体语义样态、成分互动方式、语篇整合过程等进行深入探究。本文以诗歌语篇为例,在互文语篇理论和耗散结构理论的双重视野下探索语篇整体语义样态的结构类型,追寻语篇形成不同语义样态的整合成因。研究发现:
    1.作为复杂性范式中影响最为深远的理论框架,耗散结构理论能很好地补益互文语篇理论,实现对语篇语义自组织整合过程和语义结构样态的理论分析,我们可以以此切入对语篇语义复杂性分析方法的思考。
    2.诗歌语篇语义的整体样态可分为语义简单和语义复杂两种。其中语义复杂的诗歌语篇又可根据语篇空间中多项语义之间的不同关系分为交义、合义、歧义三种。
    3.语篇语义的不同结构样态可在语义整合过程中,在文本互动的不同模式中找到原因。我们设立三个维度六个向度的分析框架,对其进行解释与分析。(参见表1)
    4.四类诗歌语篇在语义结构的稳定性方面,呈现为一个连续统。连续统的上端是语义简单的语篇,中间是交义和合义语篇,下端是歧义语篇。从上到下,语义结构的稳定性递减,语篇允许读者参与意义建构的程度递增,语篇语义的复杂性程度逐步增加。(参见表1)
    参考文献
    陈昌来2017 《汉语常用双音词词汇化和语法化研究》,学林出版社。
    董保华、罗迪江2011论语言研究的涌现范式,《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3期。
    方梅2018 《浮现语法:基于汉语口语和书面语的研究》,商务印书馆。
    何伟2020语言系统的复杂性与语篇功能的体现方式,《当代修辞学》第1期。
    黄欣荣2005复杂新科学的方法论研究清华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姜望琪2005 “并置”本身就是一种衔接手段,《中国外语》第2期。
    马清华、汪欣欣2016何为语言的复杂性,《当代修辞学》第3期。
    陆俭明2004构式语法理论的价值与局限,《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第1期。
    苗东升2001复杂性研究的现状与展望,《系统辩证学学报》第4期。
    [比]普里戈金、[法]斯唐热1987 《从混沌到有序:人与自然的新对话》,上海译文出版社。
    沈家煊2016从唐诗的对偶看汉语的词类和语法,《当代修辞学》第3期。
    沈家煊2019说四言格,《世界汉语教学》第3期。
    沈家煊2020 “互文”与“联语”的当代阐释——兼论“平行处理”和“动态处理’,《当代修辞学》第1期。
    施春宏2017构成语法的理论路径和应用空间,《汉语学报》第1期。
    孙飞、李青华2004耗散结构理论及其科学思想,《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第3期。
    谭学纯2019基于正、副文本互文性的学位论文:呈现形式及安全边际,《当代修辞学》第3期。
    王士元2006语言是一个复杂适应系统,《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6期。
    王汐、杨炳钧2013语言复杂性研究述评,《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第1期。
    王振华2009语篇语义的研究路径——一个范式、两个脉络、三种功能、四种语义、五个视角,《中国外语》第6期。
    王志军2018互文语篇理论视域下的语篇副文本系统研究……以学术著作语篇副文本系统为例,《当代修辞学》第3期。
    殷祯岑2014语篇意义结构的稳定性——互文性阅读的语篇视角分析,《当代修辞学》第5期。
    殷祯岑、祝克懿2015克里斯蒂娃学术思想的发展流变,《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期。
    殷祯岑2016语篇意义的自组织生成——耗散结构理论观照下的互文语篇分析,《当代修辞学》第5期。
    殷祯岑2018语篇意义整合的过程与机制探析,《当代修辞学》第6期。
    [美]约翰·霍兰2006 《涌现:从混沌到有序》,陈禹等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张谊生2007 《与汉语虚词相关的语法化理象研究》,学林出版社。
    祝克懿2010互文:语篇研究的新论域,《当代修辞学》第5期。
    祝克懿2012克里斯蒂娃与互文语篇理论,《中国社会科学报》10月24日。
    祝克懿2018心理空间范畴与语言生成机制,《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第5期。
    注释
    1文本互动生成意义核心的方式除了共鸣响应,还有对立响应、像似响应、框架契合等,参见殷祯岑(2016)。
    2语篇的意义结构是由意义核心统摄下的诸文本共同构成的立体向心结构。具体可参考殷祯岑(2014、2018)。
    3在耗散结构理论中,边界条件指系统所处的外部环境。与此对应,语篇系统的边界条件,就是语篇发生的语境,我们可以从概念规约、人际规约、语篇规约三个方面做出粗略的分析,具体可参见殷祯岑(2016)。
    4参数系统的制定以耗散结构理论视野下语篇语义自组织整合的过程为依据,可参见殷祯岑(2016)。
    5意义结构由意义核心及核心统摄下的诸文本共同构成。意义核心对文本的统摄力越强,意义结构就越稳定,较少容许读者参与意义建构、进行多元解读,语义效果明确、清晰;核心对文本的统摄力越弱,意义结构越不稳定,更多容许读者参与意义建构、进行多元解读,语义效果含混、多歧。具体可参见殷祯岑(2014)。

(责任编辑:admin)